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 可视化活检术应用于良恶性胆管狭窄的鉴别诊断

文摘   2024-08-14 19:48   湖北  


PART/1

    患者信息    

• 患者概况  


男,80岁,因“皮肤黄染3天,发热1天”入院。患者平素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现为进一步治疗收住我科。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睡眠可,尿量正常,便秘,近期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 既往史


胰腺占位术后,阑尾手术史,高血压、糖尿病史,余无特殊。


• 体格检查


腹部平坦、对称,右上腹部可见一引流管拔除后疤痕,全腹可见腹腔镜术后瘢痕。余无特殊。


• 辅助检查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如ALT: 270U/L↑ ,AST: 304U/L↑,ALP: 1350U/L↑,γ-GT: 1158U/L↑,T-BIL: 172.0umol/L↑,Bc: 86.4umol/L↑。腹部CT:胆总管支架置入术后;低位胆系梗阻征象;胰腺多发低密度灶。心电检查:异位心律。2023.09.18心脏彩超:左房增大,主动脉瓣钙化伴轻度反流。肺部CT:右肺中叶小结节;支气管炎征象,左肺下叶条索影;双侧胸膜增厚,双侧胸腔积液;心影增大。



PART/2

    诊断过程    

1.患者全麻左侧俯卧位,扇扫EUS进镜至十二指肠降段,扫查胰腺。胰颈胰体尾见多发囊性病灶,部分与主胰管相通,主胰管扩张直径约1 cm。更换十二指肠镜,于十二指肠降段找到主乳头,切开刀配合导丝,选择性插管导丝进入胆管,DSA下造影示胆总管胰腺段胆管截断长约2.5 cm,其上胆总管和肝内胆管明显扩张。使用SpyGlass进入胆总管探查,见胆总管内结节样肿物、表面粗糙、血管迂曲扩张。如下图所示:



2.经静脉通道注入荧光素钠后,使用BIOPESS®倍晰®超细探头式胆道共聚焦显微内镜于病变区域对病灶实时探查。可视化活检术诊断视频如下:



3.可视化活检术诊断图像如下:



所及病灶处见:胆管上皮网状结构消失,亮带增粗扭曲(> 20μm,图a),暗带增宽增厚改变(> 40 μm,图b),局部可见荧光素渗出(图c),上皮结构消失(图d)。结合CLE表现,考虑胆管上皮细胞恶性病变。


4.病理取材:

分别使用SpyGlass及胆道共聚焦显微内镜在病灶处进行实时全方位扫描观察,在图像特征最典型处取组织3块,送检。


5.病理诊断结果:

(胆管肿物)送检组织见少许游离异型细胞团,考虑为腺癌。病理图片如下:






PART/3

    诊断结果   

经ERCP+SpyGlass+胆道共聚焦显微内镜+病理组织活检综合诊断为:胆管腺癌。


  作者寄语  

恶性胆管狭窄早期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诊断困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治疗手段有限,且预后差。因此,早期鉴别诊断良恶性胆管狭窄非常重要,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相比于传统内镜检查,共聚焦显微内镜具备更大的放大倍数,基于细胞级的光学成像,可协助医生即时、无创、精准的进行良恶性胆道狭窄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在本病例中,结合共聚焦显微内镜下典型图像特征:“胆管上皮网状结构消失,亮带增粗扭曲(> 20 μm),暗带增宽增厚改变(> 40 μm),局部可见荧光素渗出,上皮结构消失”,共聚焦显微内镜可协助临床实时鉴别诊断良恶性胆管狭窄,提升恶性胆管狭窄患者的早期诊断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者:张桂信
审核:王红玲
编辑:沐  恩
设计:杨天仲 
统筹:人之初


微知医学
连接消化科医生,用可视化活检术进行早癌精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