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上午,一场关于“中西餐文化和礼仪”的学术讲座在河北师范大学家政学院如期举行。此次讲座由人民大会堂西餐厨师长、世界御厨协会会员、国际烹饪大师评委、全国技术能手、中国烹饪协会国际美食委员会副理事长徐龙大师主讲,家政学专业的学生和老师参加。
讲座伊始,徐龙大师以其丰富的个人经历为切入点,分享了他作为厨艺大师、作家和收藏家的传奇经历和未来梦想。他的故事告诉大家:只要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内在的丰盈,每个人都能在不同的领域里活出无限的可能和精彩。
随后,讲座正式进入主题。徐龙大师就“中西餐不同”这个问题与同学们提问互动,他从中餐与西餐文化的差异谈起,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中西方餐品在原料、口味、烹饪方法和饮食习惯上的不同,使同学们对中西餐文化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在谈到中西餐饮礼仪的差异时,徐龙大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细的讲解,让在场的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中西方在座次安排、餐具使用、用餐顺序、礼节规范等方面的差异。他强调,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餐饮礼仪,是提升个人素养、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服务于客户,也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讲座结束时,徐龙大师以“给生命加油,给自己充电,给自身承担,给别人方便”作为勉励,鼓励学生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进取、追求卓越。他的寄语深深触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为讲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对于家政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此次讲座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同学们学生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为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也充分体现了家政学院对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的重视。学院将继续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的办学理念,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家政学专业人才而不懈努力。徐龙大师简介
人民大会堂西餐厨师长,世界御厨协会(Club des Chefs des Chefs)会员,国际烹饪大师评委,中国餐饮30年功勋人物,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最佳厨师,国家注册裁判员,中国烹饪大师,高级烹调技师。
中国烹饪协会国际美食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饭店协会星厨委副主席,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新疆喀什大学旅游学院客座教授,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兼职教授。
从事厨师工作40年,发表烹饪技艺及饮食文化相关文章百余篇。著有《滇香四溢·香草篇》和《香料植物之旅》,并获世界美食美酒图书大奖赛(Gourmand World Cookbook Awarde)2017年“年度最具影响力作者”(Most important author of the year)及2022年“食物与自然(food&nature)”奖项。
另著有《犹太和以色列国钱币(Money of Ancient Judaea and Israel)》,被列入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文丛。
审译有书籍有《美食进化史》、《肉的火制料理技术》、《香草香料料理日志》、《洋葱和大蒜》等。
下面摘录2024级家政学专业部分同学(不分先后)听了徐龙大师讲座后的感受:徐靖涵:
今天有幸听到了中国人们大会堂西餐厨师长关于“中西餐文化和礼仪”的讲座,让我对中西餐文化和礼仪的差异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让我对家政学烹饪方面的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
首先,徐龙老师介绍他自己是人民大会堂西餐厨师长,中国烹饪协会国际美食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饭店协会星厨委副主席,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御厨协会会员,国际烹饪大师评委,中国餐饮30年功勋人物,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最佳厨师,国家注册裁判员,中国烹饪大师,高级烹调技师。新疆喀什大学旅游学院行业导师,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兼职教授。且从事厨师工作40年,发表烹饪技艺及饮食文化相关文章百余篇。这些介绍不禁让我产生对他的崇拜和敬佩之情。
接着,讲座将从中餐与西餐文化的差异谈起,重点介绍在中西方地域、气候、习俗等因素的影响下,中西方餐品在原料、口味、烹饪方法和饮食习惯上的价值观念区别,展现中国人色、香、味有机融合和统一的膳食理念、西方人注重饮食营养的科学搭配风格。
在听徐龙老师讲座时,我注意到了他喜欢读书的习惯,并且还梦想着能开一个调料博物馆,这让我非常敬佩,同时我也要向他学习爱读书的好习惯,并为追求自己梦想付出不懈努力。讲座配有精美的图片,使讲座内容丰富多彩,通俗易懂,让我更好的理解了中西方在饮食上的文化差异。本次中西餐文化和礼仪讲座让我收获颇丰,对中西餐饮食文化更加了解。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一定能将徐龙教授所讲授的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与家政学的相关知识相结合。
陈宇杰:
通过本次徐龙大师中西餐文化与礼仪的分享,我的收获很多。首先我了解了中西餐文化与礼仪的不同。比如说餐具、餐桌、调料、食材等。中餐文化与礼仪中以餐具筷子的使用为主,餐桌为大圆桌象征着一家人的团团圆圆,在位置座次方面也有长幼尊卑远客贵宾之分,调料多种多样,食材丰富。而西餐文化与礼仪中刀叉使用最多,方桌,各种各样的酱料,食材较单一。中餐文化中饮食顺序为凉、热、主食、汤,西餐文化中则为凉热都可、甜点、咖啡。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徐龙大师行万里的壮举,他去过很多国家学习饮食文化,助力烹饪事业发展。徐龙大师长期关注和研究香料植物,发表相关文章近百篇,著有《滇香四溢·香草篇》,并凭借该书获得了第22届世界美食美酒图书大奖赛“年度具有影响力作者”奖,审译有《美食进化史》《香料香草料理日志》等。此外,他还对货币感兴趣,颇有造诣,出了一本书为《犹太和以色列国钱币》。我想我们家政人,也应该向他学习,择一业且爱一业,发挥自我专业能力助力家政行业发展。如今,家政行业前景广阔无垠,正需要我们这样的高质量人才的加入。让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踏踏实实上课做作业,课余时间了解更多知识开阔视野,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中西餐文化与礼仪大有不同,我们要以国际化视野看待差异,尊重差异,求同存异。了解中西餐文化与礼仪还有利于我们探索中外文化渊源,研究饮食起源。 今天非常荣幸可以听到徐老师的讲座,原本我对于西餐的了解只是一些表面和皮毛,而今日在听完徐老师的讲座后,我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今天的讲座让我具象化的了解到了西餐中原来可以有这么多的讲究,西餐中的知识和文化也是很有深度的。西方人吃饭的方式和习俗真的是与我们有着太多太多的不同,他们的烹饪食材种类虽并不丰富,但是他们的菜品却也是丰富多彩的,当我听到徐老师谈到西方人夸赞中国人吃蔬菜的方式时,我感觉到了身为中国人的骄傲,毕竟我们中国的文化可是具有五千年的历史。 第一次这么清晰地了解到西方餐桌的礼仪讲究,西餐具的正确使用,避免与外国友人吃饭时因文化差异或不了解其中的文化寓意而闹出笑话,西餐具中刀叉和酒杯的使用也是让我了解了更多西方人的文化礼仪。我也很佩服徐老师他钻研求学的精神,自己实践去往多个国家学习,他不仅喜欢收集外国钱币,他还会通过自己对外国钱币的喜欢而去探索这些外国钱币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具体寓意,他也通过行万里路去求索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香料香草文化,还能非常有耐心的汇总起来编写成书籍,而且尽管徐老师他已经得到了很多奖项和荣誉,已经做到了功成名就,他还依然坚持着心中的梦想,想要成立一个属于他的香料博物馆,他有心,也付诸了行动,我想徐老师的这份坚持学习和追求梦想的精神才是我这次讲座学到的最大的收获。 希望我今后真的可以有机会去参观徐老师的香料博物馆,我也会向他学习,不断坚持自己心中的梦想,努力奋斗。听了徐大师的讲座,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首先,作为一名家政学专业的学生,我学习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弥补了我的知识盲区。从各个方面了解到了中西餐的区别,比如食材、烹饪方法等。除了日常接触到的中餐礼仪,讲座内容还有用在正式场合的规范的西餐礼仪。通过徐大师的讲解,我明白了刀叉不能随意摆放,不同的摆放方式有不同的含义,无意识的错误摆放还有可能引起误会。西餐礼仪中还包含小费文化,这区别于中餐文化。透过中西餐礼仪的不同,我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讲座过程中,徐大师还简单介绍了自己的生平经历,这给了我很多人生启示。徐大师的人生起点并不算高,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机遇一步步地走向更高更广阔的舞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徐大师一开始躬耕中餐领域,但他敢于挑战陌生的西餐,并为了做好西餐,学习了法语,这种求知上进、追求极致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此外,徐大师为研究香料翻阅了那么多书籍和资料,沉下心来做学问,一点也不怕繁琐,让我这样在校的大学生自愧不如,实在汗颜。徐大师还自费到30多个国家去旅游,开阔视野,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我羡慕之余多了几分敬佩。
徐大师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择一事,终一生。“为生命加油,为青春鼓劲”。我会牢牢记住这句话,像徐大师那样,在自己的领域精益求精,保持对生活的激情,努力活出生命的精彩。
通过听中西餐文化与礼仪这一讲座,首先我对徐龙大师的人生履历感到十分的敬佩,他敢于抓住机遇,不断让自己成长,从中餐到西餐的转变,学习法语的坚持,十分激励我。其次,在讲座内容中,我从主食差异、餐具差异、烹饪方式差异、食材差异、共餐与分餐的饮食差异、和调味品差异等清晰明白的了解中西餐饮食之间巨大的差异,意识到我本身对于西餐的概念只是狭义的概念,而广义则是指除中餐之外的其他国家的餐食,体会到了中餐文化也和中国文化一样博大精深,对其他国家影响深远,就比如西餐的分餐最初是中国传过去的,而如今,开放的世界也为中西餐文化的交流创造机遇,西餐的分餐也逐渐受到了如今中餐共餐的影响。由于疫情的影响,公筷的重要作用也逐渐走进大众,开始掀起了吃饭使用两双筷子的说法,而在徐龙大师生动的讲说下,“吃里扒外”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也让人更加生动且深刻了明白两双筷子的使用方法,即靠近自己一方的筷子用于吃饭,远的一方用于夹菜,我觉得这个方法在“吃里扒外”这个词的运用下十分的有趣,并且自身能保持多人共餐的干净卫生,所以想要在下次聚餐时合理运用。同时在徐龙大师的爱好发展的讲述中,我深刻的意识到了“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没有人规定我们一定要一生只做一件事,在业余之中也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做出一定成绩,比如徐龙大师爱好收藏钱币并著书,出版了《滇香四溢·香草篇》并准备出版香料篇以及计划开设私人香料博物馆。综上,我对中西餐文化与礼仪讲座的收获颇丰,非常感谢徐龙大师的讲解。非常感谢徐龙老师的分享,这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了解到了许多关于中西餐文化的知识,同时也受到了众多启发,对我的学习生活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徐龙老师介绍了自己的经历,使我备受鼓舞,徐老师是业界非常优秀且著名的人物,不仅在烹饪上取得了众多成就,出版的多本著作获得了众多奖项和认可,同时也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自己感兴趣的货币领域著书并取得了一众好评。徐老师即使已退休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想要建成一座有关香料的私人博物馆,通过这次分享,我深深的感受到徐龙老师的人格魅力以及谈吐间的儒雅随和,被徐老师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所折服,对徐老师活到老学到老,善于躬身实践,精益求精的精神所鼓舞,我觉得徐老师的经历对我的鼓舞巨大,让我明白了学习和热爱的意义,我折服于徐老师的坚守和毅力,对我今后的学习与生活都有巨大的激作用,我需要向徐老师学习,学习这种对学术执着和精益求精,学习这种不断学习深造的毅力,学习躬身实践的决心,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取得一份成就,向徐老师学习!其次,通过这次分享,我了解到了中西餐在餐具、就餐、食材、搭配、烹调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加深了我对西餐烹饪等方面的理解,扩充了我的知识面。徐老师接着介绍了中西餐的礼仪,通过对筷子的介绍我对筷子的理解更加充分和全面,同时对祖先留下来的习俗礼仪倍感尊崇和珍惜,我也因为自己会使用筷子而自豪,我还了解到了中餐就坐的礼仪等问题,不得不让我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徐老师列举了自己的亲生经历和生动的例子为我们讲解了西餐的礼仪文化,我了解了西餐的餐具礼仪以及用餐的礼仪,了解了西餐中的文化常识,对我今后的用餐和礼仪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了解了西方国家的餐饮文化,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学习的方面。 最后再次感谢徐龙老师的精彩分享,这对我意义重大,我学习了解了中西餐的礼仪与文化,同时,通过了解徐老师的经历对我产生了巨大鼓舞!在忙碌的学习和生活中,聆听一次讲座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11月12日在学校的安排下,我有幸参加了徐龙老师的关于中西餐文化和礼仪的讲座,这次讲座不仅拓宽了视野,也让我对中西餐文化和礼仪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首先,主讲人徐龙老师幽默风趣,平易近人,有着优秀的个人工作经历和教学经验。徐龙老师从一个渺小的技术学校的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大会堂西餐主厨,并在第六届全国烹饪大赛总决赛中斩获第三名,并因此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和“全国最佳厨师”称号,我相信这离不开他老老把机遇抓在手中和日复一日的练习,这一点值得我学习。其次,在这次讲座上,徐龙老师从饮食观念、餐桌礼仪、餐具使用、烹饪方法、用餐顺序、食物种类等多方面多角度地阐释了中西餐文化的差异,也让我对西餐礼仪有了初步的了解。中西餐文化的差异不仅体现在食物本身,更体现在饮食文化和餐桌上的交流方式。在中餐中,圆桌和转盘的使用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各种菜肴;而在西餐中,每个人点自己的主菜,体现了个人主义的饮食文化。在徐龙老师的讲座中,我还学习到了刀叉的使用顺序等细节,如刀叉并排表示用餐结束、刀叉八字摆放表示暂时离开、刀叉斜放则表示对食物不满意等。这些礼仪规范让我感受到了西方饮食文化的精致和严谨。不同的礼仪规范让我意识到,饮食不仅仅是满足生理需求,更是一种社交和文化表达。中西餐文化和礼仪的讲座让我深刻感受到,中西餐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要尊重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差异。除此之外,通过本次学习,我更好地了解了中西餐文化背后的价值观念,学会了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看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也让我在跨文化的交流中更加从容自信。最后,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也感谢所有老师和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我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索中西餐文化的奥秘。孙松:
聆听了徐龙老师的讲座之后,我仿若经历了一场舌尖上的奇妙之旅,深刻领略到饮食背后蕴含的丰富内涵。这次讲座让我明白,饮食文化远不止吃这么简单,它是民族性格、历史传承和地域特色的综合体现。中西饮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丰富了人类的饮食世界。它也提醒着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理解和尊重这些饮食文化差异是打开沟通之门的一把重要钥匙,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民族的灵魂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