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手术”的西医,“把病将就好”的中医,还是好医生吗?

健康   2024-10-02 08:01   北京  


最近,介绍了一位患子宫癌的熟人去求助何裕民老师,因为何老师能帮癌症病人“把病将就好”。也就在前几天,看到协和医院郎景和院士的一句话:“医生用10年时间学会做手术,用20年时间学会不做手术”。

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就写了下面这篇文章与大家分享:

何老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是个标准的“理科男”,他当年上山下乡带的唯一一本书是“普通物理”,显然是个对科学有瘾的人。


因为最初对中医的不理解,而且为紧跟科学,当年报考的是西医研究生,但命运却把他分到了中医学院。后来三十年的肿瘤临床,也因这段中医学习经历,一直用中医理论指导用药,“将就好”就是他对中医治疗的通俗形容。


我看过何老师开给癌症病人的方子,绝无治癌“神药”,甚至所用之物都算不上什么珍稀贵药。那么,凭什么能让被西医判了死刑的人,多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些人随着增龄长寿,又出现了老年痴呆问题,何老师不得不在肿瘤临床同时,再开针对痴呆的中医门诊。)


用何老师的话来说:“他们的癌症是被将就好的”。这个“将就”,就是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为宗旨,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的变化,不断地调整治疗方针和药物,一点一点对付着,直至在抗癌之战中获胜。


这一点,郎景和院士年轻时肯定也经历过。他作为中国妇产科奠基人林巧稚教授的学生,初做西医医生时也期待着能“刀到病除”,但随着对生命和疾病认知的提升,他发现不做手术也能治好病,而且比做手术更复杂而高明。


包括当下很多人在基层医院看病,被告知“必须手术,而且非协和不能做”,可是等到真正去了协和,这些人可能会被医生告知“根本无需手术”!


初闻此言,估计大家和我一样,觉得非常不过瘾,毕竟都期待着“药到病除”的痛快。但如果深究个中缘由,其实不难理解。郎景和院士的“没什么大事,不用手术,观察或者吃药看看”,与何裕民老师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将就”战略,本质上是不谋而合的,因为在他们眼中,吃药化疗手术从来只是治病的手段。


从这个角度上说,大医和庸医的区别就在于,能否做到在“举重若轻”间达到目的而不纠缠在过程。这里举重若轻的“重”于庸医是重,于大医原本就是轻,当一个医生熟悉生命、了解疾病时,他们无需用力过猛,就可以获得成功。


但无论是郎院士的“不做手术”,还是何老师的“将就好”,都更为困难甚至难被理解。

过度治疗,虽然对病人不利甚至还会抢在癌症前致死,但是从行动上看,医生确实在做努力,就算错了也不会被厚非;反之,“不做手术”和“将就好”是医生看似“偷懒”,实则独揽了全部责任,一旦出了问题,病人可以责之不负责任。


换句话说,只有当医生对疾病和生命有十足的掌控,而且还有敢担当,不被利益驱动的医德时,才能这样“无为而治”。


之前有多个癌症患者因不想看西医去找到何老师,想用纯中医治疗。何老师却劝他们先做手术或者化疗,同时再用中药调整。

之所以会这么建议,不是何老师不信中医,而是因为他太信中医了,他知道只要用中医的治疗观做“顶层设计”,完全可以覆盖、运筹癌症治疗甚至生命。如果用他的话来说,那就是“癌症治疗中,中药手术化疗都是工具而已”


就此,又想到郎院士在一次学术会上所说“西医很强大,中医很伟大”,这句话相当于给中西医定了位:中医是战略,定宏观,西医是战术,把微观。也就是,一个大医一定不会拒绝中医,绝对不会是“中医黑”,同理,也不会拒绝西医,更不会迂腐地为中医“守节”。



END


||策划编辑:十五子

||图片来自网络,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如有疑问,可点击这里向我咨询

||音频电台等服务,请移步微信公众号菜单栏

有用请给我在看!

健康新佟学
18年的学医从医经历,16年的医疗新闻记者生涯,8年的电视网络健康节目主编兼主持人身份。我理解医学知识,直击医疗现场,结交医学专家......与我一起关注你的健康,关心你的饮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