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熙三年,即公元534年,北魏朝廷经历了一场重大变故。
北魏孝武帝元修,因对权臣高欢独揽大权、削弱皇权感到极度不满,毅然决定离开京师洛阳,前往长安,投靠那里的重臣宇文泰。
这一举动,在历史上实属罕见,帝王出逃多因战败或失守,而因与大臣不和而选择逃离的,元修堪称千年一遇。
#1
subtitle
对于权臣高欢而言,孝武帝的离去并未构成太大威胁,毕竟皇帝人选并非稀缺资源。
孝武帝走后,高欢迅速调整了人事布局,他扶持北魏皇室中的清河王元亶为大司马,并有意将其推上皇位。
高欢的意图明确,即替换掉一个不听话的傀儡,再找一个顺从的替代者。
然而,高欢的如意算盘并未如愿打响。
被提拔为大司马的元亶,逐渐变得骄横跋扈,完全不把高欢放在眼里。
高欢意识到,若继续放任元亶,一旦其登上皇位,将难以控制。
因此,高欢果断废黜了元亶,开始重新物色皇位继承人。
最终,元亶的儿子元善见被选中,永熙三年被推举为皇帝,即魏孝静帝。
另一位权臣宇文泰,在长安已站稳脚跟,接纳了孝武帝元修。
这意味着,曾经雄踞中原北方的北魏王朝,如今已陷入分裂。
宇文泰占据长安,拥立元修为“西魏”皇帝;
而高欢则拥立孝静帝元善见,形成了两个对立的政权。
东魏时期,都城由洛阳迁移至邺城(位于现今河北临漳),这一变动标志着“东魏”的建立。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邺城以其独特的战略地位,成为了众多争夺焦点中的核心。
它犹如古代的商务中心,竞争异常激烈,吸引着各方势力的瞩目。
在和平时期,邺城是一座繁华的城市,经济文化繁荣;
然而,战乱频发时,它又迅速转变为危机四伏的战场。
#2
subtitle
东魏初年,局势动荡,各地起义与战争不断。
东部青兖二州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西部西魏频繁侵扰,南部更有南朝萧梁政权虎视眈眈。
对于,年仅十一岁便登基的孝静帝而言,这些挑战远超其应对能力。
孝静帝表现得极为顺从,对权臣高欢极为尊敬,并将国家事务全权交由高欢处理。
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向高欢表明,自己愿意服从其安排,不会干涉其权力。
然而,尽管孝静帝步步退让,高欢却并非易于满足之人。
正如詹·拉·洛威尔所言,身处权力巅峰的人,往往不会向上看,而是会环顾四周,寻找更大的权力。
高欢的内心充满了对皇位的渴望,但他却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他原本是以讨伐反贼、匡扶皇室的名义起家的,因此,无论是从法律还是社会舆论的角度来看,他都很难直接篡位登基。
高欢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忠臣”的形象,如果他选择篡位,无疑会遭到全天下的唾弃。
因此,他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既渴望成为皇帝,又不敢轻易迈出这一步。
历史上,并非仅有高欢一人,曾面临皇权面前的踌躇与犹豫,三国时期的曹操亦是如此。
尽管他们未能登上帝位,这在传统观念中或许被视为遗憾,但从另一角度看,他们无疑具备非凡的智慧。
在权力斗争的漩涡中,个人的意志往往难以自主,生死亦常被置之度外。
高欢选择了在最为辉煌的时刻停下脚步,未去追寻那充满未知与危险的未来。
武定五年,即公元547年,高欢逝世,其子高澄接任,成为东魏的新掌权者。
相较于可能并不残忍的高欢,高澄则显然缺乏仁慈。
在他看来,东魏的天下乃高家所创,皇位自然应由高家人,即他自己来坐。
高澄行事狂妄,无视礼法,甚至在孝静帝面前也毫无顾忌,几乎已将自己视为皇帝。
孝静帝元善见,长期以来一直隐忍不发,善于韬光养晦。
他虽隐忍,但并不懦弱。
以往高欢掌控大权时,他选择忍耐,期待有朝一日能重掌皇权。
然而,高欢逝世后,高澄接踵而至,让他意识到这种循环可能永无止境,自己或将永远沦为傀儡。
若隐忍仅是为了苟活,而非为了爆发,那么这一切对他来说便失去了意义。
于是,元善见下定决心,宁死也不愿再做任人摆布的傀儡皇帝。
然而,壮志虽在胸,实现却非易事。
信念虽好,但仅凭信念战斗,只能战胜实力稍强的对手。
信念或许能让一个年轻人击败普通拳击手,但若想与拳王泰森这样的强者抗衡,仅凭信念显然远远不够。
在东魏时期,军事、政治及民生大权均落入高澄之手,帝王欲重掌主权,近乎空想。
鉴于直接反抗无望,孝静帝元善见采取了与前辈孝武帝元修相似的策略——即逃离,选择了一条避难之路。
#3
subtitle
元善见深知,东魏实则已成高氏家族的领地,京师邺城遍布高澄的党羽,自己身处此地,犹如困兽,难以施展抱负。
为图大业,他必须离开邺城,在外号召兵马,方能有望铲除权臣,重振魏室。
然而,京师戒备森严,岗哨密布,公然出逃无异于自投罗网。
于是,元善见采取了最为朴素的逃生方式——挖掘地道。
他亲自操持工具,从寝宫开始挖掘,直至接近城门。
此举,或可成为中国历史上皇帝亲自挖地道的孤例。
尽管人定胜天,但世事难料。
地道挖掘过程中难免产生声响,很快被城门守卫察觉,计划因此暴露。
高澄闻讯后怒不可遏,因皇帝出逃之事,高家已非首次遭遇。
当年魏孝武帝元修出逃,曾令其父高欢措手不及,如今元善见亦步后尘,显然是对高澄的公然挑战。
高澄怒指元善见,说出了那句载入史册的言辞:“陛下何意反邪!”——《魏书·孝静纪》。
他无端指责皇帝身边的大臣和妃嫔为幕后主使,下令将其处死,此言实属荒谬绝伦。
自古以来,只闻臣子谋反,未闻皇帝造反。
面对高澄的荒谬言论,元善见却显得异常冷静,他冷漠地注视着高澄。
随后,他发表了这样一番言论:“你欲行篡逆之事,怎能反责于我?今日,我若能诛杀你,便能挽救国家危亡;若不能,魏朝基业恐将断送。我已抱定必死之心,此刻,即便你将所有忠于我的臣子及皇室宗亲斩尽杀绝,我也绝不会再屈服于你!”
哀叹之余,其壮志豪情,令人钦佩。
孝静帝的这番激昂言辞,竟意外地使高澄心生畏惧,他俯首称臣,随后慌忙逃离。
然而,一时的豪言虽能短暂震慑高澄,待其冷静下来,局势便不再如他所愿。
作为东魏权臣,高澄手握生杀大权,对傀儡皇帝元善见本不以为意。
三日后,高澄毅然决然地将孝静帝囚禁,并着手准备篡位登基,以实现长久以来的野心。
然而,就在高澄万事俱备,即将登上皇位之际,他府中的一名厨师却挺身而出,持刀突袭,将其刺杀。
高澄毙命,竟栽在了一个充满爱国情怀、敢于行动的厨师手中。
被囚禁的元善见心中稍感宽慰,多年的隐忍与蛰伏,似乎终于等来了这一天。
然而,他并未等来重掌大权、恢复统治的时刻,反而得知高澄之弟高洋全面接管了高家势力。
元善见彻底绝望,他发现自己始终游离于东魏政坛的边缘。
武定八年,即公元550年,高洋迫使孝静帝元善见禅位,东魏随之覆灭。
高洋在东魏的基础上大刀阔斧地改革,建立了北齐。
天子受辱,国家灭亡,元善见半生的蛰伏最终换来的却是如此结局,令人感慨万千。
天保二年,即公元551年,高洋更是派人毒杀了元善见,这位一生郁郁寡欢的东魏皇帝,最终走向了生命的尽头。
在生命的终章,皇帝紧握着那杯致命的毒酒,向苍穹发出悠长叹息,随后饮下,接连发出悲痛的哀鸣,表达着对死亡的不甘。
诚然,孝静帝元善见内心充满了对生的渴望,因为他的一生,始终未能真正自主地活过。
随着动荡不安的北方平原,逐渐归于沉寂,唯余夕阳余晖铺满天际,以及随风招展的北齐旗帜,静静诉说着过往。
投稿 | 笔友
编辑 | 徽米工作室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点亮“ ”和徽米君说晚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