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萝卜籽,凭什么被多个名医点赞?!

健康   2024-09-30 07:21   北京  

中医讲“冬吃萝卜夏吃姜”、“上床萝卜下床姜”,这里的萝卜指的是白萝卜、青萝卜之类,因为这类萝卜的籽就是一味中药,叫莱菔子


而之所以要强调在冬天或晚饭时多吃萝卜,目的就是借莱菔子之力消除饮食积滞,通大肠腑气,避免痰湿生成,蓄积上火。


中药莱菔子
凭什么受青睐

莱菔子小小一粒,虽然毫无补益之力,但老年体弱者的调养方中,莱菔子常被委以重任,民国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莱菔子的评价是:“盖凡理气之药,单服久服,未有不伤气者,而莱菔子炒熟为末,每饭后移时服钱许,借以消食顺气,反不伤气”

意思是,炒莱菔子在饭后服用,不仅能消食顺气而且不伤气,日常以此助消化,通腑气,可以避免饮食积滞成为各种疾病的诱因。


清代名医 韩懋有个名方叫“三子养亲汤”。据传当时他父亲年老体弱,患病类似现在常说的“老慢支”、“肺气肿”,每次急性发作都会咳喘咳痰严重,胸闷食少,严重消耗身体。

他便是用这个“三子养亲汤”中,紫苏子止咳,白芥子化痰,莱菔子消食,虽然都不是补药,但对年老体弱者仍有调养补助之力,故名“养亲汤”。


中医讲“肺为储痰之气,脾为生痰之源”。很多人咳嗽,特别是孩子,多因痰多所致。咳嗽是肺在排痰,就算不咳嗽,也会频繁吐痰,这则是脾不能正常运化的结果,因食积而生痰了。


只不过,这些人的食积不一定全是吃撑所致,因为对于脾虚者来说,对于别人是正常的饭量,但对她们来说都属于“过饱”。而且,只要脾虚得不到改善,时间一长必然会生痰,而如果饮食所生之痰无法避免,咳喘则很难断根。



莱菔子治痰
有推墙倒壁之功

我们现在吃的“保和丸”、“越鞠保和丸”,都出自朱丹溪《丹溪心法》,其中也用到了莱菔子,搭配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治食积化痰湿;朱丹溪说:“莱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意思是,莱菔子在食积、痰湿内阻之时用,可以迅速釜底抽薪,避免食积生痰化热。


后世医家在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心病急性发作,也常常会用到莱菔子。除了用以消食,还用来行气,正所谓气顺则痰降,咳喘自安”西医的药理研究也发现,莱菔子含有平和的抗菌物质“莱菔素”,对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等都有一定抑制作用。

虽然莱菔子是化食通肠的药,却能改善呼吸道感染病状,这也正应了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想要预防和治疗感冒咳嗽发烧,大便必须通畅。但通便之品,如大黄、番泻叶之类,性质多为苦寒,通便的同时还容易损伤正气。


唯独莱菔子性质偏温,入脾、胃、肺经,既可以健脾消食行气,根除痰之根源,又可以降肺止咳化痰,促进痰液排出,兼顾了和痰、湿生成相关的脾和肺。


即便是没有咳嗽、痰多的问题,莱菔子也可用作日常消食,而且还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进补“开路药”,因为任何营养的吸收都需要一个干净的内环境,饮食积滞于胃肠道,营养无法吸收,即便是很好的补养之品,也会和消化不了的食物一样,成为制造痰湿的“原材料”。



END


||策划编辑:十五子

||图片来自网络,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如有疑问,可点击这里向我咨询

||音频电台等服务,请移步微信公众号菜单栏

有用请给我在看!

健康新佟学
18年的学医从医经历,16年的医疗新闻记者生涯,8年的电视网络健康节目主编兼主持人身份。我理解医学知识,直击医疗现场,结交医学专家......与我一起关注你的健康,关心你的饮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