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印加圣谷从皮萨卡到欧雁台顺着乌鲁班巴河谷延绵六十多公里,都在2700-2900海拔之间,可圣谷中的景点除了顶端两个小城的古迹之外,其他都位于圣谷与库斯科之间的高原台地上。我们自驾一天从欧雁台玩到皮萨克,沿途逐一拜访三个点,首先沿着河谷到达8000人口的本地省城乌鲁班巴,然后转南,经过跨河的公路桥后陡然爬升数百米,奔向第一个目标,莫雷梯田。上升一段后路边有个观景台,俯瞰下面的乌鲁班巴平原谷地。
圣谷风景的奇特之处在此展现无遗,上方是顶着终年积雪的巍巍安地斯山脉,下方是水量充沛的河流谷地,肥沃的平原上休养生息的印加人在此延续了八百多年。
地形有点非同一般,河谷里的葱翠在开始爬山瞬间就变成戈壁荒漠,没有树木生长,山坡壁上凸显着711三个数字和几个字母,不知是哪一次工程留下的印记。
三千多米的高原台地上却不是想象中的荒滩,而是成片的燕麦田园,平展展蔓延开去,河谷对岸五六千米的山峰云雾缭绕着,不时露出冰川的身影。公路状况良好,适合自驾旅行。
莫雷梯田到了,平原上却只见路边停泊的旅游团中巴,不见一丝梯田踪影,它们都藏在一片洼地里。
走到景区门口依然见不到梯田的影子,只有络绎不绝的游客证实其存在无误。
走到一段山崖边往下探头一看,每个人都会禁不住惊叫出声,如此精致的人工耕作猛然出现在旷野之中,不是亲眼所见难以相信。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外椭内圆的同心圆梯田,从山坡上观景台走下来才感受到它超大的尺寸,梯田底部到最高层的高度差有三十米。这里被认为是印加人的实验田,用来测试各种植物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生长情况,由于日照和空气流动的差异,高层和底层梯田之间会有15度的温度差。
据科学家实测,莫雷梯田应为陨石撞击地面形成的深坑,并非印加人挖掘而成,陨石坑有一大二小三个,被印加人利用其高度变化形成的自然温差作为农业改良实验场,改良玉米和马铃薯等经济作物,让圣谷有了粮仓的美誉。梯田中供人上下的石头阶梯保留完好,逐层改变着左右方向很有意思。
虽然是自然深坑,也经过了印加人垒石砌墙才形成逐级的梯田,在地形变化的地方可以看到石墙受损带来的梯田坍塌现象。
这一道大坝是两个陨石坑之间的分界,不同的梯田位于山坡两侧,得爬上坡顶才能看到它们各自身影。
最大的这个中心有着最标准的圆形,把田种得这么具备几何美感也是世界少见了,完全可以媲美英式花园的对称格局。
山梁背面是第二个梯田,规模相对小了一些,第三个则要再翻越一道山梁才能见到,大小和形制与这个差不多。
中间山梁的瞭望台可以兼顾两片梯田景观,大部分人走到这里回头,探访第三个则需要司机把车开到景区另一个出口接人,否则在这样的高原上绕一圈再走回出发点就喘不过气了。
古印加人信奉多神,有的和自然有关有的和动物有关,比如太阳神、月亮女神、大地之母,其中有个彩虹神。印加人非常重视彩虹神,因为一旦彩虹出现在天空,就意味着雨量充沛的季节到来了,谷物进入旺盛生长期。第二个目的地钦切罗CHINCHERO被印加人认定是彩虹诞生的地方,很是神圣。
停车场旁边是本地市场,不仅有工艺品也有生活用品摊档,以及小吃铺位,是本地人的生活中心,很多游客也在这里解决午餐,同时逛一下土著居民的日常用品摊。
小镇位于一道斜坡上,一条由大大小小的石头、石片铺就的狭窄坡道夹在两边的民居中间向上攀援,两旁许多小铺子售卖各种工艺品,一些房内可以看到有手艺人在制作手工制品,如果想买点实用品作纪念,这里是首选,性价比最高。我们就买了两件羊驼毛外套,按店主的开价讲一半,开始似乎让老板为难,最后还是接受了,讲完价220索尔,即两百左右人民币一件。
在坡道上一阵喧哗传过来,一群本地人载歌载舞转个弯迎面而来,穿着节日盛装,男士们手里还拿着类似藏地转经筒般的器具,每个人都兴高采烈,后来才知道临近印加新年,很多活动在民间开展。
本地女子的传统服饰,比墨西哥人的帽子尺寸稍小。秘鲁土著女子特别高原地区大多五短身材腰身粗壮,少见高挑。
虽然钦切罗景区进入了圣谷旅游套票,前来的游客还是不多,穿村而过的路边小店丰富的品种大部分时间寂寞地待在那里,有看中的玩意不妨大方尝试问价,基本都可以在比较好的价格买到手。
钦切罗遗址是印加王图帕克(1471-1493在位)的行宫,山坡上的典型印加石头建筑大部分保存完好,西班牙殖民者到来后在原行宫的基础上建造了一座教堂,现在成了已经皈依天主教的土著居民朝圣之地,毕竟也是数百年的建筑了。
古印加人传统的石头垒砌技艺在这里同样有充分展示,但真正的印加石墙还在后面。
即便是后来的西班牙人所建教堂也有了悠久历史,现在成了古董,在本地人眼中都成为膜拜的宗教古迹。
广场上有小贩摆摊,不禁有点后悔下手早了,这里的价位想必更实惠,只是地摊所限,没有店里选择多。
一个十字架树立在教堂广场上,一群本地教友带着组成一支小乐队的传统乐器,演奏的不是古印加音乐而是天主颂歌。
穿着传统民族服装敬拜耶稣的景象,怎么看都有点时光穿越,其实没什么奇怪,毕竟天主教已在本地扎根几百年。
教堂内部本可以参观,只是里面不让拍照,很遗憾这天没开门,只能看看门廊上已显年头的壁画。
广场上举办活动的团伙好几拨,看来撞上了好日子,不能打扰人家,静静地擦身而过,看他们还是很虔诚的样子,男男女女盛装出席,即使戴着土著帽子穿着围裙,但都披着正式西服外套。
穿过广场来到石墙边,才感受到钦切罗遗址的规模。
虽然行宫不在了,整个外墙都还保持原样,彰显着印加帝国的王室风范,草坪足足有足球场般宽阔。
从景区的图版上可以看到钦切罗的空中俯视图,不仅有石墙环绕的行宫,还有层层叠叠的梯田。
宫殿身后的梯田顺着山势散布在整片山坡上,背衬着远处山峰,十分壮观,一道道石墙随坡砌就,这一带从印加时期开始就是库斯科地区重要的农业中心,可以看到前方山梁上连绵不绝的梯田。
与欧雁台的太阳神殿相比,行宫的石墙没有那么精致的打磨技艺,只是同样采用物尽其用的原则,大小尺寸相间拼接。
虽然没有平滑的表面加工,石缝之间依旧密不透风,也没有采用粘合剂,全部自然天成,经年不衰。
每一道石墙都顶起上面一层梯田,看上去像是一道道城墙组成立体城市。
这里也有莫雷梯田一样的石阶梯,石头巧妙地穿插在石墙中,非常牢固。身上这件色彩斑斓的外衣就是羊驼毛外套,很适合当地旅游使用,保暖性不亚于羽绒衣,拍照效果更佳。
村镇的市场是简易的棚架,有菜蔬也有工艺品。
这些穿着传统服饰的高原印加妇女就这样守着传统纺织品的小摊,多年过着每天同样的摆摊生活。
第三个目标马拉斯盐田,是一个比印加帝国还要古老的存在,至今盐田还归属本地社区不属于国家,旅游门票收入也归属社区,因此盐田不加入圣谷联票,单独售票。这栋楼是马拉斯小镇上的游客中心。
马拉斯镇是个安静的社区也是交通要道,从乌鲁班巴通往莫雷梯田和钦切罗行宫都要经过这里,中心广场上树立着有圣谷各处旅游景区的标志性外形的雕像。
马拉斯盐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前印加时期,已有2000年历史,印加人掌握了从富含矿物质的泉水中提炼盐分的技术,并设计出一层层的梯田式盐田。
岩盐与海盐相比有稳定血压的功效,因此至今有着广阔的市场,这里的岩盐出口到很多国家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度。一个牌子标明含有盐分的泉水留出的岩壁,水流经过的石壁上都析出了白乎乎的盐。
当地人让泉水流到3000多块大约5平方的盐田中,等待水分在阳光下蒸干,然后从盐田底部刮取盐分。
景区入口到观景台一路上有小摊街,各个店铺都售卖这里出产的岩盐,橙色是最上品,适合用于色拉等凉拌生食菜肴;玫红色的玫瑰盐排名第二,适合烹饪熟食;绿色是用于身体保养的盐,可以去角质,还对一些皮肤病有功效。包装种类很多,小包的适合作手礼。
马拉斯小镇位于库斯科以北40公里的乌鲁班巴高原谷地,盐田在城镇以北4公里的山坡上,从乌鲁班巴河谷的圣谷交通主干线上远远就能看见这一片白色区域,但开车转过来得绕行很远。
一块块白色碎片组成的盐田矩阵在红色山丘和绿色坡地之上十分显眼,阳光照射下形成奇异的对比。
据说在光线合宜的时候蓄水的盐田会出现彩虹般的色彩,因为盐分里微量矿物质而呈现多种色调,盐池会展现深浅不一、从白色、浅黄、深黄到浅褐色的马赛克拼贴效果,可惜天光不作美,只能欣赏到较为纯净的白色梯田,远处山脚就是圣谷公路。
盐田区域是严禁踏足的,所有造访者只能站在最上层的观景台上俯视逐级远去的梯田,温泉出水口从最上端逐级灌满盐池。
盐田区环绕着山坡铺开,一眼看不齐全,得顺着观景步道走一段才能看个遍,也能看到盐池的水色变化。
每年都有一段时间泉水的盐分会降低,估计在雨季,本地人会将这里关闭,给自己放假,而5-12月是最适合参观盐田的时间,此时泉水蒸发速度较快,可以同时欣赏到蓄水的盐池和蒸发后留下雪白结晶的干盐池。
山坡上部是盐矿仓库区,少雨的地带比较省事,盐包堆积在塑料布下等待外运。
虽然来这里只能走走观景台一圈步道,盐田也开始做旅游规划,整理出一层层的休闲草坪,让在高原山坡上爬累了可以歇歇脚。
高原上的花儿都开得格外艳丽,不由得想起藏地的格桑花。
等候了一阵,没能守到云开日出色彩变幻的景致,只得惜惜告别。
开车绕行出山谷,在盐田对面的山脊才发现这里能更好地观赏全景盐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