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发布的所有案例,均来自临床一线的真实案例3,有些是作者培训期间产房实操遇到的实际案例,有些是临床应用医院开展后由产科医生或助产士奉献的案例分享,我们不说大话,不说假话,我们用事实说话! |
最近读到一篇关于一个准妈妈分娩过程的科普文章,其中一段话让我哭笑不得,原话大意是:
“其实在生孩子的过程当中,不仅只有宝妈一个人忍受痛苦,其实宝宝也在无形的做着努力。为了不辜负母亲的努力,为了能够睁开眼看一看这个世界,宝宝也在不停地配合,看到这个过程,让无数人为之感动。有很多人都在想,这么狭窄的产道,宝妈到底是怎么生出来的宝宝呢?其实仅仅只靠宝妈的辛苦是不够的,这其中还需要宝宝自身的努力,一点一点的让自己挤出来,过程十分曲折。” |
而另外的科普知识告诉我们,胎儿是被母亲的宫缩逼出来的,胎儿的整个下降过程都是处于被动状态。
到底谁说的是正确的,可别小看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它的对错直接影响着产程管理的方式是否符合实际。
有一个名人曾说:中世纪前,我们人类把神学当成了医学,中世纪后,我们又把医学当成了神学。其实,这种认知也罢,遗风也罢,都客观存在,虽然我们已经进入到了21世纪,一些装神弄鬼的迷信仍然流行,一些荒唐的说辞依旧让我们信奉,不信不行啊!我相信科学,但科学不能解除我的病痛,被标榜科学的医学怎么会越治越坏呢?一些医者常常打着科普的名义把自己认知的缺陷带给了信任你的人,专业的事听专家的话,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去做,哪有那么多的专业人士,都不过是人云我云的传话筒,都是不假思索的接受又不假思考的传播,人类的认知能力是参差不齐的,不是专家说得话都是客观事实,不是专家做的是都是正确的。
胎儿是人吗?
自从胚胎发育,并逐渐形成胎儿,这个过程更多的是形成一个肉体的过程,在没有形成思维和思考这种的精神心理之前,胎儿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一个自然人的特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以下是一些自然人的基本特征:
2.心理特征:
○意识:人具有自我意识,能够思考、感知和理解自己的存在。
○情感:人能够体验各种情感,如快乐、悲伤、愤怒、恐惧等。
○思维能力:人能够进行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创造性思考。
3.社会特征:
○社会性: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互动。
○合作与竞争:人在社会中既合作又竞争,以实现个人和集体的目标。
4.道德和伦理:
○道德观念:人具有道德观念,能够区分对错,做出道德判断。
○责任感:人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对社会和他人承担责任。
5.学习能力:
○适应性:人能够学习并适应环境变化,这是生存和进化的关键。
○知识传承:人能够通过教育和学习将知识代代相传。
6.自我实现:
○追求意义:人追求生活的意义和目的,这通常涉及到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
这些特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人类复杂而丰富的内在世界和外在行为。
显然,胎儿只具备生理结构而已,有了一个基本雏形,其他特征仍需要脱离母体后慢慢形成。
不过也有人持不同意见,比如美国的反堕胎法,堕胎等于杀人;国内也有些省份的某个地区也认为胎儿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是1岁了。但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的认知还是正确的。
言归正传。
胎儿的娩出最主要的动力还是来自于母亲,母亲在天然的分娩动因的驱使下,会分泌出有利于分娩的激素,产生强大的产力,迫使胎儿被动的随着骨盆的轴线发生旋转下降,直至脱离母体,踏入他(她)成为人的第一步,至于说胎儿需要母亲的鼓励和能量,母亲的力量是神奇的,和胎儿是否有主动配合能力毫无关系,别说在子宫里,就是胎儿变成了新生儿,他(她)的大脑里仍是一片空白,所有对外界的认知才刚从零开始,更何况从物种进化的角度去看,我们都是早产儿,都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足月儿,这就是为什么自然界其他哺乳类动物,生下来就会爬乳,娩出后1小时就会自主吃奶,1小时后就会行走奔跑,而人类的新生儿除了有爬乳的潜意识,没有母亲的帮助,绝无可能爬乳完成自主吃奶,区别就在于其他哺乳类动物都是足月出生。
了解了这些基本的常识,对我们的产程管理和难产因素的处理极其重要,记得有一次外出培训,遇到一例确诊胎头位置异常,产房护士长不急不慢,我很是不解,问:为什么不及时的纠正?她笑着说:姚老师,不急不急,要相信宝妈和宝宝的力量,这点困难他们可以自行克服的。我说:如果产力持续的好,还有机会自行转顺,这个产妇宫缩乏力,机会渺茫。结果2小时过去了,胎头位置异常无丝毫改变,无奈我才出手,用我的骨盆摇摆解决了难题。事后我对产房护士长说: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如果自己都能化解难产因素,还要我们医生和助产士干嘛呢?
其实,如果你经常跑基层临床,你会发现这种认知和理念并不少见,有的还根深蒂固,甚至认为我们倡导的积极的预防理念是干预产程,与自然分娩的理念不符。要知道自然分娩不等于自己分娩,自然分娩的前提是阴道分娩,如果连阴道分娩都实现不了,谈什么干预产程、自然分娩,有什么可争论的呢?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还很肤浅,我们对医学的认知还很幼稚,我们对产妇的分娩动因的理解还有待提高,还有许多看似正确的认知,其实随着我们的重新思考,临床科技的进步,我们的认知才能越来越接近真相,我们才可以通过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解决临床难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