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
吉大商管&复旦经院
三中一华行研&债承|欧睿咨询|AI初创产品
ISFJ | 金融转互联网
从小镇到复旦,
兜兜转转的求学之路
老家浙西某小县城,从初中起就想离家远点到外头看看,于是从小县城考到了市里的高中。高中地理老师说:“初春,骑着自行车一路由南往北,可以一直看油菜花开”,于是在分数线范围内选了个离家最远的985。本科遇见了对的人,三年一起做了对的事,约定之后要在同一个城市,于是来了上海。兜兜转转又回来江浙沪了,(果然人生是个圈呢 )。
你的保研指导学长
在人大财金税专和旦经金专之间选择了后者,就读一学期之后我后悔了吗 ?
我的回答是,虽然选择比较感性,但很庆幸没有后悔。经过了在旦经的第一个学期后,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并为可能面临同样抉择的保研er提供一些帮助。
928前发过offer选择帖,网上更多人推荐去财金,原因如下:
1)当时的想法是在北京发展,多数人认为未来想在哪里工作,硕士最好就在哪里就读;
2)求职时,人大财金税务相较于旦经金专没有绝对优势,更多取决于个人实习及本科;
3)北京的求职机会相比上海更广,各类公司都有机会;
4)财金进可攻退可守,除了金融市场化机构,进体制更有优势。
选择旦经没有后悔的原因:
1)通过实习体验了北上广深四座城市,最喜欢上海,毕业后打算在上海发展;
2)作为一个南方人,复旦一直是我的白月光,来复旦当栋梁是一种圆梦;
3)复旦的可玩性对比人大更高一些;
4)复旦的title在上海找实习优势大,通勤时间短。
你的金融转互联网搭子
保研后,我的主要实习方向为行研,曾在三中一华某行研组做过6个月的线下实习,身心承受毒打。全行业降薪、利空不断,对行研逐渐失去信仰,褪去滤镜之后重新审视自己,跟很多先知先觉(打不过就跑)的商科生一样选择转战互联网,目前在一家AI初创公司做金融大模型产品经理实习。
从金融到互联网:
重新定义职业道路的勇敢探索
金融转互联网的路径,既是在大趋势下的无奈,也是人生的一种重新审视。转型前需要先问问自己,行研/投行的工作是否真的是自己所向往的,做行研是需要有热爱和信仰的,问问自己这份信仰和热爱能否可以支撑着你在薪资降低、通宵写课题时依然满怀激情,如果是则请务必坚持;如果不是,大可试试其他机会,毕竟这个世界,不仅只有行研这一种工作,不需要让行研实习成为商科生脱不下的长衫。
PS:此处的“金融”指的是我有尝试过的行研和投行,也是目前商科学子实习最常选择的两个方向,其他方向,例如买方、中台可能有不一样的体验,不可一概而论。
金融转互联网,
发现行研实习生的部分工作正在被替代
绝大多数商科学生都做过行研,也几乎都在恐怖的业绩期参与写过点评报告。大多数研究所的点评报告都是很框架性的东西,等年报—年报出了找数—算数—填数—写分析,整个流程走下来至少1-2小时。但使用我所在公司目前的AI产品,可以实现5分钟刷出一篇!亲测,基础财务数据几乎无错,且可以实现数据溯源;能实现自主提问并分析,给出接近分析师口吻的描述;且目前产品还在迭代,后续会针对业务痛点进一步升级。
目前大模型真的可以替代很多低效、流程化的工作,例如会议纪要和点评,而且已经有一批研究所开始寻求这方面的数字化转型;但仅就目前大模型产品的发展而言,仅可以替代一些非核心的业务,一些更需要人深度思考以及与人打交道的业务,例如行业深度报告、调研访谈以及路演,无法也不太可能被替代,这些或许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
金融转互联网,
hr可能不喜欢你的行研实习
无奈的金融转互联网,蕴含了多少金融人的一把辛酸泪,也让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岗位受到了金融难民的冲击。
“这些金融实习生,简历清一色写了**篇深度研究报告,看着都没什么辨识度呀。”“面试问为啥转互联网,十个里面有八个都说金融没hc。”可能是很多hr收到我们简历时的反应。金融转互联网简历需要包装,如果还是跟投递金融实习一样,有很大概率简历无法通过初筛。下面以投递互联网产品岗为例,分享个人实习投递感悟。
(1)了解可转方向
主流方向为战略、商分、产品、运营
hc数量:运营>产品>商分>战略
与金融实习对口程度:战略>商分>运营>产品
(2)了解岗位常识与职责(以产品为例)
产品岗按照产品用户性质不同可分为B端产品和C端产品岗位,按照工作内容划分可分为功能型产品经理和策略型产品经理,其中功能型产品经理工作侧重于发现需求、解决需求以及新功能的上线等,策略型产品经理需要合理安排线上策略实现提高用户留存率与转化率等。
(3)路径选择
由于大厂产品岗位对于实习经历有一定要求,金融实习生转产品需要一定的实习经历铺垫。
可能的路径 1:金融——产品运营——大厂产品
可能的路径 2:金融——小厂产品——大厂产品
别给自己设限,其他可能性待你挖掘!
(4)简历修改(以产品为例)
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与职责包括:需求挖掘、产品原型设计、产品管理、团队沟通、问题解决,行研er需要根据以上技能针对性地将个人经历进行修改。
金融转互联网,
24年是商科生入局AI产品的好时候吗
24年对于商科生而言AI初创公司是否为一个好的择业选择。我通过采访与搜集等方式收集到几个价值较高的观点,希望对你能有所启发。
(1)AI初创公司从业者观点
主要访谈了实习公司mentor以及部分正职,归纳了部分观点。
某AI产品经理:对于AI行业以及产品经理岗位的未来极度看好:产品层面,所有的软件、硬件生态都值得用AI进行重构,AI手机以及搭载AI的应用一定会是未来趋势;业务层面,大模型重构了产品设计流程,后端大模型经过产品经理调试的prompt可直接输出前端可用内容,产品经理更容易将商业想法落地。
大厂跳AI初创公司从业者A:目前大厂结构已然臃肿,个人更像厂子里的螺丝钉。而AI初创公司结构扁平,大家有一致的奋斗目标,适合有理想和目标的年轻人入局。
大厂跳AI初创公司从业者B:大厂工作压力太大、任务进度太赶,而很多AI初创公司业务线还未成型,需要花时间对产品进行打磨,工作节奏相对较慢。
(2)AI投资人观点
以下是金沙江创投老板朱啸虎对于中国AIGC故事线的论断,他是AI市场信仰派,个人认为他的判断具有一定前瞻性和现实性:
1)信仰AGI,但仅信仰AGI应用,相信商业化;
2)中国目前AIGC的应用已经大爆发了,只不过是to B的项目大家看不到;
3)to C端应用的大爆发需要等到每台手机都有大模型的配置,目前还为时尚早。
综上,AI行业无疑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个人认为可以长期看好AI求职赛道,但目前由于我们缺乏经验和背景的双重背书,加上行业层面估值过高、校招名额少以及商业化变现不明朗,因此尚未构成我们较好的择业买点。
基于以上现状,提出主要求职策略:
1.可以体验AI初创公司的实习
2.明确自己可以把握的互联网求职方向,运营、产品还是战略
3.暑期和秋招抓住大厂留用机会,有可能的话试试与AI相关的业务条线,实现原始积累
4.持续学习AIGC领域知识
5.等待准时机成熟,跳槽跑步all in AIGC
作为曾经把一整年时间放在金融实习的人,跑路是不得已的选择,或许是我不够热爱,或许是我太过于风险规避,或许是对自己能力和背景的不自信,想着从一个 hc 少的地方换到一个 hc 多的地方,似乎就能多一些机会。金融实习的一年让我学会了很多,转型的号角不等于后悔的哀嚎,我仍然觉得研究是有趣的事情,发现企业潜在价值仍然会让我激动,不后悔,但向前看。
25 届暑期实习最近已经开始,我将和所有金融跑路互联网的朋友一起,共同尝试这条路,下方是我的小红书账号,会持续分享未来一年求职路上的感悟以及路径切换的心得。祝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很多小伙伴在lala陪伴下拿下投行、咨询、互联网、四大等的日常实习/暑期/秋招offer呢!
我们的辅导内容主要包括定制化专属导师1v1辅导、无限次Mock模拟面试、简历修改、项目复盘、笔试讲解
此外!还会有全平台视频录播课程及笔试面试真题题库分享,也还会有辅导老师和专属jd定制服务!欢迎详细咨询了解~
往期精彩
实习图鉴专区
lala雇主品牌合作通道开放啦
欢迎招聘负责人扫码加微信沟通!
备注【招聘合作+公司】期待垂询
高质量实习机会看这里!!
想获得高质量实习refer机会吗?
添加lala小助手小可爱,可获得日均100+条实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