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述4条路线中进行选择,红色标识化合物拟定为起始原料。
路线1,经济性更好; 路线2,申报注册角度风险更低(针对起始原料选择的风险)
路线3,申报注册角度风险更高 根据ICH Q11问答文件,起始原料选择决策树,最后一步引入的起始原料,发生化学转化的步骤非常少,增加一步或者几步重新定义起始原料。
如果最后引入的起始原料是非药物市场的化工品,可以不依据ICH Q11起始原料选择通则进行合理性论述。
图中信息表示,杂质的响应值和产品的响应值是不一样的,和杂质要研究矫正因子的问题是一样的。
某个特定杂质,重结晶第一次,杂质去除率50%(归一化法数据计算),再次重结晶对应杂质去除率40%(归一化法数据计算),两次结晶杂质去除能力不一样吗?从归一化数据角度看似不一样,但是从重量(真实含量)角度可能是一样的。
API制备研究,某个特定杂质很难去除,经过反复研究获得数据,满足特定已知杂质低于0.15%的限度,一般可以做到0.08%左右的检出,很开心的一件事。 分析质量研究过程,反馈这个特定杂质的校正因子是2.0,很开心的事情,突然好尴尬。
表层目的:实验目的不明确,40-50度是否能完成反应,时间在哪里?完成反应和时间有关。 深层目的:为什么做这个温度范围?杂质水平因素?有效转化快慢因素?
备注的意思要明确,没有信息,干脆删除备注列 关注的数据,特别指出(标颜色或其他方式),或者只列出关注数据
对比之前的数据,之前的数据在哪里体现,应该列出来? 非关键参数,怎么得出来的?
参考答案,至少回答出:安全和质量
参考答案,淬灭试剂筛选、淬灭方式(正反)、淬灭温度、淬灭剂用量、淬灭终点等
参考答案 实验室转移到车间,对应工序要变长,例如反应釜的降温和升温速率、例如浓缩慢、干燥慢等 实验室转移到车间,局部温度从温度计显示上,看似温度还在范围内,实则可能超出。加料过程或者升温保温过程,可能出现超温现象(一般第一次转移到车间,偶尔会发生)。 超温实验有助于提前发现物料的稳定性,有助于评估识别CPP。
参考答案 搅拌速率、方式等(实验室可选择的不多,机械搅拌考察一下转速) 物料的粒度研究,这也是一种破坏实验 延长时间
参考答案 取样是否均一,也就是代表性问题 样品是否需要淬灭,样品稳定性问题,也是样品代表性问题 初期分析方法的代表性,是否和流动性有作用,是否存在降解风险
中控目的:是检验工序是否到了终点,相当于没有回答,中控就是检验终点的问题。 实验目的:研究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相当于没有目的,温度一定影响反应。 为什么做这个温度考察是实验目的,为什么要进行中控控制终点是中控目的。 参考答案:成本和质量 不中控,有质量风险; 不中控,拉长时间,成本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