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的设计呼应了整体建筑的“断面”形式语言。看起来半开放的入口,为居住者在出入时制造一个缓冲的区域。在自然光的照射下,树梢的影子投影在洁白的墙面上,构成了一幅和谐而优雅的水墨画。
意大利当代著名的哲学家Giorgio Agamben曾说:“由于拥有某个东西,我们栖居其中,成为它的所属。”
自然之光
从北京市城区驱车前往延庆区,翻过长城,可以看到完全不同于华北平原腹地的自然景观:太行山山脉与燕山山脉在此相遇,更丰富的森林和地质地貌出现。
Z House 位于延庆永宁古镇以西,周边森林环绕,生机勃勃。在这里它得到了充分的自然光照,室内的光影得以流动,建筑也更加生动而诗意。
Z House位于延庆区永宁古镇以西的一个村落,周边山上的森林多以栎树为主,中间点缀着橡树和桃树,再往上则是冷杉、桦树和落叶松。在森林中间,时不时可以看见裸露的岩石层。燕山山脉的岩石层背后的推手是规模庞大的构造运动。抬起群山的同时顺带着折断和扭曲着岩层,于是便产生了大量的断层和巨大的褶皱。
这些岩石,成为 Z House 最初的灵感来源。建筑外形像是几块方形大石头堆叠在一起形成的体块,而不同的切角则让整体立面显得丰富,突破了现代主义单一白盒子的形式。这些切角并非只是为了形式而存在,其目的是为了引进光——这一建筑的灵魂元素。
Z House为了抵御冬季严寒,保持屋内最佳的保温效果,选用了三层中空玻璃。
“一个没有断面的方体,是索然无味的。”N.O.A 建筑工作室创始人王智宇说。一个方体,如果有了光,就会有明暗面。在一天的不同时间里,方体的明暗面会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如果增加断面的数量,则会让整个建筑的层次显得更丰富。而在自然光的照射下,光线在室内的折叠、交叉,光影的流动和变换,使得整个空间变得生动,随着日升月落,产生富有诗意的变化。
以燕山地壳运动所诞生的岩石层为开始,Z House将这种自然主义的理念与现代建筑结构结合。现代的设计手法,在这里是弱化装饰性的结果,其目的是让属于自然的光线在建筑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现。
N.O.A建筑工作室创始人王智宇。
居住者的诉求
延庆除了拥有丰富的地形地貌之外,还有着寒冷的冬天。这里的冬季温度会在零下12摄氏度至27摄氏度,冻土厚度能达到1.8米左右。因此,从功能上来说,保温成为这栋建筑的首要诉求。
建筑师通过墙体厚度来提升保温属性,墙体加厚为30公分的厚混凝土加压砌块,外保温则为双层8公分聚氨酯保温板。与此同时,屋顶和二层部分立面墙体为混凝土一体浇筑,减少接缝,并且在接缝处做到最优的密闭性。为了减少能耗,门窗选择了系统性门窗,玻璃为三层中空玻璃,提升保温性能;采用中央通风系统,进气管和排气管并排安置,温暖空气排出的同时引入清洁的冷空气,提高热交换率。由于冬天光照充足,因此,在开窗上增加天窗的面积,靠阳光提升室内温度;但在立面上,则是尽可能增加采光的同时减少开窗面积,以减少不必要的空气交换。
在一层透过落地玻璃窗,可以看到院墙内的花园与墙外远处的军都山和连绵的燕山山脉相呼应。自然元素在室内室外随处可见,而光影的流转也在空间内上映。
此外,私密性是这栋建筑的另一重要诉求。Z House的居住者是一位编剧,因此,这栋私宅在满足度假、朋友聚会的同时还要满足创作的需求。为了满足创作的独立和私密性,建筑师将其定位为内向型的建筑,从外边尽可能少地看到室内,同时院墙高度高于标准院墙。
入口的设计则呼应了整体建筑的“断面”形式语言。同时,看起来半开放的入口,为居住者在出入时制造一个缓冲的区域,让人从身体体验上不会从院内空间直接过渡到院外空间。院子内外有一定的高差,缓冲区域也增加了安全性,避免走出院子为高差发生危险。在一层的开放空间,透过落地玻璃窗,可以看到院墙内的花园,与墙外远处的军都山和连绵的燕山山脉相呼应。窗框内无处不在的自然景观,在这里成为写作者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其独自工作中一个安静的陪伴。
在冬天,光照充足,因此房屋的天窗的面积增加,可以靠阳光提升室内温度。同时,Z House采用中央通风系统,进气管和排气管并排安置,温暖空气排出的同时,清洁的冷空气引入,提高热交换率。
屋顶和二层部分立面墙体为混凝土一体浇筑,减少接缝,并且在接缝处做到最优的密闭性,以维持室内高保暖度。
作为居所的建筑
N.O.A 建筑工作室的名字N.O.A 代表了做设计的三个核心,分别是:N-Natural自然;O-Original质朴,;A-Adaptive 适应性。在创始人王智宇看来:“首先,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很重要;再者是建造的材料取自自然,用之自然,这样会尽可能地减少工业材料对于环境的影响;最后是适应性,建筑不仅要适应环境,同时还需要适应使用它的人。”Z House 作为一个私宅项目,正是N.O.A 建筑工作室这一理念的表达。
空间中的几何与结构。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作家和建筑师维特鲁威曾经提出了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即“实用、坚固、美观”。在维特鲁威看来,任何建筑都应当是物质功能与审美功能、实用性与审美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两千多年后,出生于罗马的意大利哲学家Giorgio Agamben把栖居看作一种特殊的拥有模式,他说:“由于拥有某个东西,我们栖居其中,成为它的所属。” 在Agamben看来,居所与人不可分割,人属于一栋房子,就像房子属于人一样。
自然光透过天窗,将走廊照亮。光线在室内的折叠交叉富有古朴诗意。
在当下中国的建筑设计中,为了追求某一形式而牺牲功能性和居住者体验的案例并不少见。在社会学和美学双重意义下的建筑叙事的席卷下,建筑本身作为居所的意义却越来越少人提及。如果说维特鲁威建立起了建筑的物质准则,那么Agamben则建立起了建筑的精神准则。在这个前提之下,在当代社会中,随之而来的居所的展示性也便自动消失了。
N.O.A 建筑工作室希望借助Z House ,让建筑的意义重新回归到维特鲁威式的建筑本体讨论中来。
斑驳树影映在洁白的墙面上。
点击,阅读更多关于理想之乡👇
理想之乡|对话华黎:在乡村的微观叙事中,洞见设计本质
理想之乡|对话黄印武:城乡平视是一种态度
理想之乡|为母亲,在北京的近郊建栋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