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聚焦显微内镜如何助力炎症性肠病精准诊疗?接下来,我们将展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邹多武教授团队在《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共聚焦激光内镜在炎症性肠病精准诊疗中的应用”的综述文章为大家解惑。在本篇文章中,作者综述了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及其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鉴别诊断、肠道炎症程度评估、疾病复发预测和异型增生监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据悉,本篇综述中所提及的共聚焦显微内镜是一种全新的显微内窥成像技术,可进行实时在体的可视化活检,为临床医生提供细胞级病理组织学图像信息,可在临床诊断、治疗、随访中发挥重要价值。
作者寄语
PROFILE
邹多武教授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主任
炎症性肠病(IBD)迁延反复,可并发消化道狭窄、梗阻、瘘管和脓肿等,患者在不同疾病阶段具有不同临床表现,因此治疗选择也不尽相同。如何对不同的患者进行选择性治疗即精准诊疗,已成为IBD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多数学者认为,精准诊疗通过结合分子疾病通路、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层面的生物信息和生物标记物,可改进临床医疗保健的分层筛选,节约时间成本。本文主要探讨共聚焦激光内镜(CLE)在IBD精准诊疗中的应用。
内容概要
1.背景
IBD是一类消化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有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两个亚型。对不同亚型和病程阶段的患者进行精准诊疗可帮助患者达到更好的预后。CLE是一种内镜中进行微小视野成像的技术,可对组织黏膜进行实时成像和体内组织学检查。在IBD领域,CLE主要用于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评估、判断预后以及异型增生监测。
2.CLE在IBD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CLE在IBD的诊断中颇具价值,较白光内镜可获得更多信息。CLE在IBD患者中的图谱特征如下:
非炎性黏膜:有圆形、规则隐窝的上皮构成完整的屏障,并且无荧光素泄漏;
炎性黏膜:可见隐窝细长扭曲,隐窝腔隙增宽和形状变得不规则,肠上皮间隙增大,细胞脱落,微糜烂,荧光素渗漏到血管外区域;
UC:缓解期可见排列不规则的小圆形隐窝;活动期则可见大而不规则的隐窝和脉管系统增加,固有层毛细血管数量增加。
CD:缓解期的CLE镜下的特点是隐窝和杯状细胞增多。
CLE对UC和CD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与组织病理学金标准相比,采用IDEA评分用于IBD的鉴别诊断的准确率高达93.7%,CLE镜下特征:(1)结构畸变;(2)不规则表面;(3)隐窝密度降低;(4)不连续隐窝结构异常;(5)局灶性隐窝炎和不连续炎症。CLE还可用于白光内镜下鉴别诊断困难的UC和CD患者,达到更为精准诊断的目的。
3.CLE在评估IBD炎症程度中的作用
IBD炎症改变与组织病理学中隐窝和血管构筑的改变有关。以下为可用于IBD炎症程度的评分量表:
ChangQuing量表:使用隐窝排列的规则性、密度、管腔扩张和隐窝破坏等特征来评估IBD炎症水平,该量表与UC患者的临床活动性、白光内镜活动性和组织学活动性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CLE评估的微血管改变和荧光素渗漏与炎症组织学评估相符。
克罗恩病显微内镜活动评分(CDEAS):(1)隐窝数量(增加或减少);(2)结肠隐窝扭曲;(3)微糜烂性病变;(4)血管形成增多;(5)杯状细胞数量(增加或减少);(6)固有层内细胞浸润增加。每个特征算1分,数量的增多或减少各算1分。缓解期CD结肠黏膜可观察到明显的隐窝和杯状细胞增加,中位CDEAS评分为2分,而活动期CD结肠黏膜的评分为5分。同时,CDEAS评分与C-反应蛋白等炎症标志物也有显著相关性。
4.CLE在IBD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肠道通透性增加被认为是IBD复发的预后标志。CLE可特异性评估IBD患者肠道通透性增加,其表现为细胞间隙增多增宽和荧光素渗漏,从而加强对疾病预后的预测。
基于CLE图像特征(上皮细胞的肠屏障功能和紧密连接的缺陷,以及回肠末端上皮细胞脱落和屏障损伤引起的荧光素渗漏)建立的Watson评分系统可用于IBD复发预测。特别要指出的是,Watson评分可预测临床缓解和内镜缓解的IBD患者的复发。Watson评分预测IBD发作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62.5%、91.2%和 79.0%。亦有研究证实,CLE确诊的UC活动期患者1年后的复发率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CD患者可见更高密度的肠上皮间隙,在间隙密度升高的CD和UC患者中,住院和手术的风险明显更高。此外,CLE也可以识别IBD患者在十二指肠常规内镜评估中不明显的上皮损伤和屏障损伤。
由此可见,可利用CLE对IBD患者全消化道进行精准评估,应用前景良好。
5.CLE在IBD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IBD异型增生的既往筛查需要实施多点随机活检,筛查过程耗时耗力,且阳性发现率相对较低。新型内镜技术CLE可以在染色内镜基础上对IBD患者的微小黏膜异常和局限性病变进行检查,并提高IBD异型增生的检出率。如色素内镜引导的pCLE预测UC患者异型增生的敏感性为99.9%,特异性为96.4%,阳性预测值为97.5%,阴性预测值为99.8%。
总结
CLE可通过观察荧光素渗漏和上皮间隙增多等特征诊断IBD,还能以不同疾病特征鉴别诊断CD和UC。根据镜下可观察到的特征设计打分系统,CLE可以评估IBD的炎症活动度以及预测复发。另外,CLE可以作为活检的辅助诊断方式评估消化道特定部位的异型增生情况,是体内评价IBD肠上皮和屏障功能的唯一工具。
作者简介
邹多武教授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主任
担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功能性胃肠病协作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大数据协作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消化杂志》副总编辑。
参考文献
高维通, 顾于蓓, 邹多武. 共聚焦激光内镜在炎症性肠病精准诊疗中的应用[J].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3, 7(1): 13-16.
编辑:沐 恩
设计:杨天仲
统筹:人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