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和脑的外面均有三层被膜
由外向内依次为:
硬膜
蛛网膜
软膜。
它们对脊髓和脑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脊髓和脑的三层被膜均在枕骨大孔处互相移行。
下面按照解剖由外到内讲解:
依次是
皮肤
皮下组织
棘上韧带
棘突间的棘间韧带
黄韧带
然后就进入我们的硬膜外隙
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的间隙就叫硬膜外隙(epidural space)
内含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管和椎内静脉丛
由于硬脊膜在枕骨大孔边缘与骨膜紧密愈着,故硬膜外隙不与颅内相通。
此隙略呈负压,内有脊神经根通过。
临床上进行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即将药物注入此隙,以阻滞脊神经根内的神经传导。
硬膜外隙下面就是硬膜
上端与硬脑膜相延续,下端在第2骶椎(S2)水平封闭。硬膜下就是硬膜下隙
脊髓蛛网膜(spinal arachnoid mater)薄而半透明,上端与脑蛛网膜相延续,下端在第2骶椎(S2)水平封闭。蛛网膜下隙(subarachnoid space)(微信号:大医法学家 原名:医学硕士博士俱乐部)自脊髓下端至第2骶椎(S2)水平,蛛网膜下隙扩大,内有马尾。临床上常在第3、4或4、5腰椎间进行穿刺(腰椎穿刺(lumbar puncture)),以抽取脑脊液或注入药物而不伤及脊髓。再往下就是软膜(微信号:大医法学家 原名:医学硕士博士俱乐部)
薄而柔软,富含血管,与脊髓表面紧密相贴,并深入沟裂中。向上经枕骨大孔与软脑膜相延续,向下至脊髓下端形成终丝。在脊髓两侧,软脊膜增厚并向外突出,形成齿状韧带(denticulate ligament)。位于冠状面、呈三角形,其外侧缘推顶脊髓蛛网膜而与硬脊膜相连,起固定脊髓的作用。然后说说颅部
也是按照解剖外到内
硬脑膜(cerebral dura mater)
为啥没有硬脑膜外隙?(微信号:大医法学家 原名:医学硕士博士俱乐部)
硬脑膜(cerebral dura mater)是厚而坚韧的双层膜,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行经其间。
例如翼点(pterion)是额、顶、颞、蝶四骨汇合之处,骨质最为薄弱,受到打击易发生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middle meningeal artery),导致出血。颅底骨折时,易将硬脑膜与脑蛛网膜同时撕裂,使脑脊液外漏。内层可折叠形成若干板状突起伸入各脑部之间,在枕骨大孔的边缘处与硬脊膜相延续。
由硬脑膜形成的结构有:
小脑幕(tentorium of cerebellum)呈半月形伸入大脑横裂,分隔大脑和小脑。(微信号:大医法学家 原名:医学硕士博士俱乐部)前内侧缘游离,形成小脑幕切迹(tentorial incisure)。小脑幕切迹与蝶鞍背共同围成一环形孔,称小脑幕裂孔。当上部颅内压增高时,颞叶内侧的海马钩回向下移位,挤入小脑幕裂孔,形成小脑幕切迹疝(transtentorial herniation),压迫小脑幕切迹内的中脑、动眼神经、大脑后动脉和中脑导水管,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硬脑膜不仅包被脑的外面,而且内层折叠形成若干板状突起,伸入脑的裂隙之中,形成隔幕。(微信号:大医法学家 原名:医学硕士博士俱乐部)其中伸入大脑纵裂的突起,呈矢状位,形似镰刀,称为大脑镰cerebral falx;伸入大脑横裂的突起,呈水平位,形似幕帐,称为小脑幕tentorium of cerebellum。)位于蝶鞍上方,封闭垂体窝,中央有一小孔容垂体柄通过。为硬脑膜在蝶鞍上方反折形成的结构,附着于鞍结节至后床突、鞍背之间,覆盖在垂体窝的上方。」(微信号:大医法学家 原名:医学硕士博士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