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 植物DCP5相分离组装形成渗透胁迫颗粒,揭示植物感受渗透变化调控生长的新机制

科技   2024-11-07 22:28   重庆  

2024年11月1日,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郭红卫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上发表题为“A cytoplasmic osmosensing mechanism mediated by molecular crowding-sensitive DCP5”的研究论文,在该研究中,作者团队揭示了由分子拥挤触发的DCP5相分离组装成为渗透胁迫颗粒(DOSG),介导细胞质渗透传感和应激适应的新机制。


研究背景

植物作为固着生长的生物体,其不断感知,适应环境变化进而调控自身生长是十分重要的。水分子根据细胞内外的渗透梯度自发穿过质膜的过程称之为渗透,因此,细胞感知和适应细胞外渗透压的变化,以保存水分、维持细胞形态并使其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长是至关重要的。高渗胁迫对植物生长带来的危害对农业生产构成了重大威胁。长期以来,细胞收缩或膨胀时膜张力的变化被认为是一种渗透信号,可通过跨膜机械敏感离子通道感知,从而使Ca2+快速内流触发基因表达适应,但除此之外是否可以在质膜以外感受渗透变化,仍是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

由疏水作用力介导的蛋白质相分离被认为是细胞感知和适应环境的新机制,当感受到外界环境变化时,蛋白中的无序区会发生凝聚,从而形成类似无膜细胞器的结构,从而提供不同的适应性。长期以来,人工的分子拥挤条件一直被用作体外相分离的触发因素,最近的发现也表明,某些蛋白质的相分离行为也受到高渗透诱导的细胞内分子拥挤的控制,这为渗透信号可由细胞内拥挤敏感蛋白通过相分离来感知提供了线索。



研究内容


1、DCP5在高渗胁迫下发生缩合

DCP5是脊椎动物RAP 55的拟南芥同源蛋白,在整个幼苗及分生组织中富集。在正常情况下,DCP5通常在胞质中扩散,在分生组织细胞中形成微小的灶点,而暴露于150mM NaCl溶液中时,DCP5会在短时间内组装成大的冷凝物。进一步将gDCP5-GFP/dct5-1转基因株系置于一系列非等渗溶液中,发现高渗透压下能够诱导DCP5形成大的凝聚体,且这种组装是高度动态的,与渗透应力呈正相关。大多数冷凝物能够自发分散,仅在细胞可渗透的PEG8000中分散明显延迟。在经历高渗-等渗循环的细胞中,DCP5在凝聚和分散状态间反复切换。此外,当细胞适应300mM甘露醇后,DCP5对等渗无反应,而对更高浓度的高渗后会发生明显的浓缩,表明DCP5对高渗而非盐浓度反应进行浓缩。作者团队也探究了DCP5的缩合是否具有潜在的触发因素,通过对自身蛋白水平、脱落酸积累及活性氧爆发等因素的研究实验,发现DCP5的浓缩与一些高渗典型信号无关。

图1:DCP5在高渗透胁迫下组装成细胞质凝聚体。


2、 DCP5凝聚体受到细胞体积调节

DCP5可逆的凝聚暗示了其可能受到如细胞体积变化的可逆性调节。随后作者结合三维实时成像与微流控芯片系统结合,开发了一种无干扰的细胞体积测量方法。经过计算,作者发现RME细胞在高渗透压下的体积变化同DCP5的凝聚高度同步。而当先使用1 M己二醇处理使细胞内渗透压更高时,能够抵消NaCl诱导的细胞压缩,进而防止了DCP5的凝聚,表明了细胞体积变化与DCP5缩合之间的相关性。类似地,作者在对高渗更为敏感的动物细胞中也进行了相关验证,最终表明DCP5的凝聚是由渗透细胞体积的变化所导致。

图2:DCP5凝聚体受渗透细胞体积变化的调节

3、 DCP5在分子拥挤状态下发生相分离

DCP5的动态行为非常类似于蛋白质相分离。作者首先对DCP5的蛋白序列进行了无序区的预测,发现其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序的。接着作者观察到了DCP5凝聚体的液体性质,表明它们是通过液-液相分离形成的。此外,在疏水作用力破坏剂1,6-己二醇处理下,根尖分生组织细胞中DCP5的凝聚体信号快速分散,表明其相分离是由疏水作用力驱动的。为了探究细胞体积是如何调节DCP5的相分离,作者使用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的拥挤传感器(CRONOS),在高渗处理下的细胞中观察到增强的分子拥挤。重组蛋白DCP5在各种人工拥挤条件下也能够形成液滴,且大小与拥挤程度以及DCP5蛋白的量成正比。以上体外实验不仅证实了DCP5在分子拥挤时发生相分离,且模拟了DCP5对高渗透诱导的细胞收缩的细胞内行为,表明DCP5凝聚的物理性质。

图3:DCP5发生相分离以响应分子拥挤

4、 DCP5通过分子渗透传感器感知高渗透环境

作者进一步通过对DCP5蛋白进行截短来探究负责DCP5相分离的元件,发现LSm和FDF之间的IDR区域的缺失完全组织了DCP5的缩合。进一步作者将这一段IDR区域分成五部分,依次删除。发现随着IDR的缩短,DCP5的凝聚逐渐减弱,删除前三部分能够完全组织DCP5的缩合。因此,前三部分的IDR(IDR123)负责了高渗时DCP5的相分离。接下来,作者为了探究IDR 123如何感知分子拥挤,将IDR 123更替到CRONOS的感知元件上,通过FRET证实了在高渗处理期间FRET比率强烈增加,证实了两个荧光基团之间的距离缩短或IDR 123在高渗时被压缩。因此,IDR 123可以作为分子间拥挤传感器(ICS)来向DCP5进行传感。

随后,作者为了探究DCP5 ICS如何驱动相分离,鉴于DCP5的缩合是由疏水相互作用驱动,因此作者将ICS中23个亮氨酸进行了逐步突变,发现DCP5的缩合以联氨酸剂量依赖性的方式进行消退,相反,当讲10个天冬酰胺突变为亮氨酸时,缩合会更加明显。综上可知,ICS中的疏水残基,特别是亮氨酸在DCP5 ICS的分子拥挤传感和相分离中发挥重要作用。

图4:DCP5通过分子内拥挤传感器感知高渗透压

5、 DCP5凝聚体代表了一种独特的SG(stress granule)类型

接下来,作者通过基于交联和差速离心的免疫沉淀技术,捕获并纯化了这些冷凝物。通过质谱揭示了DCP 5浓缩物的大量蛋白质募集。共鉴定出248种蛋白质作为DCP 5缩合物的潜在组分,包括RNA结合蛋白、翻译起始因子等。通过GO富集分析,作者发现它与NaAsO2诱导的人类SG以及热诱导的拟南芥SG的蛋白组有高度相似性。作为SG的特征,Poly A尾mRNA也受到了DCP 5缩合物的螯合。同时,DCP5也表现出与哺乳动物SG类似地同植物G3BP1的连续缩合,表明这两种蛋白形成了不同的缩合物。综上研究表明,DCP5能够作为一种受到高压诱导的独特类型的植物SG,并被作者指定为DCP 5富集的渗透胁迫颗粒(DOSGs)。

由于DCP5不具有任何典型的RNA结合结构域,为了探究DOSG是如何螯合mRNA,作者怀疑其是通过典型SG组分的RNA结合蛋白—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PABs)所介导。随后,作者通过共免疫沉淀,PABs在DCP5凝聚体中的共定位,高渗条件下PABs会受到DCP5液滴募集以及DCP5 缺失使PABs的高渗缩合能力减弱,PABs缺失导致DCP5螯合mRNA作用的严重削弱等一系列实验证明了DCP5相分离以及同PAB的相互作用是DOSG螯合mRNA所必需的。

图5:DCP5冷凝物代表了一种独特类型的植物SG

6、 DCP5在高渗时适应性地重编翻译组

作者进一步探讨DOSG的生物学功能,如在酵母中高渗休克降低了整体的翻译活性。通过多核糖体分析及转录组测序,作者确定了高渗透压诱导的野生型及dcp5-1突变体的翻译效率变化间的实质性差异。在高渗应激15min后,共有2118及1324个DCP 5依赖基因在翻译水平上表达下调及下调。其中,翻译、转录、细胞增殖等生长促进剂因受到抑制;而促进高渗适应的特定过程中的基因被激活。当DCP5通过MS 2BS-CP系统与GFP报告mRNA连接时,它作为翻译阻遏物直接抑制GFP mRNA的翻译。综上,DOSG的高浓度缩合及PABs的介导作用使得DCP5能够接近mRNA进行翻译
调控。这种快速的翻译重编可能代表了一个未知的植物渗透胁迫适应机制。

图6:DCP5在高渗胁迫下适应性地重编翻译组

7、 DCP5在高渗时适应性地重塑转录组

通过凝聚体的隔离,DOSG阻止几种转录因子和核质转运蛋白入核,并影响细胞增殖转录。作者比较了高渗胁迫一小时后野生型与dcp5-a突变体株系间的转录组变化,发现共有346个转录本下调、304个转录被上调,且这些变化呈现出DCP5依赖性。GO富集分析显示下调基因中多参与生长发育过程,而上调基因则多为对胁迫和刺激的响应,表明DCP5在高渗透压下也可以将转录组从生长促进型重塑为胁迫适应型。

8、 DOSG组装促进高渗应激适应

与其分子功能一致,作者发现将dcp5-1突变体植株转移至高渗培养基时,跟生长严重停滞。此外,突变体也表现出对干燥的敏感性增加。以上缺陷均可通过遗传回补DCP5成功挽救,但ICS缺失的DCP5则只能部分回复。以上实验表明,植物中需要由ICS介导的DOSG组装以适应高渗胁迫。

图7:DCP5是植物适应高渗胁迫所必需的




 讨 论 

在此次研究中,作者确定了DCP5作为一个多功能的渗透压传感器,参与渗透压传感与渗透胁迫适应。在等渗条件下,植物细胞体积稳定,DCP5主要分散在细胞质中;而在高渗胁迫使细胞体积收缩时,ICS感知到增强的分子拥挤,触发DCP5相分离及DOSG的组装。通过螯合mRNA及调节蛋白,适应性地重塑翻译组及转录组以帮助植物适应胁迫,调节生长。




END


评论:刘淳昭

编辑:黄文尉

校对:付小康


林木科学评论

Xu/Luo Lab




林木科学评论
聚焦林木科学与技术前沿,分享创新热点评论,服务林业科技提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