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黄河在中原地区频繁泛滥,导致山东地区的大量民众突破禁令,向东北迁徙。
东北地区土地肥沃但人口稀少,吸引了许多山东人背井离乡,踏上“闯关东”的征途。
这次人口迁徙,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持续了几十年,期间约有三千多万关内居民举家北上,寻找新的生活出路。
这是一段感人至深的历史,深刻改变了无数人和家庭的命运。
令人好奇的是,这些山东人为何选择在天寒地冻的东北扎根,而非前往素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的富饶南方?
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1
subtitle
事实上,“闯关东”的势头在清朝末年便已显现。
1644年,清军在多尔衮的带领下从东北入关,推翻了大明王朝,建立了清王朝。
由于东北地区是清王朝的发源地,被视为龙兴之地,因此清廷严禁百姓在此定居,导致该地区逐渐成为了荒凉的“苦寒之地”。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雍正帝曾将甄嬛的家人发配到“宁古塔”服苦役,而“宁古塔”便位于现今的东北地区。
这里的“关”,指的是万里长城上的“山海关”,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被誉为“天下第一关”,起到了阻隔东北与关内、划分界限的重要作用。
东北地区因此被称为关东,而山东、河南等地则属于关内。
自古以来,从关内前往关东地区谋生的人们都被称为“闯关东”。
当时的关东地区环境恶劣,长期无人开发,生存环境对于关内民众来说极为艰苦。
然而,与此同时,关内地区却遭受着严重的灾荒。
因此,许多山东人选择背井离乡,踏上闯关东的征途,寻找一线生机。
河南等地的受灾民众,陆续决定迁徙至这片陌生的地域,以开启新生。
闯关东这一称呼,源于当时朝廷对关外地区实施的严格封禁政策。
民众无视禁令,竭力前往,故而得名。
#2
subtitle
受数千年小农经济模式的影响,汉族人对土地持有极为坚定的依赖观念。
他们认为,只要拥有一块可耕种的土地,就等于保住了生活的根基。
若非遭遇社会动荡,多数家庭都愿意依靠有限的耕地维持温饱。
起初,举家北上的情况并不普遍。
然而,到了清末民初时期,大批民众开始涌入关东地区。
这一时段,政治局势极不稳定,加之东北地区因政策隔离而人口稀少。
同时,外国势力对中华大地的觊觎,以及沙俄对北方的频繁侵扰,导致朝廷对关东的控制力逐渐削弱。
鉴于此,政府不仅解除了对东三省的封禁,还鼓励民众北上参与关东建设。
尽管朝廷政策调整,是促成此现象的原因之一,但更关键的是关内民众已难以维持生计。
彼时,关内人口稠密,土地资源却未有所增加,且大部分被乡绅官僚所掌握,普通民众生存空间狭小。
相比之下,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尤其是黑土资源,对农民而言极为珍贵。
加之,长期的封禁政策导致人口稀少,使得土地资源相对充裕,这对缺乏耕地的民众构成了巨大吸引力。
对于有着浓厚乡土情怀的北方人而言,若非万不得已,他们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土地。
一连串的自然灾害接踵而至,给民众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1855年,黄河下游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洪水,其影响范围广泛,山东、河南等多个省份均未能幸免。
这场洪水,导致大量民众流离失所,农田和水利设施被严重破坏,粮食生产遭受重创,饥饿与贫困迅速蔓延。
与此同时,朝廷的腐败与苛捐杂税,更是雪上加霜,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在这样的背景下,盗贼横行,民众生活困苦不堪。
为了寻求生存的希望,许多人不得不拖家带口,结伴踏上闯关东的艰难旅程。
这一行动,逐渐汇聚成一股庞大的潮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难民加入。
然而,闯关东的道路并非坦途。
旅途遥远,且充满未知,加上沿途匪患猖獗,使得这段旅程充满了危险与挑战。
1877年至1879年间,华北地区又遭遇了罕见的特大饥荒,史称“丁戍奇荒”。
这场饥荒的严重程度前所未有,干旱导致土地干裂,庄稼无法生长,农民们面临着绝收的绝境。
为了逃离这场灾难,幸存者们不得不带着仅存的粮食和家眷,踏上闯关东的征途。
他们主要来自山东和河北两省,选择的路线包括水路和陆路。
陆路虽然直接,但路途遥远且艰难,需要穿越多个险要关隘,如山海关、喜峰口等,才能到达东北平原。
这条路上,饥饿与死亡如影随形,甚至有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忍痛卖掉自己的孩子。
总的来说,自然灾害的频发、朝廷的腐败以及社会的动荡,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民众生活的艰难背景。
在这样的环境下,闯关东成为了许多人寻求生存希望的唯一出路。
尽管路途遥远,且充满危险,但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充满未知的旅程。
在影片《1942》中,众多令人痛心疾首的场景,揭示了以妻子换取一碗粮食的残酷现实。
尽管该电影的核心,并非直接讲述闯关东的历史事件,但它确实捕捉到了,逃荒路上那些与闯关东途中相似的悲惨故事。
相比之下,选择水路作为迁徙途径的人数更为众多。
通过胶东半岛的港口乘船,仅需一夜便能抵达辽东半岛,大大缩短了旅途时间。
因此,多数闯关东的人们,倾向于从烟台出发,利用这条便捷的水路,一夜之间便能告别故土,踏入未知的东北大地。
#3
subtitle
若从生存环境的角度考量,南方以其肥沃的土地和宜人的气候,似乎更适合人类居住,相较于严寒的东北地区,显得更具吸引力。
然而,当时的人们并未普遍选择南下,而是毅然北上,原因颇为简单。
南方的确资源丰富,人才辈出,土地肥沃,但正因如此,江浙地区的人口密度极高,土地与人口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
相比之下,东北平原地广人稀,更适合人们安居乐业。
此外,南北之间的文化差异和饮食习惯,也构成了迁徙选择的重要因素。
北方人偏爱面食,如面条、馒头等,因此种植小麦以满足需求。
而南方人则更钟情于米饭,主食偏好炒粉、米线等,种植水稻为主。
气候方面,南方温暖潮湿,北方则相对干旱,这种气候差异,也是迁徙者需要克服的挑战。
加之南北方言迥异,交流障碍,也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不过,山东、河北等省市与东北三省同属黄河以北地区,在文化上存在一定的亲近性,这或许也是人们选择北上而非南下的原因之一。
母亲河蜿蜒流淌,将这些地区紧密相连,居民们共享着一致的文化信仰与宗教习俗。
即便远离故土,前往东北闯荡,他们也不会感到过度的陌生。
抵达东北平原的人们在此定居,尽管祖籍仍为山东、河北,但他们的后代已在这片寒冷的土地上出生并成长,成为了地道的本地人。
昔日的东北平原人迹罕至,闯关东的人们到来后,极大地促进了这里的繁荣。
然而,他们生于乱世,一生历经坎坷。
在东北平原站稳脚跟后不久,抗日战争便爆发了。
那时,列强在东北肆意践踏,其恶行在史书中留下了骇人听闻的记载。
为了保卫家园,闯关东的人们毅然拿起武器,与敌人抗争。
他们在绝境中奋勇拼搏,开辟出一条血路,不仅保卫了国土,阻止了沙俄的入侵,还向日本侵略者,展示了中华民族捍卫国家利益的坚定决心。
闯关东的人们,在东北扎根生存,为日后东北重工业和民族经济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那个时代已远去,但他们的壮举一直被铭记。
这一切,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骨气和脊梁。
若非故乡难以生存,这些眷恋故土的北方人,也不愿背井离乡,来到这片未知之地。
当时的东北平原亟待发展,闯关东的人们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这次人口大迁徙,是历史上一段可歌可泣的篇章,是东北建设的伟大壮举。
尽管历经世代传承,许多闯关东人的后代已忘却祖籍何处,但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共同建设着共有的家园。
投稿 | 笔友
编辑 | 徽米工作室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点亮“ ”和徽米君说晚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