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新生代珠宝及首饰设计师的作品,可持续是重要的议题。
当永续与可持续成为势不可挡的议题,那些曾经视作与珠宝和首饰无关甚至有些被当作废弃物品的材料在这一语境下成为主角。但这并不仅仅是一种当代宣言,同时也反映了设计对于人类问题的思辨。在五位有着跨文化学习和生活背景的中国新生代首饰与珠宝设计师眼中,这一趋势成为创新的可能。
Compressed Choker项链。
将电子元件等废弃材料融入珠宝设计中,并探讨不同文化以及“过去Past”和“未来Future”之间的关联,这是珠宝设计师陈信亦(Xinyi Chen)如今正在探索的创作方向。在中央圣马丁的学习结束后,她于2022年起在伦敦创立了自己的品牌EÈ CHAN。电子元件所代表的废弃材料其实一直是陈信亦所关注的。
Midnight Maze Necklace,Bracelet手链。
将废弃材料融于当代首饰的创作开始于2016年,她早期曾尝试将电子元件与面包结合:“这个系列是我初到伦敦时围绕这座城市进行的一个小型项目,基于我对当下所感受到的文化冲击。”她对伦敦街头流浪汉们的生活状态产生好奇。遵循着这个好奇心,她参加了东伦敦Foodcycle的志愿者活动,并以其中为流浪汉和残疾群体派发的面包为灵感创作了Invisible People系列作品。
Invisible People系列,在这一系列作品中,珠宝与面包得以结合,这是设计师对伦敦社会生活现状的反思。
除去推崇可持续设计的时代背景,将目光锁定在“电子元件珠宝”这一选择其实来源于陈信亦的一次家庭整理。“我从家庭收集到的废弃物中有几部旧电话,当我拆开它们,发现隐藏在机器内部的方形电容很像祖母绿,这便启发了我把回收的零件作为宝石来制作首饰的想法。”
着迷于这些元件的形状、纹理、颜色、数字灵性……精密的结构暗藏隐秘之美,而陈信亦则作为转译者与解构者将这种美放大,她将其称为“Artificial Intelligems”。这是一个关于美丽与跨越的叙事,或许与其母亲是计算机从业者有关,电子元件的精密结构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存在于记忆中。正是被这种元素吸引,陈信亦通过Data Garden系列将电子废弃物与传统珠宝的镶嵌技术相结合,实现一种跨界。
头饰:Chinese Phoenix Coronet中国六龙三凤冠,2016。
着迷于这些元件的
形状、纹理、颜色、数字灵性……
精密的结构暗藏隐秘之美,
她将其称为“Artificial Intelligems”。
然而,可穿戴功能性与概念之间的平衡实则并不那么容易实现。“设计制作新的Data Garden系列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包括许多开发性工作,涉及使用新材料与传统高级珠宝工艺相结合,例如3D扫描、手工连接结构以及爪镶工艺。”然而实现从工艺到成品只是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如何触及更多的人群和吸引更广泛的受众也是陈信亦思考中的一环,她深知新兴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发展与消费市场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她也会去研究其作品的受众,并提出一系列问题:谁会选择佩戴她的首饰?他们在哪里居住?他们的职业是什么?
Essence Drops Choker项链。
“创造‘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可穿戴首饰展示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即享受并敬畏数字时代的快乐,并希望人们从虚拟回归现实,重新思考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生活的意义,反思自我的本质。”,她说。
王馨怡用塑料、薄纱、鱼鳞、回收银等材料进行首饰的创作,清透天然的真丝薄纱来模拟塑料质感。
王馨怡(Xinyi Wang)的作品延续着目前持续高热的可持续话题。在她的创作中,可持续是与日常息息相关的,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她对于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塑料、薄纱、鱼鳞、回收银......在她的作品中,这些材质成为常客。这些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有些时候,它们彼此间甚至难分界限。
上图:Brooch 1,鱼鳞、丝绸欧根纱、镀铜银、不锈钢。
下图:Brooch 3,鱼鳞、丝绸欧根纱、不锈钢。
王馨怡采用更为天然的真丝薄纱来模拟塑料质感,用被丢弃的鱼鳞隐喻水域,每一种材料在她的手中都成为一种指代和一种实实在在的表达。“我希望以可持续为概念进行创作。不只是为了呈现某个观点,而更要体现在创作的过程中,将环保贯彻进生活而非纸上谈兵。如今许多作品其实导致了大量的浪费,用这样的浪费堆砌出来的环保概念作品是不可理喻的。”
王馨怡的首饰创作通常都是纯手工完成。
她的创作并不太喜欢按照常理出牌,很多时候只是跟随自己的感受去发散,感知着环境与物,而非过早地去进行限制或逻辑梳理,作品的“开阔性”对于她来讲至关重要。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则是作品的手工性。她通常是纯手工完成作品,尤其热衷于那些工期较长或较为繁琐的工艺和手法。“长时间的接触会让我更了解它们。”这种对于工艺的追求自然也会带来一些难题,比如尽管多样的材料和发散的思路可以带来更多创作灵感,但当理想形态难以达到时,这种追求也会陷入某种执念之中。“这种时候通常要提醒自己跳脱出那样的思考路径,放松地去跟随材料或自然的变化,找到方向。”
Pendent系列作品,鱼鳞,丝绸欧根纱,再生绳,回收银。
现在,王馨怡选择长居上海,这里多元的文化背景让她着迷。“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当你去感受另一种与你之前人生中完全不同的文化时,会在思想上碰撞出许多火花。”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经历让她多了一重对于文化和环境的思考,这对于她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而谈及与消费市场的适配,王馨怡的观点则相当纯粹:“我更多会考虑我的作品是否表达出我所想表达的,它是否真实。因为我相信真实的事物总是会打动人们的。”
Tea Brick系列。
王智鹏(Zhipeng Wang)对于可持续性材料的使用更像是作品中的一抹点睛之笔和情感的载体,而并非他创作的主题。
“阿姆斯特丹的茶画廊负责收集顾客饮用后的茶叶,并将这些茶叶烘干后寄给了我。”茶叶、咖啡又或者是大米,在回收与再利用的过程中,途经异国之路,偶遇他乡之人,层层递递。在这样时空变换的旅程中,他的设计累积了感情的厚度,也拓宽了地域的广度,使材料其本身的定义不囿于食物,继而蜕变为一种文化符号。“我将这一过程视为一场跨文化的交流,而不仅仅是为了可持续性。”
Identity Ring戒指系列。
创作过程中,王智鹏钟情于悉心打磨概念,对“文化身份”这一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食物从来都不是他的侧重点,那些材料所承载着的历史才是他所关注的,以及那些被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习以为常而从不去深究的故事。从胸针系列来看,他之所以选择茶叶作为主体,是因为在他的理解中,茶叶这一由来已久的“货币”,在流通贸易之际也塑造出了一条文化的丝绸之路,使其成为中国人文化身分的象征。这也促成了属于他自己的跨文化之旅。
咖啡和茶叶的碰撞,将适应文化冲突的转变与文化的交织结合融进了首饰的设计中。他追溯时间的源头,厘清自己的内核,在雕刻戒指的同时也在雕刻着自己的“脸谱”,并不断成长。
Tea Brick系列胸针的正与反。
那些材料所承载着的历史
才是他所关注的,
以及那些被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
习以为常而从不去深究的故事。
如今,王智鹏长居于慕尼黑,他所研寻的命题在此找到了新的突破。“东西方的跨文化交流为我提供了一个以局外人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不同文化的差异性的机会,这种观察使我可以更加客观地理解自己的文化,甚至批判性地观察自我的文化认同。”对于作品与消费市场的关系,他则看得十分透彻,并且拥有明确的目标。他表示,艺术首饰的市场十分小众,作品的售卖情况主要取决于代理画廊。“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学术研究更为重要。”
Beyond Body系列,Parasitism。对蘑菇和菌丝研究成为其创作的根本。摄影:王海懿
在王凌婕(Lingjie Wang)的眼里,珠宝与首饰是社会时代的映射面,与此同时,她所创作出的珠宝也反映着她的态度。“当我真实地意识到一些因人类导致的环境问题会给地球其他生物带来生存威胁,我就会希望自己能为可持续发展这个议题做点什么。”
Implus系列。
作品中,蘑菇和菌丝是主角,这二者都是可持续理念的具象化标志,她也将这种理念持续贯彻:将日常中随处可见的蘑菇剥离出食物的语境,使之成为人类与自然建立联系的媒介,并提醒人类进行自我反思。除却选材,在制作过程中,王凌婕也采用了更加环境友好的方式:她选择了可回收银,并且用鸡蛋代替化学溶剂实现了银的做黑效果。
Strange Familiarity胸针。模特:celine o'neal。摄影:王凌婕
在创作过程中,王凌婕更倾向于倾听直觉的声音,遵循它的指引去打破常规和突破边界。调研、试验、分析、调研、试验……直觉在尝试中显化,凝结成实体。对于她而言,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也是一个艰难取舍的过程,创作中所蕴含的不确定性便在于此,而这也成就了作品的独一性,让她得以开辟出崭新的道路,也带给观众不同于以往的体验。
Beyond Body系列,Mycoconnection。
“所以在我看来,创新度高的作品不仅仅在于概念题材与表现形式,也在于材料、过程和制作方式的创新。我们设计的不仅仅是作品本身,更是其所能传递的思想和感受。”去学习编织、去做一个农学生……在不同方面进行实验、学习新技能并完成不同身分的转换,以诠释作品本身承载的声音亦或是理念,这正是王凌婕所坚持的创作内核。
Beyond Body系列,Foraging。
现在,王凌婕偶尔会辗转国外,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舒展感知的触角,保持灵魂的敏锐。不过更多时候她还是生活在上海,并试图在创作与工作中找到平衡。“以工作室形式,不但进行创作也同时承担制作,这也是我想要去发展的模式。”谈及与消费市场的适配,她坦言接受度是有机材料的痛点,但她依旧选择坚持,计划打造出富有地区特色的、适合不同群体的蘑菇艺术品,在持续潜心的创作和迭代中等待与消费者的双向选择。
袁一菡用首饰作品完成着对“归属感”的叙事。Be-Longing #11,低碳钢, 水泥,颜料,香皂。
袁一菡(Yihan Yuan)有着七年的美国学习和生活经历,如今,她不仅是一位珠宝与首饰的设计师,同时还有一份在Cranbrook Academy of Art金属工艺工作室担任经理的工作,并生活在底特律。
Be-Longing系列作品, 铜胎珐琅是该系列作品的主要材料,同时伴随香皂,马尾毛等其他创作原料。岩石的肌理和飞机起落时窗外的风景是她的灵感来源。
在她的眼中,首饰是一种语言,佩戴者、制作者和观看者借由它沟通。“由于可穿戴这一属性,首饰与身体息息相关,我一直认为它与人有着更亲密的连接。”材料成为情感依凭和艺术媒介,可持续的议题也被容纳进她的创作体系中,其中包括人类情感的可持续性。
2020年的春天,袁一菡的朋友Evie失去了她的丈夫Vern,这对夫妇一起度过了66年的光阴。Evie将Vern遗留的所有领带都作为礼物送给了袁一菡。这些领带以遗物的身份述说着哀悼,亲密,死亡与爱,触发了袁关于对人类寄情于物的行为,以及对亲密关系这一话题的探索。
老照片中的领带,在它们的主人去世后,变作首饰作品的灵感继续着它们的生命。
作品细节图。
“我一直相信与我们相处的物品可以存储记忆和感受。比如一块你即将用完的香皂,一缕爱人的头发,一双曾经给未出世孩子准备的婴儿袜,一对刻着日期的婚戒,一个你孤身旅行时捡起的石头。” 那是有关绵长记忆的感动。不过,她也坦言,非金属的材料会有些局限,因为不耐火烧,很多时候要提前思考材料的属性以及连接的方法。袁一菡迷恋于石头自带的稳定和永恒,这与她常年旅居离家的经历有关。收集不同地方的石头成为对停留过城市的纪念,就如同收集冰箱贴一样。
The Portrait of Home,925银, 低碳钢,牛骨, 黑织带。
“我意识到石头的时间线与我们大不相同。它们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了几亿年,而人类‘漫长又短暂’的一生在它们的眼里大概短过一瞬。而我在这短暂的一瞬宣告对它们的‘所有权’委实有点可笑。”
Untitled无题,项链,2022,6.5 x 5.0 x 0.8英寸,珐琅,钢,皮绳。
在她眼里,物品对于我们更像是一种情感的伴随,也是生命中的“碎片”。当她将这些碎片拼凑起来,便形成了一种“归属感”。“那些俯瞰熟悉的风景地貌的瞬间,是我对于‘回家了’的第一个信号和最直观的感受。”袁一菡使用高温珐琅尝试模仿石头的质地,而那些手机相册里存下的风景照则成就了石头上的地图纹理。“地图”的烧制过程中留下了类似苔藓的纹路,这和袁一菡对家的模糊朦胧的印象重叠起来。
Be-Longing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