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有看到这样一个案例,看分娩记录,医生已经是尽心尽力了,而且也看不出有什么严重失误或者过错,但却被家属质疑,那种心情该多尴尬啊!
还是来看看分娩记录,看看有什么值得我们吸取的经验教训。
简要病史: 26岁,G1P0,停经40+5 周,规律腹痛3+小时入院。 孕期 :NT、无创 DNA、四维彩超、心脏彩超、OGTTa、甲功、肝功都未见异常,入院前2天彩超双顶径9.3 cm,腹围 35.1 cm,股骨长 6.9 cm,估计胎儿体重3300g。 分娩经过: 01:41 入院阴道检查宫口开大3cm,先露-1。 03:00 宫口开大5+cm,先露头0。 03:30胎膜自然破裂,羊水浅绿色,宫口开大9cm,先露S0,上产床,胎监目前NST有反应型。 03:40 宫口开全 先露 +1,羊水浅绿色,胎监好。 04:20 自觉羊水为深绿色,胎监可。 04:37 宫口开全,先露+2,胎监有一次晚减,改面罩吸氧后未再出现减速。 05:19 胎监出现频繁减速,通知儿科医生到场。 胎监记录: |
1、我一般很讨厌这样的医生,写个案例连数据都“丢三拉四”,一些基础的和产程有关的数据都隐晦至深,却向大家提出“家属的质疑是否合理呢?” 所以,只有神仙才知道你做的对不对,才有资格进行点评,比如产妇身高体重,胎方位,第二产程结束时间、新生儿体重等等,关键时刻竟然用一句“经过一番周折”隐匿了关键数据,是上了产钳胎吸嘛,还是侧切又用了腹压?就那么的“难以启齿”。(推荐阅读 【经典案例】产程最可怕的是,最后一刻让你惊呼:躲过一劫。)
2、如果案例数据没有错误,那么这是一例正常分娩的产妇,没有妊娠合并症,应该也不存在严重的头盆不称,但结果是新生儿因“轻度窒息”送新生儿科,如果我是产妇家属,也会质疑的,虽然家属的质疑:“在胎监第一次减速的时候就应该行剖腹产!”给人的感觉有点“蛮不讲理”,但总不能说是“母婴结局良好”吧,请理解产妇家属的心情,毕竟送到新生儿科的费用不低啊。(推荐阅读 【案例分析】胎心延长减速6分钟,宫口开6㎝,羊水II度混浊,如何获取最好的母婴结局。)
3、判断胎心异常的标准是通过实时的胎心监护仪来完成的,但是胎心监护数据的取得却天然存在缺陷,比如产妇的体位、麻醉镇痛、探头的位置、胎儿的生物节律和仪器的误差、敏感度、故障等等,如果我们仅仅简单的依靠看数据作评估,这种唯数据论的诊断,往往会导致事与愿违,结果相差甚远,也怪不得段涛教授诟病胎心监护仪的假阳性高达50%,这样的诊断准确率,你是不是觉得结局就像赌运一般。(推荐阅读 【经典案例】胎心频繁减速,三次建议剖宫产被产妇拒绝,顺与剖?)
4、我能理解当班医生的无奈,其实,她们又何尝不想让产妇安全的结束分娩,又何尝不想母婴结局良好,没有谁平白无故的把新生儿送进新生儿科,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面对胎心减速,需要和时间赛跑,谁都懂尽快让胎儿安全脱离母体是最佳的处理方式,可惜“臣妾做不到啊!”这是许多产科临床医生发自内心的无奈,我们目前的指南和助产技术手段,并不能很好的支持我们把想法变成现实,所以,这样的母婴结局就具有了很大的必然性。(推荐阅读 【经典案例】这样的产科风险,看你怕不怕?)
5、我一直都在不遗余力的给产科临床医生灌输“产程是需要预防”的理念,如果这家医院拥有气囊仿生助产术,就该产程而言,03:00 宫口开大5+cm,先露头0,胎心并无异常,如果胎儿体重适中,没有严重的头盆不称,大概率1小时第二产程就结束了,即便是04:37 宫口开全,先露+2,胎监有一次晚减,改面罩吸氧后未再出现减速。还有机会跑赢时间争夺战,那怕提前10分钟让胎儿娩出,结局可能要更好。
这就是一种有效的预防,防患于未然,又是一种最安全的预防,方法简单实用,也是一种最物美价廉的预防,投入大于产出,更是一次及时的补救措施,可以化险为夷,可惜这种理念也许大家能接受,但却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推荐阅读 【经典案例】胎心迅猛减速,甚至听不到胎心,该如何化险为夷。)
参考文献:《妇产科学》第九版
声明:
(1)写作并引用部分文字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2)转载本文,须全文转载不得部分截取,包括文字和图片,并注明出处,否则属侵权行为而承担法律责任。
(3)本公众号发表的内容,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业活动,否则,属于侵权行为。
(4)编辑:许悦 校对: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