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unju Roh在Material Matters上展出受工艺启发的柔光雕塑和一系列使用当代材料创作的物品。该展览展示了通过3D打印创建的模型,凸显了通过模具制造工艺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潜力。
Material Matters在伦敦设计节中的地位,已不容置疑地成了“翘楚”——从颁赐PriestmanGoode“年度设计工作室”奖项,到设立起首个可持续理发店,再到各大家具品牌如Modus、Arper和Hydro的入驻......该展览不仅展现出可持续业应有的“多元性”,亦成功带来前沿的“新原料性”。尤其当伦敦设计节逐渐面临“打卡蹭热度”的窘境时,Material Matters或许就是策展(乃至业界)的救赎。
正如其名,它提醒着材料的“重要性”。
第三届Material Matters(伦敦可持续材料展)展会现场,再次回到伦敦南岸标志性的Bargehouse Oxo Tower Wharf举行。
关于可持续,伦敦设计有新思维
今年 6 月上旬,对哥本哈根3daysofdesign展会进行观后分析的趋势专家Stefan Nilsson就提出了别一番的见解。他在Scandinavian MIND网页的报道中提到:“新的(可持续)商业创意应比用蛋壳做的椅子来得有趣。”他认为,可持续设计如今得启发更深层或更宏观的视界,并希望“人们(乃至业界)在谈论可持续性时,已不再局限于‘新材料’,反而得展现出‘新思维’。”
Material Matters展会涵盖了五层楼的产品展示、装置、市集、学习区和讲堂,为设计和建筑业提供一个参与、合作和寻找灵感的平台。
秉持这样的前提去造访Material Matters时, 不免会对近60个设计和参展单位进行更深一层的探索,并发掘到真正有市场潜力与远见的“独角兽”——即使采用橘子皮(Alkesh Parmar)或菌丝(Mari Koppanen)制作出的功能性灯具让人叹为观止,但那似乎不足以影响大局。
所以,在这短短四天,汇集了世界领先的品牌、设计师、制造商和创新者的“可持续展会”中,是否真的能发现到让人“脑洞大开”的新思维呢?
Material Matters展会涵盖了五层楼的产品展示、装置、市集、学习区和讲堂,为设计和建筑业提供一个参与、合作和寻找灵感的平台。
TIP TAKES
废弃物,不拿白不拿?
Material Matters展会颠覆性地以工业废弃品作为装饰——但这并非仅仅作为哗众取宠的“怪美”装置艺术,相反,这一项由Studio TIP提出的概念可以强调“后续设计”的可能性。“我们从伦敦市中心的一个建筑项目中收集了2.5吨废料——一切由拆除承包商John F Hunt所捐赠——这些废料被拒绝用于结构或建筑再利用。”工作室创办人Katie-May Boyd和Charlotte Kidger解释道。
设计师兼研究员Alkesh Parmar用废弃橘子皮制成的吊灯。
Studio TIP创办人之一Katie-May Boyd,其工作室旨在为废弃资源寻找当地的循环解决方案。
然而,他们却没有将其进行废料回收,反而希望通过这次的装置(或他们自称为“研究作品”)来重新评估这些材料,通过倡导和探索其再利用性来庆祝它们的创造潜力。因此,该装置的最大特色,就是所有展示的废料都可在展会结束后让观者带走。这不仅帮助展会节省了关于垃圾的人力处理,亦不会对场地留下痕迹。而且,每种废弃材料也都将附有一个虚拟“护照”,可通过二维码为访客提供背景信息。任何再利用的过程和记录都可上传到护照中,好让Studio TIP在6个月后跟进其“后日谈”,并随后发布一份研究报告。
Studio TIP从伦敦市中心的一个建筑项目中收集到的废料。
她们指出:2019年,建筑行业产生了英国62%的垃圾,使其成为再利用最紧迫的重点领域。在一个持续倡导再利用的社区中,该项目有效将工程师、创意人员和拆迁专业人员集结在一起,以探索“拆迁前是否有创造性再利用”的可能性。这同时也能匹配伦敦市政厅的要求——新建筑项目从2022年3月起提交循环经济声明的“伦敦计划”。然而在这过程中,审计往往都集中在结构或建筑再利用上, 而整改和保险问题意味着许多完好无损的材料不能合法地在新建筑中再利用。这些材料通常被降级回收或送往垃圾填埋场。
“我们想测试一下再利用的新视角,尤其在一个估计有110万人在‘创意经济’中工作的城市里,如果我们向这一社区开放这些材料的再利用,我们又会看到什么样的创新?”所以,整个装置中的材料对话,也是这一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Studio TIP而言,能让建筑师、劳工、土木工程师、设计师、政策制定者和普通公众等各界人士进行对话是非常重要的事。“这样一来,我们才能将包容性和协作视为设计核心,在与他人合作的同时,也能让材料学得到应有的关注。”
在展会入口处策划的TIP TAKES装置,让观者可带回家进行再利用,并透过“护照”网页进行过程的记录与跟进。
在家中编织新材料,可行吗?
以HairCycle为名,Studio Sanne Visser所设立的互动性策划,就名副其实地以理发店的设置为前提,并提供了从头发“纤维”到产品的整个过程的呈现。简而言之,参观者将可获得免费理发,然后看到自己废弃的头发被纺成绳子。旁边还有用头发纱线和绳索制成的服饰和家具。
设计师意图开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话题:为何我们不将自己的头发化作潜在的新材料,寻找其可扩展性(Scalability)?
Studio Sanne Visser创办人在近十年来,皆以人类头发为材料,通过研究、电影制作和展览、研讨会等公众参与,创造新物品、工具和系统。
“仅在英国,每年就产生约680万公斤的废弃人类头发。这些废物通常会堵塞下水道或丢到垃圾填埋场,释放有害气体。然而,人们所需要改观的是,头发其实具有宝贵的特性。它重量轻、富含氮(可堆肥)且坚固。研究显示,它可用于制造纺织品、生物塑料、肥料和建筑等。”Sanne解释道。然而,在历经了十年的研究和创造,她发现只要通过使用秸秆加工技术(常见于电缆、手工染色地毯)并与通风系统将它们拼贴在一起后,头发便能重新获得在理用的价值。
然而不幸的是,目前没有系统可以有效地收集和回收这种资源,即便是在美发行业。她表示,在英国的每条高街上都能找到美发师,估计整个行业也雇用超过281,000名员工。然而,美发是薪水最低的工作之一,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尽管如此,美发师是一个社交场所,体现了一种熟悉感和归属感,同时支持幸福感和身份认同。所以,如果可以利用这一系统来收集,就有可能进一步实现“可持续”,甚至是“脱贫”的双赢局面。
HairCycle装置将观者提供免费理发,然后“废弃”的头发则收集到一旁,被编制成绳子。
供需探索:商业之必要
显然不管是TIP TAKES或HairCycle穿引其中的主轴仍是废物的再利用,而不少的新生代设计师亦提出了相同的概念:如圣马丁毕业生Rosy Napper就采用了再生的陶瓷做设计、SAGES公司则是从食物垃圾中研发出有机的织物染料等。但他们所面临的未来困境,仍旧来自于可扩展性的市场现实。反观,已经拥有量产线的大品牌在整合可持续性材料的过程上就相对较容易——但这是否为事实?
以“废弃”头发装饰的椅子设计。
展会中的“12 号房间”的策划也似乎正视了这一疑问,并找来商业室内设计行业的12家品牌来提供资源与解答。这些品牌由行业领先的建筑设计事务所TP Bennett与行业先驱The Furniture Practice联手精选,二者希望在展现品牌产品背后的细节的同时,探索其组件、材料或产品的制作和组装方式,以及人类和自然为制造它们而进行的工作。
从意大利品牌Arper到英国品牌Modus,被选中的品牌都呈现了他们近年来在可持续性方向上研发并实践的成果:前者在今年推出了Catifa Carta椅子,其制作过程采用了29层纸张与天然树脂粘合剂层压而成。后者则改用天然有机物做沙发填充,舍弃了含有有毒阻燃剂的常见泡棉。
意大利家具品牌Arper近期推出的Catifa Carta椅子,采用29层纸张与天然树脂粘合剂层压而成。
英雄所见略同,英国家具品牌MARK在设计节的首次亮相也推出了与材料公司Bisley合作的无泡棉制Flow座椅系统。该设计除了采用FSC认证胶合板、百分百生物材料制成外,其结构的打造还透过一家社会企业合作,让失业人士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找到工作。因此不难理解为何该品牌会如此宣称:“每个框架背后都有一个人性化的故事。”
另外,在生命周期方面,Flow的设计也有可拆卸和可更换的沙发套,并可通过清洁和更换的方式延长其使用寿命。这也帮助Flow可以完全拆卸以进行更新和回收。
初创企业SAGES所开发的可持续提取工艺,有效从食物垃圾中制造出低影响、可生物降解、无污染的染料。
Material Matters联合创始人William Knight表示:“与TP Bennett和The Furniture Practice的可持续发展团队合作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过程。我们在展会上尝试做的策划之一就是展示新材料思维如何进入量产线,并由此探索客户需求与推动变革的关系。参观者将能够看到主要的品牌在循环性方面所处的领先地位、生产背后的复杂性以及如何重视生产过程中的材料以促进更可持续的利用。这是一个具有挑衅意味与启发性的项目,也是Material Matters的核心。”
英国家具品牌MARK与材料公司Bisley合作的无泡棉制Flow座椅系统,揭开了其制作过程中雇用失业人士的可持续机制。
更多Material Matters信息:
https://materialmatters.design/The-F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