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德福
单位: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
″漫言病化千般状,不外表里寒热间","有是证,用是方"。我用二十多年的病痛历程,才明白了这句话的真理。
我家住甘肃西北边陲的小镇里,二十多年前,一个深冬季节,我出门办事,被寒风所伤开始咳嗽。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假药横行,看遍了镇区八九家大小医院却越咳越重,最后是一私家医院输液茶碱才有所收敛,但落下了所谓“咽炎"这个毛病,天天咳几声,吃了很多慢咽舒宁类药也不见好转。
时间来到了一五年初冬,咳嗽加重,甚至哮喘,输液吃药一个多星期才有所好转,因想彻底根治,找了一个口碑不错的老中医,不间断吃药五六年,从喝汤药到打成粉散直至丸剂,一直是吃药好象有效,但停药就复发,好象永远没个头。好在每次的方剂我都有记彔,现在拿过来再看,我忍不住的唏嘘起来,没有要命已经是阿弥陀佛了!
我一直对学习中医有兴趣,但忙于工作和家庭,一直没有行动。一八年前后,稍微有点闲瑕,在网上花几百元报了一个"中医基础理论"课,讲的是天干地支五行相乘相克之类,越学越糊涂,反而打击人对中医的兴趣。
转眼三年疫情结束,二二年十二月十一日放开,十八日就被感染,咳嗽哮喘气欲断、鼻涕眼泪似水流,再加上大便稀溏,小便涩长,医院无床位,药店无药卖,就在濒临断气时,才争取到一张病床,二0二三年的元旦是在医院里的一片咳声中度过的。从此以后,不管是在家还是住医院,每天都离不开氧气,给自己和家人造成了非常大的痛苦。
转机出现在去三百公里外市级医院的诊疗其间,当时呼吸科认为再无其它办法只能保守续命。我不甘心,报着对中医的信任,挂了中医号,医生号脉诊问后开了方子,我清晰的看到诊断栏里写的是太阴病寒饮水湿,开方是小青龙汤加味,百度适应证与我患病症惊人的相似,但药量很大,且细辛与半夏混用,黑附片,细辛用量超过了18g。
当时也顾不了许多,回家当晚就乘热喝了一大碗,还没上床就冒汗欲呕,头挨枕头混混沉沉啥也不知道了,一夜除上了几次卫生间外竟然没咳,感觉浑身轻松了很多,咳喘好了大半。
三付药吃完,电话联系大夫,听我情况讲完后,告诉我照方抓药继续吃,当地药店医院却不敢抓,无奈只得坐车数百公里去开药。还是这个方,还是这个药,还是这个大夫,却没有第一次的效果了,一吃药大汗淋沥,小便困难疼痛,咳喘却稳丝不动。问了许多中医大夫都说慢慢来继续吃。
这段时间我已网上学了好多中医知识,也购到了马老师六经入门和里证表证三本书,结合其它来源的知识开始意识到,麻黄解表,点到为止,长期用则伤津。放弃小青龙我改用三拗、苓桂术甘等轮换吃了几个月,但根本的痰湿水饮不见好转。
转眼到了二四年,我已开始学着自我诊断开方了,四月的一天,我想痰饮水湿严重,去水化饮是重点,五苓散或真武汤能够解决,去医院中医科开方时一个有名气的老师却说:″你这是寒包热,治水的方子不对症,”出于对老医师的尊敬,我说:″麻烦您给开个方子吧"。
这位老中医开了一个麻黄杏仁白果紫宛甘草类的方,因有几个月没用过麻黄类方了,本想没事,服药后却大汗淋沥,喘咳不止,根本不能平躺侧卧,休息一天后,再去找这位老中医,告诉他情况后,他连说怎么会这样。
然后随我意开了五苓散方,没想到一剂服下只多尿了几泡尿,第二天痰饮几乎全没了,呼吸顺畅了只剩微喘轻咳了。我异常激动,五苓散只比我常吃的苓桂术甘类加味药多了个猪苓,竟有如此效果,看来这中华民族的瑰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我知道,病太久了,需好好调养,你今天的身心状况比昨天、前天、前月好,就是有效果有改善,完全康复还要有时间来检验。现在我把六君子合真武打成粉,根据自己感觉隔三差五吃两顿,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了。
我虽然读过的中医著作有限,但我绝对认为:胡希恕开创的六经辩证理论,是学习中医的最佳捷径。我买齐了马家驹、陈雁黎等老师的六经论著,再加退休后的闲瑕时光,争取为自己为亲朋的健康出一分力,也为儿孙们做一回学习祖国中医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