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用“一把手”这个词,是因为杨宗祥在1969年即将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的先一天,不幸被冷冰冰的铡草机无情地吞噬了右手。当从生命的低谷中走出来后,他决心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保尔为榜样,勇敢地与命运抗争,正常人的一切他都要会干,而且还要干得更好。他不但自理生活,各样农活也挡不住手,后来又转乡收破烂,挑起一家五口的生活重担。因此朋友们和他开玩笑,称他为“一把手”。
宗祥又以顽强的毅力学会了用左手写字,重拾自己的文学爱好,我们在称赞某一领域的骨干或成就颇丰的人时,常常会说“某某是一把好手”。杨宗祥在合阳文苑里的确是一把好手,应该是实至名归。我与他相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民间文学普查的时候。他与北庄子的杨增耀堪称合阳东南乡“双雄”。杨增耀(后用笔名“庄农”)搜集了四千多条民间谚语,而杨宗祥搜集整理的《杨闷闷三戏王银喜》《大劲的传说》《鳔胶》《鬼帽子》等民间故事,一经亮相,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被奉为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范本,后来或在正式刊物发表,或被收入专辑,杨宗祥由此名声大噪。及至在合阳县文化馆举办的创作学习班上见面交谈,真正感觉到这位皮肤黝黑的乡间小伙子是“红萝卜里调辣子——吃出没看出”。提起中外名著,他侃侃而谈,如数家珍,令我这样的土包子大开眼界,佩服得五体投地。再后来,庄农走向新闻报道方面,而宗祥却在自己认定的文学道路上继续前行。进入新世纪,宗祥依托自己丰厚的生活积累和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极度熟悉,写出了一系列很接地气的散文和短篇小说。读他的作品,你能强列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后广大农村的新变化,你能结识21世纪的梁生宝,从字里行间触摸时代的脉博。巧妙的结构,鲜活的人物,流畅的行文,优美的群众语言,让人不由发出“不变快哉”的感叹!
更让人惊奇的是,他竟然“小炉匠锢瓮——咥了个大活”!把自己多年来收集的民间故事、人物传说以至笑话,用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方式,选用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戊戌变法”为背景,写出了一本别开生面的《戊戌外事》,故事脍炙人口,浓烈的乡土味扑面而来,很快在文坛引起轰动,多家媒体闻风而至,以通讯、专访的形式报道这位年逾古稀、身残志不残的乡土作家。杨宗祥终于圆了自己的文学梦,用农村俗话说,“梢后结了一个大瓜”!面对如此硕果,我们还不应该说一句“杨宗祥是文学创作的一把好手”。
说杨宗祥是文学创作的一把好手,还因为他把民间故事的许多手法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来。看一看他写的短篇和中篇,在内容上极具故事性,虽是单线发展,却跌宕起伏,常有神来之笔,引人入胜,尤其是结尾,常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出乎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令人拍案叫绝,具有鲜明的“杨氏特色”。如果把宗祥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与他创作的小说对照来读,这种印象就会更加深刻。
古语云,吉人自有天相。这些年来,杨宗祥之所以能佳作不断。得益于王学胜的倾力相帮。王学胜是南洼村人,虽说是一位年过古稀的老农民,却将现代的电脑玩得精熟。他给予杨宗祥深度的理解和高度的同情,主动为杨宗祥打印文稿。宗祥写一篇,他在电脑上打一篇。数年数十万字的文稿,将两位文友(学胜已有三本著作问世)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他们经常在一起切磋学问,评诗论文,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这种纯真的友谊在合阳文坛传为佳话。王学胜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红尘滚滚、金钱至上、利益最大化的当今之世更加显得难能可贵!
现在,杨宗祥将自己走过的路重新审视一通,将自己满意的作品辑为一帙,仍是王学胜打印,厚厚的一叠,给我送来,让我校对并写点什么。我与宗祥相识数十年,都是浑身冒土气的乡间文人,惺惺相惜,很快便成为莫逆之交。我也多次去过他家,欣赏过他妻子的厨艺。老朋友大作即将付梓,自应略尽绵薄。聊凑数句,借以怀念当年在文化馆业余创作学习班上的那些美好时光,也希望宗祥老友写出更多具有“杨氏特色”的美文,把“民间文苑一把手”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作者简介
史耀增,陕西合阳人,中共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陕西省民俗学会顾问。作品代表:《走进古莘》、《合阳风情》、《合阳民间俗语里的民俗》、《和阳村柳条簸箕》等。先后被评选为“陕西省群众文化先进工作者”,“陕西省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先进个人”,“全国十大文艺志书集成优秀编审”,“渭南文化领军人物”。获“全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贡献奖”。所著《合阳风情》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首届学术著作奖·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