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确诊的第一年,我和老公就“为什么得病的是她”这个话题,讨论过很多很多次。
阿尔茨海默病(以下简称AD)是世界难题,至今没研究出到底病因具体从哪里产生。
(图片来自网络)
这款病最可怕之处,在于它能消无声息地潜伏在人体内,通常有大约20年的轻度衰退期。一旦被病魔锁定,面临的就是一段漫长且不可逆的退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会丧失自愈与自救的能力,就连选择治疗途径——到底是药物、康复或手术,这些关键决策也不得不由他人代替决定。
因此,对于还没有得病的人,除了在基因中可能携带的隐患之外,提前从生活中发现蛛丝马迹,总能提醒我们做出有效预防。
毕竟,在万一将来真的变糊涂之前,我们需要努力且清醒的活着!
春楠总结了容易诱发疾病的生活方式或命运剧本,思考患病原因的时候,我尝试尽量穷尽可能性,不把原因只归结于单纯外界或个人原因,因为外界和个人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力与反作用力。
写下来并非为了评判或对号入座,希望看到的人能有所警觉,及时做出应变。况且每个病人的患病理由各不相同,唯一相同的是,每个人的病因都是综合性的,即万因得一果。
1、依赖性人格
是什么导致了婆婆的“依赖性人格”呢?我和老公首先“扫描”了婆婆的家族状况。
老公的姥姥今年97岁,生了3女1男,看似子女兴旺,可家运不太理想。
唯一的儿子患了肺癌,前几年和疾病做斗争后还是去世了。大女儿自幼展现出特立独行的个性轨迹,步入成年后基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少回家探望。二女儿勤奋能干,始终如一地肩负着照顾老人的重要角色,她细心照料着老人的日常起居,确保老人生活舒适无忧。婆婆作为小女儿则在56岁患上AD,年纪轻轻就成了被照顾的对象。
任何习惯回路的形成都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在《福格行为模型》中强调了,要让一个行为发生,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动机、能力和提示。
婆婆习惯性依赖他人正是符合了三个条件。在生活中,她从小几乎每次提出需求,哪怕自己什么都不用做,身旁总有人包容她,总有人能提供帮助或代劳,她自己只要欣然接受就完成了一个习惯闭环。
婆婆从小就被父母、二姐倾注了大量的照顾。
婆婆用筷子的姿势一直很别扭,患病后用筷子时更是经常滑落,有时想夹菜连续几次都不成功。我一开始特不理解,就算幼年学筷子晚,怎么可能几十年都学不会呢,有那么难吗?
直到有一次,婆婆骄傲地回忆起早逝的父亲是多么疼爱她,曾经在家人面前无数次地袒护她用不好筷子也没关系的事,我才恍然大悟。不改变用筷子的习惯,也许是对父亲和倍受呵护的童年最好的回忆。从此,我意识到婆婆是一个在亲情上有高需求的人,或者说是情感类高需求宝宝。
确诊AD后,婆婆喜欢重复描述从小有二姐陪伴是多么受关照。二姐带着她一起出门玩,一起去公共澡堂洗澡,有一次刚去电影院她就睡着了,回家路上是让二姐给背回来的。这几句话光我就听过几十遍。
由于二姐太能干,平时总嫌婆婆干的慢还不够干净,与其返工还不如自己上手。因此婆婆从小到50多岁期间,锻炼动手做家务的机会极少。
婆婆从小被人照顾,遇到大事小事时都有人可以依赖。习惯了别人给予关爱和帮助的她,在步入社会后依然延续着同样的模式。即:不需要完全靠自己,可以活得更轻松。
她最喜欢的、最要好的是身边那些照顾她的领导、同事、朋友,她喜欢被人围绕着,即使感情不顺,但从不缺乏社交。上班时总会和同事一起去食堂、洗澡、打乒乓球,不上班的日子也会呼朋唤友逛街外食。
在饭桌上,她习惯和同桌人对每一盘菜来回好几轮的相互谦让、加菜、让菜,看似是相互照顾,其实类似于假客气或者是丧失个人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婆婆确诊后,也真的变成了每一餐饭要靠别人给她加菜、盛菜、盛汤的局面了。
3、情感上受过打击
婆婆40岁选择了离异,之后十来年的情感过程也不顺利。她为了自尊把苦闷深深的埋在了心里,对外展现出遗忘的姿态,从没向身边任何人表达过,但情感上的挫败和打击必然给她的精神世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带婆婆去北京玄武医院面诊时,大夫仅凭观察就判断婆婆大概率经历过婚姻离散,并在病历中进行了登记。所以说精神上的打击和这款病的相关性很大,或者说经历过婚姻不幸的人,中签这款病的概率更高。
当然,每个人消化挫败的能力不同。那些在挫折打击下选择沉溺或长期压抑自我情绪的人,往往更容易让疾病找到可乘之机。而有的人遇到了挫败却完全不往心里去。
4、痛苦阀值低
老公小学时,有一次放学后到同学家玩没告诉家里,天黑了都没回家。当时电话尚未普及,婆婆和其他家人到处都找不到以为孩子丢了。傍晚时分,还没等事态真的演变到最差的一步,婆婆就先崩溃了。她说了一句不想活了,紧接着抄起一整瓶白酒灌了下去。等过了一会看见儿子自己回家后,气不打一处来狠狠的给娃臭揍了一顿!
当一个人过于追求顺利,刻意排斥任何挫折和不体面时,容易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把每一种艰难放大成世界末日。
如果个体内心过于脆弱,从不主动磨练自己,一旦搞不定外在剧情,或许会破罐破摔,陷入绝望,采取极端消极的态度和手段,最终选择一种看似掌控自我,实则毁灭性的道路——自我放弃。
无论将来是否会得AD,作为成年人都要懂得一个道理,过于软弱的人容易被命运击败。
因此,我们首要的任务是不断强化自我,构建坚韧、强大的内心,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风雨与挑战。
5、停止思考
6、过度追求养生
婆婆确诊后,我和老公曾在帮她整理房间时找出来大量的茶叶罐、茶饼、还有二三十瓶各类杂酒。
婆婆之前把喝茶当成一种养生,因为这项爱好,她常去光顾那些懂得她品性,对她温和客气和给予赞美之词的商人。老公怀疑她在AD早期脑子有点不清楚的时候,可能被一些商家诱导,花费了大量金钱,换来的是一屋子各类茶具、茶杯、茶台、茶宠和各式茶叶。家里俨然像仓库一样,物品虽多却流通价值极低,说白了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
她前几年没少喝黄芪水,很可能购买的黄芪品质不佳,是用硫磺熏制出来的。时间一久不知道会对大脑产生什么负作用。此外,家中有一部分茶盏是劣质品,长期使用怕会让身体摄入重金属影响大脑神经健康。
《照护》一书中曾提到,女主人公在确诊AD之前,把每晚喝一杯红酒作为固定的生活习惯。红酒过去经常被宣传成养生饮品,很难说酒类是否对引发疾病造成了影响。
7、空气污染、疫苗诱发?
号召接种疫苗阶段我正在怀孕和哺乳期,身边好几个人包括老公都催我去打针。因为一直谨记老爸的话:是药三分毒,能不吃就不吃。如今庆幸这一童年教育,让我在始终保持着清醒坚定的立场,没有随波逐流。最终我和孩子都没有接种某些疫苗,感染新冠后都很快痊愈了。
8、生活封闭
2019年底,婆婆正好在疫情开始之前办理完退休交接。原本热闹的外界交往活动骤然减少,脱离了外界组织的关照和互动,整个人成了一只每天宅在家刷短视频闲耗,连吃喝都敷衍凑合,毫无前进方向和行动力的独木舟。
这种近乎停滞的生活状态,日复一日的单调与麻木,不仅让她的身体活动范围受限,大脑敏锐度下降,饮食习惯的忽视与营养摄入的不均衡,让免疫系统更加脆弱,让已经处于潜伏期的AD悄然加剧。
9、命中注定
由于婆婆诱发疾病的理由十分复杂,我和老公最终去寻求了玄学的帮助。比如她的8字天生适合躺平,无论家庭、职场,身边总能找到人依靠。她确诊后切换的全新十年大运,也主打一个躺平主题。。。
婆婆的紫微斗数中的疾厄宫,同样清晰显示了前途叵测。。。
或许,众多阴差阳错,最终形成了命中注定的结果。
如果你身边也有阿尔兹海默症病人?欢迎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