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机器人是噱头还是大势所趋

学术   2025-01-11 18:32   湖北  


2024年的今天,手术机器人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人们对它的讨论似乎从未停止。这次想和大家聊一聊,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在医疗领域的创新浪潮中,手术机器人到底是资本炒作的噱头,还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


揭开神秘面纱——手术机器人不是机器人

▼▼▼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先要了解什么是手术机器人。


从字面上看,你是否认为手术机器人该是个人型机械,通过一系列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像医生一样完成手术操作?很遗憾,目前的技术水平还达不到这种程度——手术机器人不是机器人,它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和神秘,其实称之为手术“机械臂”更准确些:手术机器人系统主要由控制台和操作臂组成,采用主-仆式远距离操作模式,以“医生——控制器——操作臂——图像或数据反馈”的形式完成手术。


手术机器人确有不可忽视的优势。


更量化。它拥有极高的精准度,机械臂可以在狭小的手术空间内进行毫米级甚至更精细的操作,对于一些复杂手术,如脑部、眼部手术等,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效果。


更稳定。手术机器人可以过滤掉人手的生理性震颤。在长时间精细操作中,有助于医生保持稳定发挥,避免因疲劳、紧张等因素导致的失误。


更轻松。医生从站在手术台旁,紧握器械,亲自战斗,变成了坐在大屏幕前,推拨摇杆,指点江山。尤其对需要进行射线防护的介入医生,脱掉铅衣做手术的感觉,用过的都说好。


但同时,手术机器人的发展也充满挑战。例如:复杂的操控系统进一步拉长学习曲线,术者能否适应?高昂的价格换取有限的手术获益,谁来买单?远程手术中的应急处置和医疗责任如何分配?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安全谁来保障等。也正是由于这些问题,手术机器人从技术概念到商业落地一直备受质疑,困难重重。



历史不会倒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大势所趋

▼▼▼

虽然前进步履维艰,但笔者认为手术机器人不是噱头。尤其在国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医疗器械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是大势所趋。


从全球环境来看,在以往国际竞争中,我国的医疗产业一直处于追赶阶段,研发手术机器人是医疗器械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能提升产业竞争力,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对提高我国医疗器械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重要意义。必将得到政府的全力和多方支持。


从供需关系来看,我国医疗资源高度紧张,医疗人才严重短缺,大量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救助。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可以打破传统手术距离上的限制,专家在异地通过操控机器人为患者进行手术。远程医疗将从诊断走向治疗,让优质医疗资源突破地域束缚,惠及更多患者。


从技术水平来看,“永远不要低估科技发展的速度”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共识,谁都说不好,今天的始料未及,会在多久的将来成为明天的司空见惯。智能驾驶就是很好的例子,几年前还抱怨“定速巡航就是个垃圾”的我,现在已经发出“城市领航真香”的感慨了。


因此,笔者坚信,手术机器人这项技术,也必将迎来大获全胜的一天。


在此也向今天每一位躬身入局的医生、科学家、企业家表达敬意。虽不知道谁会站上最后的领奖台,但就像我很早说过的那句话:创新的路上没有失败者,我们总会在技术变革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或轻或重的足迹。



胜利会如何来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需上下求索

▼▼▼


回过头来看脚下,手术机器人如何从概念到产品,从能用到好用,从被接受到被追逐,我们还任重道远。笔者浅谈一下在我看来的发展方向。


第一,平台化。临床情况复杂多变,作为辅助类器械,手术机器人只匹配某单一型号产品,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将手术机器人平台化,适配大多数主流产品,满足更多应用场景,才能容纳天下,“以不变应万变”。


第二,小型化。现在的手术机器人动辄占地几立方,这样的庞然大物,无论是对手术室空间面积,器械布局,还是对运输、组装、维护等过程,都有不小的挑战。手术机器人小型化备受期待。


第三,智能化。机械化只是过程,智能化才是终点。这也是对科技工作者们提出的最重要要求。医生何时不再要掌握复杂的操作流程,不再要经过漫长的学习曲线,甚至不用盯紧每一步操作,只需设好参数、路径、目标任务,系统就能自动完成手术流程。手术机器人才佩称得上“机器人”,才真正意义上成为满足医疗需要的新质生产力。



 我们期待这一天,手术机器人,特别是国产手术机器人,可以为人类医疗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转自:有心插柳2024

· END ·


版权及免责声明:严道医声网旨在搭建学术传播及媒体发声平台,文内信息版权属于持有人,我们只提供传递信息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获取更多资讯,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 “严道医声APP”

严道医声网
严道医声致力于传播权威、前沿的学术信息;客观、及时的报道领域时事;全面、公正的展现行业动态。旨在搭建医学专家学术传播、为医者发声的媒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