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唯一,敬请关注。
公众号发布的所有案例,均来自临床一线的真实案例,有些是作者培训期间产房实操遇到的实际案例,有些是临床应用医院开展后由产科医生或助产士奉献的案例分享,我们不说大话,不说假话,我们用事实说话! |
在本公众号前序的文章,我们曾讨论过麻醉镇痛的并发症的问题,今天我们来谈谈麻醉镇痛的一个特殊话题,麻醉镇痛不全,它也是其中的一个并发症。
麻醉镇痛不全是指在产妇的要求下实施了椎管内分娩镇痛,但不能得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
麻醉镇痛分娩在减轻产妇分娩的痛苦上是何其的重要,应该说大多数使用过的产妇,都会给予极高的评价,那一刻找到了“从地狱到天堂”的感觉。
何为“地狱”?一个产妇形容说,5分钟一次的宫缩,好像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剧痛之下,很多人都有求助医生、家人转为剖宫产的经历;也有产妇因为剧痛无法很好地配合医生和助产士完成助产工作,导致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这种剧烈的疼痛作为隐性成本之一,也在影响相当一部分女性的生育意愿。
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在大部分产妇可以享受无痛分娩的同时,也出现了令人遗憾的情况,就是麻醉镇痛不全,也就是产妇口中的“假无痛”。
早在1992年,美国分娩镇痛专业委员会提出理想的分娩镇痛标准:①能确切完善地解除产妇疼痛;②能满足整个产程镇痛的要求;③不影响宫缩和产妇的行走;④对母婴健康无影响;⑤ 产妇能清醒配合分娩过程;⑥有异常情况可满足手术麻醉的需要 。目前椎管内分娩镇痛(可行走硬膜外麻醉)是最有效和理想的分娩镇痛方式。
麻醉镇痛不全是无痛分娩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的一种并发症,但发生率存在争议,Tan等针对产妇对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满意度研究发现,10146 例产妇对分娩镇痛的不满意率高达31.8%。通过AI搜索,镇痛不全的发生率高达16.9%~31.8% 。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竟然如此之高,也难怪最近的外出规培,5个产妇就有3个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麻醉镇痛不全,其中一个产妇无法忍受产痛强烈要求了剖宫产。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麻醉镇痛不全的发生?我听到最多的是来自产科医生和助产士说的:这个产妇耐受差,而且也娇气。怎么就把责任都推到了产妇身上呢?但我也听到产科临床讲,某某麻醉师打的无痛打得比较好,又不疼有能走动。
导致分娩镇痛不全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1. 穿刺技术问题:如果穿刺针位置不对(偏离正中),或者负荷剂量不足/注入速度过小,可能导致镇痛失败。
2. 导管移位:导管移位和打折受压、硬膜外出血稀释等都可能导致镇痛不全。
3. 解剖因素:如之前脊柱手术,可能影响导管放置并导致硬膜外镇痛失败。
4. 硬膜外腔给予补充剂量的局部麻醉药物不足:测试平面是否达T10,首剂量6-15ml,PCA 8ml,如果剂量不足可能导致镇痛不全。
5. 局麻药浓度或更换局麻药问题:如果0.125%-0.15%罗哌卡因5-8ml,观察5-10分钟无效,可能需要1%利多卡因5ml补救镇痛。
6. 重新穿刺问题:换L2-3间隙,如果穿刺位置不当可能导致镇痛不全。
7. 神经阻滞范围不足或单侧神经阻滞:调整镇痛液容量或导管位置。
8. 其他因素导致的疼痛:如膀胱膨胀、宫缩过强、子宫破裂等,需要排除这些因素。
9. 硬膜外导管问题:硬膜外导管脱出,应重新穿刺置管;如导管打折或受压,调整硬膜外导管位置。
10. 镇痛液浓度或剂量调整不当:若上述操作均无效,考虑调整镇痛液浓度或剂量。
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分娩镇痛不全,需要通过综合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来解决。
麻醉镇痛不全的解决方案。
其实,在上述导致的原因中,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案,但是,实施起来非常困难,因为麻醉镇痛牵扯到麻醉科,产科是被动的角色,产科是需求,麻醉科是供给,通常需求大于供给,尤其是综合性医院,产妇疼的要死要活,麻醉师却因走不开迟迟不见踪影,这种场景常见,更不用说是打过麻醉以后出现的麻醉镇痛不全,这还仅仅是人的问题,至于那些需要重新穿刺、更换局麻药物、调整镇痛液浓度或剂量等等,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可怜的是产科,麻醉不是我打的,却要直面产妇的质疑和不满,只希望麻醉师的责任心和技术更高点,当然当我们拥有了气囊仿生助产术,通过显著的缩短产程的方法,让麻醉镇痛不全的长痛变成短痛,也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注: 推荐一个麻醉镇痛的方剂,仅供参考。
我们常规实施腰硬联合L3~4麻醉,蛛网膜注射镇痛液1.5毫升,接着推1.5%利多卡因3毫升试验量,5分钟后无特殊推首剂镇痛液10毫升,50分钟后开始间隔,脉冲8毫升,维持2毫升,选定时间为50分钟,直至第二产程,改为维持8毫升/小时,胎儿娩出泵注镇痛液10~12毫升。
我们使用进口罗派75毫克(10毫升)+40微克舒芬太尼+生理盐水=80毫升。浓度为0.083罗派含0.44/ml舒芬太尼。
因为我在这家医院产科规培期间,镇痛效果基本满足了美国提出的镇痛标准,所以,主动要了推荐一下。
注: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案,欢迎在留言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