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昌吉”一名,最多注释版本是“昌盛吉祥”。广告语可以,但“昌吉”一词内涵远远不会浅层表面。我看资料有四种解释:一,清代地理学家徐松《西域水道记》解释为准格尔语,场圃之意,即游牧民族种植牧草或农作物园地。二,现代官方认可“昌盛吉祥”之意。三,认为是《突厥语大词典》里的“仰吉八里”,即“新城”之意。四,台湾学者提出昌吉地名最早载于《突厥语大词典》,为五城之一,即后来“彰八里”,意为生命城,生机蓬勃之城。昌吉之名是这一名称异译。《中国历史地名词典》:“昌八里,一作昌八刺,彰八里,掺八里。在今昌吉县境。”到清代始称“昌吉”,《新疆大记》载,清军平定西域后,先设昌吉堡于昌吉郭勒之西,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设置昌吉县。可见先有昌吉郭勒后有昌吉堡,然后又有昌吉建制。“郭勒”在蒙语里是“河流”之意。先有昌吉河(今头屯河)才有昌吉。“昌吉”一名上佳,属于多意多解,渐入佳境。一个昌吉地名使文化有了丰厚的多解。中国改名案例有许多“点金成铁”,现在看有点狗血,我只知道几个,譬如兰陵改为枣庄市,朝歌改为淇县,鄜州改为富县,徽州改为黄山,汝南改为驻马店市,江陵改为荆州,常山改为石家庄市。都属于文化官员割掉文化睾丸的行为,屁股决定脑袋。近几年,我在内地感受到楼盘房产文化的雷人。“花园”无绿色,地处偏僻称“告别喧嚣”。周边杂闹说“坐拥城市繁华”。价格奇高号称“奢华生活贵族气息”。有个臭水沟,说“水岸风光”。挖个小池塘说“临湖而居”。户型很烂说“后现代设计”。许多边城也和内地中原一样,借洋名提高知名度,迎合消费者口味。我在昌吉那段时间,全市正好有一个改名活动,专治昌吉地名的“大、洋、怪、重”。细想很有意思。一次小聚中,文友说昌吉清理不规范的小区名字,“金城维也纳”更名“春天花园”,“华尔兹音乐城”更名“明苑小区”,“印象西班牙”更名“映像花园”,“西隆名士公馆”更名“林语别墅”。我看过上世纪1940年一位笔名叫“天涯游子”的神秘旅行者,写昌吉一夜,文笔朴实生动,今人不为。“我们第一夜是宿在昌吉,到达时天色尚未黑暗,但客栈内的所有房间,已经住满了人,场上也挤满了各种车子以及装载五谷、棉花和西瓜的货物车。赶车的人也都躺在自己的车子旁边。牲口都挤在厩房内。所以一夜之间,那些骡马,互相鼓励,号叫不绝。因为腾不出空房,我们就在车内过了一夜。天尚未明时,场上便骚动起来了,车夫乱纷纷的在喂草饲水,然后又同柜台上算账,终得争吵咒骂一场,方能解决。而店家才让他们的车子,使出那扇大门外去了。我们虽未睡足,然也只好起身。肚子很饿,不意中向一个缠回买到了热牛奶,作为早餐。他的热牛奶是贮在铜壶内的,下面有炭火温着,我们各喝了一大碗,才出发前进了。”在60年前昌吉客栈马厩的气息里的文字。那是60多年前的昌吉。如今昌吉找不到马厩,现代化的高楼耸立,如果把一个人空投这里,相同的城市格局,会分不清在中国哪一座现代城市。
我在人民公园看唐城遗址时,一位散步老人对我闲聊:现在昌吉房价也不高,房价稳定,离乌鲁木齐近,炒房客都到那去了,这里空气好,环境好,适合养老,早已习惯了。我想到在汉语字面里,昌吉二字赋予“昌盛吉祥”之意,在现实里有心愿和期待,是最好的答案。
城市附依河流而生,没有河流就没有城市。在中国城市史里,许多座城市与一条河流终生相守。以“江河淮济”四渎的济水为例,一条济水两岸诞生一串和河流有关的名词。济源、济阳、济阴、济宁、济南。像一枝荷梗上的露珠。清代乡土志:“本境有河二道,源均出南山大雪山之下。此山春冬积雪,值盛夏炎热,云际雪消,溶溶四注,又有源泉飞瀑汇而南流,里许折北,分而为二:一名头屯河,由城东十里而过,一名三屯河,由城西五里而过。全境户民沿河决口析为支渠,导灌庄地,所以流渐而小。头屯河北流二百里至新渠,漫入蔡家湖,三屯河北流三百余里折西北至呼图壁之芳草湖,绥来之北沙山一带,浸入沙中矣。”天山是昌吉全部河流的老家。昌吉河流源自天山北坡中段天格尔峰,雪山融水,从千沟万壑奔流而来,形成头屯河三屯河两条河主流,在天然状态下,河水流到北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由东边进入昌吉门户的头屯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汩汩流淌近二百公里,灌溉着下游的万亩良田,滋润昌吉大地。这条河过去两边污染企业、小型作坊鳞次栉比,河道及下游地下水和地表水受到污染,老百姓幽默,头屯河被称作“头疼河”。多年来,昌吉经历了“缘河而生”、“临河而痛”、“因河而兴”的巨变。住的宾馆保卫员老李是位“老昌吉”,在昌吉生活60年,退休后又在宾馆当保卫,负责来客安检。和他说起来昌吉河,老李滔滔不绝:“我家就住在头屯河边,十年前头屯河沿线都是有水泥厂、砂石厂、加工厂、家门口两个大烟囱立在那里,供暖季节冒着白烟,砂石厂将河床挖得坑坑洼洼。沿河路上过往的都是大型货车,日夜轰轰隆隆,路基都被大车压坏,车辆经过留下一路碎石。路边的树木蔫头耷脑,树叶上覆盖着厚厚的灰尘,远看是灰色的树。”要口述昌吉河史,老李有资格。如今头屯河启动沿岸综合整治工程,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沿岸经济潜力激活。滨湖河是我这一次阅读到的昌吉新河。滨湖河改变了一座城市只有一个主城区的历史,让一座城市变为两个主城区,功能就源自这一条河流。这条昔日被称为“臭水沟”的河,每年洪水季冲蚀河岸、侵蚀耕地,充当着泄洪作用,其它季节时衰时断。如今绿化改造,成了昌吉一张绿色名片。昌吉的三条河流,带着不同身份来自天山,来到这座城市相聚,共同写一个巨大草书“川”字,它们穿城而过,许多年后,成为昌吉人栖息乡愁乡情乡恋之地。昌吉城古叫宁边,才有今日宁边路。宁边城位于昌吉市区北部边缘,东临昌吉古城,现为昌吉最热闹的居民区和商业区。为了寻找一丝古意,我特意坐一趟市内班车到宁边路,在新华书店站下车,买一张新疆地图。一站一站掠过,想到驿站和车轮下旧日烟云。宁边城建立距今有257年历史,饱经风云沧桑,基本消失,作为宁边城的古城遗址,破坏严重,仅残存东南角一段老城墙,如苍龙身上一片残片。专家给我透露,说当年城南门发现一处冶炼遗址,地表下一米左右炼铁坩埚并作两行排列,挖管时露出8只,其余往东延伸未能挖出来。现辟为昌吉农贸市场,水泥地面覆盖。在坩埚旁挖出零星的钱币,“乾隆通宝”“开元通宝”“康熙通宝”“咸丰通宝”“光绪通宝”,其中以“乾隆通宝”居多。宁边城,诞生于盛世乾隆时期。清朝平定准格尔叛乱,长达70年,战线拉长,耗费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财力,据说运到前线一担军粮要付出30担粮食的代价。叛乱过后的昌吉人烟稀少,需要大量人员屯田定居。罗马不是一日建起来的,昌吉城确是两年时间里建立起来,《汉西域图考》:“昌吉县,本宁边屯城,在巩宁城西北九十里,元之彰八里地也。乾隆二十七年建。高丈五尺,周三里五分,初设宁边州城同一员。”宁边城的设立,和一位叫吴士胜的人有关,他是一位军队专门从事建造房营者,以营建立功,对建造昌吉功不可没。两年时间里,率兵二百名,披荆斩棘,割草伐木,硬是在一片战后废墟上建造一座新城。史料记载,奇人吴士胜先后参与了迪化城、辑怀城、景化城、宜仁堡、怀义城、乐全堡、宝昌堡、惠徕堡、屡丰堡等城池的修筑和建设。因修建成就获得嘉奖。《清高宗实录》记载: “乾隆二十七年九月甲申(1762年11月10日)旌额理等奏:乌鲁木齐建造城署营房,派都司永海,革职总兵吴士胜率领弁兵催奋勉等语。永海,著以应升之缺即用,吴士胜以游击补用。其千总、把总十一人,俱著酌量赏给,以示鼓励等。寻钦定城名宁边。”“我朝平定准、回两部,始设宁边城。巡检筑城一座三里五分,高一丈五尺。四门东曰文同,西曰武定、南曰谐迩,北曰燮遐。”乾隆特意御批“宁边”,寄予和谐安宁,希望西北边陲一片安宁。次年又钦定“阜康城”,寄予物阜民康。那时昌吉城内有四条街,建有娘娘庙、城隍庙、魁星楼,寺庙40余座。历史沧桑,如今替代的是超市、手机店、婚纱楼、汽车店、宾馆、装修部、银行自动提款机,这些复合型的气息早已覆盖往事。接触过几位老昌吉人,言谈间,冷不丁说到某条街道,像从里面扔出一块老砖,一片时间化石。张堡城是一个地理符号,它是唐代北庭一位叫张孝嵩的名将建造。字面完全汉化,和张庄李庄王庄一样。后来突厥人占领昌吉,把名字改成彰八里、昌八刺。翻译不同,意义相同,无论“八里”还是“八刺”,皆“城”意也。为什么叫“张堡城守捉”?是唐代北庭都护府张孝嵩主持修建,城以人名,更多是一种纪念。传说张孝嵩“身长七尺,仪表非凡”。是文人却慷慨好兵,常想边疆建功立业。唐玄宗任命张孝嵩为北庭都护,他听说当地有条黑河,经常泛滥,毁房淹田。居民远走他乡,逃避水患。张孝嵩向当地官员询问,"黑河中有巨龙,嗜羔特犬彘,故往往漂浪腾水,以凯郡人望祀河浒。我知之久矣。"张孝嵩决定为民除害,先命人准备好祭祀用品,让弓箭手埋伏左右。等那条百尺长龙跃出水面,来到宴席身体变短时。张孝嵩令弓箭手放箭射死,将龙献于唐玄宗。唐玄宗赞赏他做事果断,让人把龙舌割下赐他,被称为"龙舌张氏"。我在昌吉行走,在地图上多次标注过张堡城,来来往往,都是围着张堡城,似乎绕不过去,有时是实线,有时是虚线,像围着一条纸上游龙。我常想着那一条龙舌头。
昌吉许多沟,芦草沟是我第一个到过的沟,考察旧城遗址。《清史录》提到最多的屯所有塔河西屯所、头屯河屯所、芦草沟屯所。此城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屯田发展期间,当时城堡内驻有干总一员,管理屯田,建干总衙署一所,仓廒(粮仓)一所,民居错落,称芦草沟所。芦草沟是东去迪化西去伊犁必经之地,留下许多遣戍官员和仁人志士的足迹,见于多种行记和志书。林则徐、纪晓岚都留有自己的足迹。最早是谪戍新疆的赵钧彤途经这里,写有芦草沟的文字,《西行日记》1784年2月28日,记载这里率领屯兵的官员。“又二十里至芦草沟,有城,驻千总,领屯兵,西门有塘。”所载的芦草沟当时是庭州重地,塘是“军塘”,设军塘夫,负责传递文书。被誉为西北史地先驱的清代学者祁韵士谪戍伊犁,于1805年(嘉庆十年)自京师启程,经迪化到昌吉。他的《万里行程记》记载:"西行三十里至小芦草沟',又四十里至大芦草沟。"其小芦草沟即芦草沟所,大芦草沟即今呼图壁二十里店。林则徐发配新疆《日记》里载:"十八日,癸已。晴。辰刻行,十里榆树塘,又三十里小芦草沟,又十里大芦草沟,又十里榆树塘,为食而行"。从伊犁返回再次路过这里。《日记》记载更具体:"又十五里榆树沟,又十五里芦草沟,有土城,此数处居民俱盛。"经过六七十年的屯垦,这里居民众多,成为西行途中一驿站。土城是乾隆年间由屯兵和遣犯所筑的芦草沟堡。民国年间北洋政府谢彬途经此地,《新疆游记》载:"八里,芦草沟,有废堡,东西门墙,今尚岿然。其东门外,夹道二民居。"1930年考古学家黄文弼途经芦草沟,7月8日日记载:“早7点发昌吉,向西偏北20°行。田舍相望,微雨,风大。余坐车中。9点10分过沟,有古址,过此入戈壁. 坑沟纵横,疑昔为河滩,多芦草故名。”多芦草,同时指出芦草沟地名来由。百年过后,我在芦草沟旧址,依然看到残城东西城门,两侧有门墩,在风中固执地立着。一面铁招牌上有昌吉市告示,注明铲土罚款之类,另一边土城已伸到旁边农户人家,有鸡圈,羊圈,垛草,古城已和庄稼连在一起,一只鸡站在墙上打鸣,历史和现实正在交融。在城墩边沿上我捡到一方木楔,30厘米长,上面缠着芨芨草,问候馆长,知道是版筑城墙时用于固定泥巴。当年芦草沟修筑城墙者,插这片木楔的那一双手带着手温,这一个屯民来自哪里?这一方缠绕故事的木楔,立在我中原书案上。中国和榆树有关联村镇很多,从南到北,许多地方都见到它的身影,甚至有了榆树县,榆树市。在新疆看到榆树更多,从北疆到南疆。林则徐进入北疆时,榆树给他留下印象,“此地榆树甚多,有上台,中台,下台。”在去榆树沟的路上,我对老白说:“你编一部《新疆榆树沟志》,汇集全部榆树元素,文图并茂,一定填补空白。”我印象里有榆树在乡村的担当,梁檩是榆木,家具是榆木,老师经常说我“榆木脑袋”。榆树是我们“家树”,家书抵万金,乡愁里“家树”同样也抵万金。榆树是养家之树,饥荒年代是救命之树。在中原可以说一棵榆树全身都可以吃,榆皮可吃,榆叶可吃,榆钱可吃,母亲和姥姥常用榆钱蒸菜馍,因为有榆树,让中原人度过许多荒年。岑参在西域写过榆钱,“道旁榆钱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昌吉实业志》这样纪实榆树沟,“昌吉县城沿途林木阴森弥望,糜极多榆。间有杨柳、沙枣等树。出县城33里芦草沟,榆柳丛生,大有二人合抱者。出沟二里许即戈壁。十五里榆树沟,多榆。”资料上可知两百年前榆树沟荒僻,只有七八户人家,遍地矮如蒿草的小榆树。但最小的一棵榆树也终要长大的。今天榆树沟镇位于昌吉市西郊,东距乌鲁木齐50公里,距国际机场30公里,西与呼图壁县接壤。榆树沟镇是新疆天山经济带上一个农、工、牧相结合的乡镇。这里成开发区,要整体开发。这里是榆树村小康村后门,榆树沟村民李福贵是回族,54岁,他说小时候就在这生长,经常想着五星七队芦草沟,三十里大墩,二十里店,还有大烽火台。60岁的李生华说最早叫溢水沟,是山水溢出带,后改叫榆树沟,民国时只有一条叫街街子的街,他姑妈当年就在榆树沟开过车马店,那时叫馆子,主要是杨家,马家,李家,后来安家从庄子上搬过来。姑妈90年代才去世,姑父马德成85年发明了丸子汤,刚开始是粉汤,后来杂烩汤,最后成了丸子汤。最早写过榆树沟是清人赵钧彤,这位走过榆树沟的“遣戍者”,和我们一样晓发昌吉,不同的是“与驼群并,驼牵尾联鼻一行辄数百,背载箱捆或兼负小骆驼。”《西行日记》里他说“又十五里至榆树沟,人七八家,憩且食。”老赵要“憩”,但他“食”的肯定不是姑妈的丸子汤。头天晚上特邀到榆树镇文化馆馆长候志飞,一同陪伴,老侯讲起身世,说自己经历能写一本厚书,他是甘肃人,家族里亲属国共两党都有,各奔东西,留下来的受到影响。自己因为家庭“成分”不好,也受到多种连累。老侯还是一位15岁少年时,就孤身一人从甘肃平凉来到昌吉,为了户口落地榆树沟,先当教师,又修了三年水库,户口还没落成,发奋考上新疆大学,毕业后还是分到昌吉,在榆树沟文化站一干就是数十年。命运转了一个圈回到原点。看完榆树沟屯田遗址,老侯说这里还有一泉,此泉周围百年古榆树环绕,风景优美,得名叫榆泉,四季流的是天然矿泉水,一九七三年建榆泉酒厂,酿造榆泉美酒、榆泉老窖、榆泉特曲几个品牌。老侯说这些酒都是昌吉人宴会上必喝的地方名酒,要么也去喝一瓶?奔着昌吉烽火台匆匆而去,似乎有去放一把火传到长安的急切。昌吉州有许多烽火台,烽燧群东起木垒县,西到玛纳斯,长300多公里,贯穿古丝绸之路上,从最早的唐朝到最晚的清朝,跨度有1000余年。每个烽火台之间间隔不一样,有五里墩和十里墩,昌吉市烽火台间隔呼图壁的烽火台三十里,被命名为三十里大墩烽火台,是清朝修建。三十里墩烽火台坐落昌吉市榆树沟镇芦草沟古城西面,烽火台主体是四棱台形。整个烽火台躲藏于茂盛的榆树林中,邻近是一个早已荒废的炼油厂,200多年风吹雨淋,烽火台一侧有些垮塌,其它三面保管较完好,想上去,但已找不到上去的台阶。为了看烽火台附近一段古城,来到来到吐尔逊那木提家,老白和老人熟悉。吐尔逊 那木提老汉今年75岁,满脸红光,身体健壮,热情邀请大家在葡萄架下吃西瓜,他家整个院子就在烽火台附近的古城边。他说这是200年的古城,自家住在这里50年,院里这一段是城门墩,住在城门墩45年,一直在保护着,谁也不让挖。记得过去城墙高高的,因意识不到,城土挖掉马车拉走当了肥料,城墙土特别硬,挖不动,城土烤热后用布包上,敷在腰上治腰疼,特别灵,一副就好。临走,路过他家菜地,老汉表扬他家菜地,我顺手摘地里一颗西红柿,边走边吃,觉得不一样,果然有清朝的味道。他家离乌伊公路只有50米,放到唐代,至少是驿站的站长。也许还能在烽火台上点一把火。烽火台在古代西域是重要军事设施,发现匈奴来犯,驻守者马上点火报警,夜间点火叫烽,白天放烟叫燧。因此又称烽燧。周代至隋唐,边境作战通讯设施主要靠烽火通信。唐代的烽火台较大,凡是大的烽火台,旁边有四个方形土筒,便可断定是唐代的烽火台。昌吉州境内目前这样的烽火台有22座,我们从昌吉榆树沟出发,先到呼图壁两座烽火台,分别位于五工台镇和二十里店镇,这两座相距不足10公里的烽火台一座是唐代早期,另一座是清代晚期,年代相距近1000年,先看那一座唐代烽火台,虽是残址,气势犹存。烽火台旁长满苦豆子棵,满地羊屎,像撒一地黑豆,在熏陶着唐风。一位牧羊者赶的一群羊旁若无人地在吃草。我们问另一座烽火台在哪里?另一座是清代烽火台,显得清瘦。还有一座,遗址几年前被承包果园的主人平整了,改种苹果树。结出的苹果硕大无比,清脆香甜。唐代烽火通讯有一套健全规定,每隔三十里设一座烽火台,如山岗阻碍,可与近便处设置,能够互相望见为宜。人员师一,副一,烽子五人,负责观望,一人送符牒,另加卫兵五人,烽火台有火台四个,土筒四个,备有柴、蒿草、木材,苇条,茎叶、狼粪等烟火材料。据说狼烟直而聚,风吹不倒。通信传达方式用昼烟夜火。唐代放火有一炬二炬三炬四炬的规定,朝廷根据反馈信息派兵抵御,没有敌情时,还须每日初夜放火一炬,谓之“平安火”。清代规定敌人在五十至五百人之间时,放一炬火,传至所管州县镇;敌人在五百至三千人之间时,放二炬火。敌人在五百骑以上,敌寇三千以上放三炬火,敌寇一万人以上放四炬火,从二炬火到四炬火的信号要一直传到京城。烽火台的传递速度规定一昼夜二千里。烽烟四起,它是最早的电话、电报、手机。昌吉烽火台遗址分布广泛,加上日夜温差大气候因素、常年风沙侵蚀及人为影响,烽火台遗址已受到严重损坏,看到的两座烽火台也不例外,烽火台已由最初高3米降为2米多,宽度由3米多缩减2米多,且周边已被农田,农庄包围。烽火台多是土制,最后归于尘土。因为打扰了它们吃草,那群羊一直在看着我们。我想到过那一片变换的苹果园,回头看,车后不是烽烟全是车尘。一入市区,开始堵车,烽烟置换成了灯光。新疆沟多。一条沟前世今生不止它两边草木和风景。每个老地名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讲述方式。在昌吉哪怕一个小小地名都是一个记号,是一段要回家的路,回望那些存在或正消失的地名,那就是历史。庙尔沟在头屯河上游,有汉、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维吾尔、塔塔尔、回等7个民族。沟内云杉浓密,芳草满坡,清泉流淌,空气凉爽。飞瀑如帘,银光闪烁;水花溅处,彩虹悬挂。到庙儿沟可避暑登山。林木葱郁,地平宽阔,环境清幽,是绝好避暑胜地。登山可以沿着溪水上溯,这里坡缓视野开阔,又有奇峰怪石、苍莽林海、伏地圆柏一路相伴。相传乾隆年间,庙尔沟遍地黄金,淘金客纷纷闯来淘金,有三个淘金客每年都到头屯河淘金。一年夏天,三个中一老者,夜里做梦,梦见石佛爷赶着一只母鸡一群小鸡,在河滩上游走。他赶忙向石佛爷施礼,不料身子一动醒了,外面天已大亮。第二天三人在河滩淘金,老头听见背后荆棘丛里,有小鸡唧唧叫声,开始没在意,一会儿猛然想起昨晚的梦,不正和那梦暗合?急忙转身到荆棘丛里拨开看,里面什么也没有。心想干脆在鸡叫的地方挖吧,看自己有没有好运。开始埋头挖,突然挖出一个石人,和梦里见到一模一样,石人下面就是一大堆黄金。为了感谢石佛爷,淘金者用挖出的黄金在山沟里修个老君庙,把石佛爷供起来。后来人们把这沟叫庙尔沟。山水在前,传说在后。除了传奇,庙尔沟集奇山、松林、草原、河流为一体,展现出典型的天山风光特色。昌吉人说到庙尔沟去,适合五、六月间,草原上一片花香,红、黄、兰、白、紫山花齐放,形成“五色草甸”。山上是茂密的云杉林,树木高大挺拔,林地密密匝匝,栖息着盘羊、狍子、旱獭、赤狐、石貂。刚从庙尔沟归来的老刘说,上次在沟里还见到一只棕熊走过。老刘脸上带着山水景色,有一句话我记着:庙尔沟是昌吉人可以做梦的地方。新疆地名里有成千上百条“沟”。如胡杨沟、菜籽沟、葡萄沟、杏花沟、果子沟、将军沟、榆树沟、杨树沟,我还看到一个“五媳妇沟”,每一沟都有一部沟史,但昌吉例外,有许多的“工”。我打开昌吉地图,上面标明“工”地名比比皆是。昌吉最多时有30个“工”。这一地理命名现象全国其它地方没有。开始我不解“工”,过后知道这是大规模屯田痕迹,是军屯兴修渠道留下的符号。清军平定准格尔后,为解决西域战时筹粮,在北疆驻军沿线大开垦屯田,从木垒,经昌吉,逐步西扩,兴修水利,开挖渠道,划分工段,划分的工段叫“工”,这才出现“工”。命名规律是把第一段叫“头工”,第二段叫二工,以后就开始三工、四工、五工、六工,以此类推。我看《新疆图志》记载,清代昌吉县51个村庄,带工字的村庄有10多个,是七工庄、八工庄、小三工、大三工庄、十工庄、头工庄、三工庄、亨三工庄、河州工、亨六工、下六工、下三工、南五工、上六工、东七工庄、安南工等。如今还保留有三工、六工、东五工、西五工、二六工等带工的地名。新疆大记补篇 村屯》记载,清末民初,昌吉县有40个村庄,带工字的村庄有15个,是七工庄、八工庄、小三工、十工庄、六三工庄、头工庄、三工庄、亨三工、亨六工、下六工、南五工、上六工、东七工庄、凉州工等。《新疆四道志 四乡村庄》记载,昌吉县有63个村庄,带工字的村庄有25个,如元南头工庄、元二工庄、元旧三工庄、元大三工庄、元小三工庄、元下八工庄、元下东三工庄、元东七工庄、元下东西五工庄、元上六工庄、元下六工庄、元下三工庄、元南五工庄、元上八工庄、元扎工庄、亨河州工庄、亨六工庄、亨二工庄、亨头工庄、亨大三工庄、亨四河州工庄、昌下四工庄、昌三工庄、利梁州工庄。后面都一一标明距离昌吉城四周多少里。我不知疲倦在纸上一段一段地“安工”,有点追求文字上整齐的洁癖,像农民追求麦田的整齐。我看到新疆有地方以讹传讹,“工”被误为“宫”了,我翻到邮政编码册里“二宫乡”“皇宫村”,现在来看,新疆地理上带“宫”的地名应该是“工”。在许多“工”里看到带故事的“工”,如陕西工,羊毛工,还有安南工。左宗棠西征后,从青海湟中县羊毛沟移来一部分回民在此开荒,怀念故土,夜里觉得还有北山上羊叫,要起来薅羊毛。于是新地仍然沿用羊毛沟旧名,听着亲切,后来因屯田处都统一称“工”,改为“羊毛工”。在昌吉五一农场,原来还有一个“安南工”。我觉得新疆和越南扯不上,结果能联系上。乾隆二十四年,越南农民领袖黄公质,以扶黎灭郑为号召发动起义,据典故说,黄文质俘虏了男女会把粟米放到他们眼睛里,用线缝着,索要赎金后才放人,被称为“缝眼贼”。后来黄公质被后黎击溃。“众人共索质墓,得贼颗中老卒,引掘剖其棺,戮其尸,人有认是质旧所著战袍者,即收骸骨烧散,人或指其面曰:‘火劫鬼,复能缝人眼否?’” 黄公质去世。他死后余部被黎王朝驱逐,其子黄公瓒年仅六岁,在走投无路情况下,由部将保护,与其母率残部百十余人逃亡中国云南避难。黎朝军队紧追不放,上书乾隆希望把这些前朝余孳遣返安南,乾隆考虑到他们与中国历史渊源,知道黄公瓒回去必死无疑,准其政治避难。把他们迁往最远处,安置新疆三大屯垦区之一的头屯所,每户拨给三十亩地,借给农具、种子、马匹。从此这些安南人成了新疆屯垦者。黄公缵成为头屯所土墩子地方安南人乡约(头人)。后来,土墩子被称为“安南工”。去国万里,残山剩水,其中个味百感交集,六年后黄公缵去世。安南人为了躲避,放弃安置的家园,四处逃难,分散到石河子、玛纳斯、伊犁等地,与当地人融为一体。一个小小的“工”,跨越万里,成为一个扑朔迷离的国际历史题材。名字我也想好,叫《越南人和工》。许多年过去,有一天,几个人来昌吉安南工故地,寻找黄公瓒墓地,转悠一圈没有找到,就在大致范围里烧了一把纸。走后人们恍然,这是黄氏的后人寻祖而来。昌吉几年前挖出一批钱币,“大观通宝”“乾隆通宝”这类常见,另外有“景兴通宝”,以为是奇币,收藏家看后说,这是越南币,不值钱。味道搭建的长宁路,这是一条“吃路”,昌吉市小吃一条街的街名,一一截断,每一截小路似五香马肉熏肠,每一段都带着不同香味。如黄面味,如烤肉味。主人领着品尝乡土美食,一位回族作家说,昌吉美食有“十个离不开”,他说的很认真,不像玩笑。即“黄面离不开烤肉”。黄面和烤肉可是一对绝配,浓香的烤肉可以让简单的黄面找到了盛宴的感觉。“米粉离不开馕”。馕不只钟情烤肉,遇上了米粉能展示自己。馕沾上浓厚米粉酱汁,味道无法言喻。“手抓肉离不开皮芽子”。手抓肉配皮芽子,最简单也最恰当搭配,羊肉鲜香,皮芽子解腻,荤素搭配。“薄皮包子离不开胡椒”。坐我对过那个女人不要醋、不要油泼辣子,薄皮包子只和胡椒原配。“抓饭离不开小菜”。没有小菜的抓饭没有依托,像国王没有大臣。“大盘鸡离不开皮带面”。大盘鸡的汤汁只有皮带面才阐释解释,让食客读懂。“奶茶离不开酥油”。香甜的奶茶放一块酥油,用勺子搅拌,入口一股酥油浓香,口感独特,昌吉的清晨都有飘散酥油奶茶香。一块钱一壶让我喝大半天,看人来人往。“粉汤离不开油香”。他说,照昌吉当地话,粉汤 “窜得很”!油香“香乍咧”!“面肺子离不开米肠子”。米肠子、面肺子,肠糯鲜、肺软嫩、羊肚面筋有嚼头。组成长宁路的基本元素,全靠这些味道,长宁路近似一种“香味地理”。可惜我没有记录完全版香味。香味太长,道路太短。只有留给想象。羊、鹿、骆驼,动物们在昌吉阿什里乡二道水村崖壁上站了数千年。临风沐雨。这些岩画被当地哈萨克牧民称为“山羊圈”,图画展示的是当时的狩猎文化。周围还有古墓葬遗址,是古代游牧民族的聚居地,墓地主人是流落天山北部的“塞种人”。崖壁岩画奇特,岩画边缘光滑,线条深峻,内容还有人物骑马、射猎、山羊哺乳、山羊跪立、梅花鹿以及壮观驼队。“山羊圈岩画”的风格与呼图壁康家石门子岩画相似。都是出自距今三千年左右的塞种人之手。 塞种人是上古亚洲最活跃游牧部族,有着明显印欧人种特征,喜欢戴尖顶帽子,穿长毡高靴,随身持长弓短箭。生活在天山以北,后又逐渐消失在这片土地。岩画上的大角羊,梅花鹿,有作蹲卧状,有作奔跑状,有骑马者持矛作追状,一些符号不像文字,不像图画,更近似原始部落符号。带着神秘无解的气息。和那些古老符号相比,两岸一簇簇红柳散发着新鲜气息。红柳是昌吉特色菜“红柳烤肉”的道具。剥去红柳表皮,把新鲜羊肉串上,木炭熏烤,红柳会分泌出的气息使烤肉独特。这里产名贵中药阿魏,阿魏独到处是其臭无比。我太太当年县药店当药剂师,说过阿魏钓鱼最好。当地有“阿魏滩”,是阿魏曾经集中处。随着环境恶化原因,阿魏濒临消亡,是谚语"黄芩无假,阿魏无真"。黄芩和阿魏都是中药材名字,黄芩遍地都是,非常普遍, 阿魏是灵药,能治很多疾病,非常稀有,多数人没见过,所以过去药店阿魏多假。阿魏有许多传说,另种说法是产自坟地,是棺材盖中长出的菌类,其根发与死人口中,死者须是生前吸食鸦片。解放前新疆阿魏不为世人知,国内制药阿魏从中亚进口,全国中草药调查中发现新疆阿魏有20个品种,从此我国结束进口阿魏的历史。选自冯杰散文集《唐轮台》(2020年新疆文艺出版社)
作者简介
1964年生于河南,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作家书画院副院长。有散文集《丈量黑夜的方式》《泥花散帖》《田园书》《说食画》《捻字为香》《猪身上的一条公路》《马厩的午夜》《九片之瓦》《独味志》《非尔雅》《北中原》《怼画录》《鲤鱼拐弯儿》书画集《野狐禅》《画句子》等。获过《联合报》文学奖,《中国时报》文学奖,梁实秋文学奖,台北文学奖,三毛散文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