秦朝末年,群雄逐鹿中原,最终胜负皆由天命所归。
凭借出色的才能,与不懈的努力,历经数百日夜的艰难挑战,与无数次生死考验,平民出身的刘邦最终成就帝业。
谁能料到,昔日的市井无赖,竟能登上皇位,统御四方。
刘邦的成功并非侥幸,因为项羽也曾获得上天赐予的机遇,却未能妥善把握。
刘邦一统天下后,沿袭旧制,广封诸侯及功臣,以表彰他们的贡献。
对于自己的子嗣,刘邦同样慷慨,待他们成年后,均赐予封地,为大汉疆域的稳固贡献力量。
长子刘肥虽未继承大汉皇位,却深受刘邦宠爱。
那么,刘肥究竟有何特质,能赢得刘邦如此厚爱?
在中国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观念深入人心。 然而,随着社会的开放,与外来文化的冲击,现代人对这一孝道的理解已逐渐淡化。相比之下,古代社会更为重视早婚,女子十三四岁便已出嫁,稍长则被视为大龄,难以寻觅良缘。而男子虽无严格年龄限制,但长久单身亦非社会所期望。刘邦出身贫寒,家境困顿,家中兄弟四人——刘伯、刘仲、刘邦(刘季)、刘交,均为家中壮劳力,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然而,刘邦却非勤于农事之人,常以不如兄长为由逃避劳作。尽管刘邦时常游手好闲,但命运却为他开辟了另一条道路,使他得以担任泗水亭长,相当于现代的乡镇公务员。至中年,刘邦仍未娶妻,此时的吕后尚未进入他的生活。在迎娶吕雉之前,刘邦已育有一子,即其长子刘肥,生母为曹氏。尽管曹氏未曾获得正式身份,且在史籍中鲜有记载,但她仍是刘肥生物学上的母亲。刘邦早年虽家境贫寒,但曹氏并未因此嫌弃,反而为他诞下子嗣,这对步入中年的刘邦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喜悦。 刘邦对刘肥宠爱有加,作为长子,他的到来自然令人欢欣鼓舞。公元前209年,大秦帝国风雨飘摇,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张楚政权随之建立,各地起义军纷纷响应。身处沛县的刘邦,亦不甘落后,与同乡伙伴一同组建起义队伍。历经三年灭秦之战,及四年的楚汉争霸,刘邦最终建立西汉王朝,成为天下共主。在刘邦的军旅生涯中,他将个人及家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全身心投入战斗。他出生时,刘邦已三十五岁;而刘邦四十八岁崛起时,刘肥仅十三岁,多次在乱世中险象环生。刘邦对刘肥有着深厚的情感,这不仅因为他是长子,更因为曹氏在刘邦最艰难的时刻选择了他,且未求任何回报,连正式的婚礼都未举办,更无名分之说。 这种患难与共的情感,让刘邦对曹氏及刘肥都格外珍视。在分封诸子时,刘邦对刘肥尤为关照,封其为齐王(后世称齐悼惠王)。领地涵盖七十余城,是当时东部最大的诸侯国,也是汉初最重要的封建王国之一,且经济富庶,人口众多,会说齐国话的人遍布其疆域。刘肥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重视,刘肥得以受封并稳固地位的原因有三:首要因素,是其母曹氏的影响;其次,是他本人性格善良,且作为刘邦的长子身份尊贵;再者,汉朝初期刘姓皇室成员相对稀少。在刘邦心目中,儿子是最为亲近的血脉,远超过兄弟、侄子等亲属。相较于那些与刘邦共患难的功臣,他更偏爱自己的儿子。刘邦期望,刘肥能守护住齐国这一战略要地,防止其落入外人之手。刘肥被封王后,刘邦还为他配备了得力助手——平阳侯曹参,担任齐国相国,协助刘肥治理国家。 尽管刘邦未多言,但从他的行动中可以深切感受到他对刘肥的深厚父爱。一次宫廷宴会上,刘肥与汉惠帝刘盈举止亲密,同起同坐,这触怒了吕后,她心生杀意,暗中准备了毒酒。这本是兄弟久别重逢的温馨场景,却意外成为了吕后加害刘肥的借口。幸得汉惠帝刘盈的仁慈与机智,他设法使刘肥避免了毒酒之灾。这一举动,引起了刘肥的警觉,事后得知那竟是毒酒,他心中充满了恐惧。刘肥拥有七十多座城邑的封地,而鲁元公主仅有几座城邑为食邑。若刘肥能将一郡之地献给吕后,作为鲁元公主的汤沐邑,吕后定会高兴,刘肥也能因此避免杀身之祸。尽管,汉高祖刘邦在公众评价中褒贬互见,有人指责其品行低劣,亦有人赞誉其英明果敢。他对子女的爱深沉内敛,从不轻易示人,这或许是因为他身为帝王的身份使然。
投稿 | 笔友
编辑 | 徽米工作室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点亮“ ”和徽米君说晚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