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眼、微笑唇,都“像一个妈生的”。
文 | 杨幸
编辑 | 李简
国内毛绒玩具品牌正在展开“过家家大战”,甚至“脸”都差不多。
“过家家”经营模式来自毛绒玩具品牌Jellycat,豆豆眼的玩具,幼师一般的售货员,“过家家”一样的售货模式……年轻人开始在门店大排长龙。
与之类似的,大相文博的“西安绒馍馍”,瞻岳文创的“保定驴肉火烧”纷纷出现。一时间,网友纷纷打卡“XX地的人有自己的Jellycat”。
但随之而来的是产品的相似性——西安绒馍馍和保定驴肉火烧外形、表情都十分相似,标志的豆豆眼、短短的微笑唇更是与Jellycat系列产品“像一个妈生的”,这是否存在产品的侵权?
【从上到下依次为“西安绒馍馍”、“保定驴肉火烧”, Jellycat系列产品】
毛绒玩具如何认定侵权?
毛绒玩具的侵权认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注册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以及是否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现有判例中,侵犯著作权的案例比较常见。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认定毛绒玩具是否侵权时,首先需要判断该毛绒玩具是否构成作品,而构成作品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具有独创性。《著作权法》规定,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
当作品的设计元素具备独创性时,与之类似的产品可能会构成侵权。据《浙江法治报》报道,2023年,某文化传媒公司发现,一商场摆放的巨型毛绒卡通兔与该公司雕塑作品“奥莉兔”形象一致,遂将商场起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奥莉兔”在整体造型、卡通构图、色彩搭配、风格表达上具有独创性,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美术作品,商场购买的粉色毛绒兔子与“奥莉兔”的整体形象、五官细节都十分接近,构成实质性相似,该商场侵犯了前述文化传媒公司的展览权和信息传播权。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对“e看法”表示,在司法实践中,毛绒玩具的侵权认定还需根据具体案件细节来进行确认。在过往一些判例中,法院会将毛绒玩具的设计认定为“美术作品”进行保护。但是,在认定毛绒玩具是否构成作品,作品之间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比较复杂,需要大量取证和分析。
从过往案例来看,当案涉双方的创作侧重点不同、表现手法不同,能体现独特设计,具有独创性,则二者不构成实质性相似,因此也不涉及侵权。
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法院就认为被告作品中“蓝眼睛、尖耳朵、三把火”等面部特征属于公有领域的元素,在对比过程中应将上述元素排除。最终,法院宣布维持原判,被告作品未侵害原告著作权。
Jellycat的策略
根据公开资料,虽然市面上这几家毛绒玩具厂商并没有因为类似的设计元素产生纠纷,但Jellycat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力度不小。
2022年,Jellycat曾经胜诉一起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当时,刘某和任某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带有假冒Jellycat商标的玩具,销售金额达29万余元,其中已销售金额为15万元。
经浙江省海宁市人民法院依法审查,刘某和任某的行为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2022年5月24日,法院判处刘某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处罚金8万元,并且对刘某违法所得的4万余元和假冒Jellycat注册商标的“巴塞罗那熊”予以没收;对于任某,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
在澳大利亚,Jellycat也成功阻止了零售商Kmart销售仿冒的同系列兔子产品。
当时,Jellycat对Kmart提起诉讼,指控该零售商销售的“Resoftables”系列产品抄袭了Jellycat的“害羞小兔”系列产品,容易对消费者造成误解,影响其声誉以及商誉。并且,Jellycat分销商的售价在32到50美元之间,而Kmart同类产品售价仅为15美元。最终,双方达成庭外和解,Kmart停止销售同系列兔子产品。
在上述案件中,被指控“仿冒”的“巴塞罗那熊”和“害羞小兔”都是Jellycat红极一时的产品。前者是冒用了Jellycat的商标商品,后者则是对同系列产品的模仿。
今年9月,Jellycat更是将英国平价超市巨头ALDI告上法院,原因是ALDI的一款毛绒龙玩具与Jellycat的Dexter龙设计“惊人地相似”,并且仅售4英镑,而原版价格为27英镑。该案还在审理当中,未有结论。
Jellycat保护知识产权的套路较为清晰,针对假冒产品,Jellycat会等侵权金额较大时主张权利;针对仿冒产品,Jellycat会在掌握足够多证据时再寻求司法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