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直播要黄了?

文摘   2024-10-30 18:10   北京  

“听泉赏宝”为自己打上“公益鉴宝”的标签,但其背后的生意链仍有迹可循。

文 | 邱慧

编辑 | 李简

泼天流量打造出现象级抖音鉴宝网红”听泉赏宝”(原名为“听泉鉴宝”),短视频赛道里本不高调的鉴宝类目在近期引起关注。

鉴宝类博主的直播间里,有稀奇的珍藏文物,还有不断抛出的热梗和反转的故事情节,不少年轻观众准点蹲守直播间,甚至将鉴宝类的直播当成是下饭的“电子榨菜”。

好景不长。“听泉赏宝”爆红后,其打出的“公益鉴宝”旗号,引发了网友对其鉴宝专业性以及合规性的质疑。

监管紧随其后。10月28日,国家文物局消息显示,近日,国家文物局与中央网信办联合部署开展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加强网络短视频和直播活动中有关古墓葬类题材内容的监管力度。



“公益鉴宝”生意

“听泉赏宝”不是直播鉴宝的开创者,但却是近来这一领域的“顶流”。

早在2023年4月,他曾在抖音平台发布了一条关于自费回收古钱币的视频,流量平平。4个月后,他开启了直播鉴宝栏目,每天固定时间与粉丝连麦鉴宝。半年里,他的粉丝暴涨2000万,粉丝数持续上升。

当然,“听泉赏宝”直播间里的名场面不止是对“文物”鉴赏、玄学恐怖故事情节,还有疑似“盗墓者”连麦直播古墓探险以及诸多“鉴宝”黑话。

在连麦遇上女粉丝时,“听泉赏宝”会要求粉丝“放在腿上看看”“扔在地上听听声音”。在直播间里,这是暗示“看腿”的黑话,也因此,“听泉赏宝”在粉丝圈里有了“白天鉴宝,晚上鉴腿”的称号。

有人将“听泉赏宝”的用户群体作了调侃式刻画:“直播间十万人,三万盗墓的,三万便衣警察,三万同行,剩下一万是观众”。热闹的时候,“听泉赏宝”还会跟疑似“盗墓者”现场连麦。

“e看法观察到,尽管直播间里,“听泉赏宝”及多位鉴宝类博主都为自己打上“公益鉴宝”的标签,但其背后的生意链仍有迹可循。

不出具鉴定证书,直播间里也不进行直接的交易,但主播会通过黑话的形式提供接头暗号,并将粉丝引导至直播间外交易。

以“听泉赏宝”为例,主播会在直播间里,“传递”暗含交易之意,“值多少个馒头”则代指宝物价格。其抖音首页的商品橱窗里就包括玉石玛瑙、古钱币等商品。

此外,直播鉴宝的变现方式除了直播连麦时的粉丝打赏,直接的文物、商品交易,更为重要的一环是流量转化。以“听泉赏宝”为例,其转化路径就在其“国博文物总店”“听泉甄选”等账号的电商业务上。

就在网友质疑“听泉赏宝”标签上的“北大学历”是否真实、他对文物鉴定是否真实可靠时,他在视频里回应称,“北大学历”是账号注册之初写的,自己并非是北大毕业的学生。他还称,自己只是“普通的娱乐博主”,“没有资格给任何粉丝做鉴定”。

在上述专项行动消息宣布后,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e看法”分析,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对鉴宝类活动开始规范整治,或许之后的鉴宝类直播或者短视频内容里,博主需要持相关专业资格证才能进行相关内容的展示。



鉴宝类节目监管趋严

走红的鉴宝节目并非当下产物。早在1998年,视频鉴宝类节目就已经出现。2003年,中央电视台的《鉴宝》栏目,一度激发了全国鉴宝活动的热情。

此后,历经多轮形式演变,鉴宝类活动开始出现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以简短、搞笑为特点出圈。2019年,文玩电商类“天天鉴宝”App的出圈就是样本之一。可惜的是,在第5轮融资结束后,天天鉴宝便走向了暴雷亏损的路径。

直播鉴宝带来流量的同时,翻车风险也难忽视。在上述提及的国家文物局参与部署开展的专项行动里明确提及,当前,网络短视频和直播中存在涉及盗墓、古墓探险、伪造考古现场、非法鉴定出土文物等内容,一些视频博主和主播片面追求流量,蓄意歪曲考古工作价值,以“寻宝”“探险”“天价”为噱头,宣传封建迷信、一夜暴富等不良价值观,或为盗掘古墓葬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信息便利,或通过线上网络宣传为线下倒卖文物等提供帮助等,误导公众,扰乱文物管理秩序,危害文物安全。

在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郑炫看来,政府在此时部署开展专项行动传递出的信息很明显,明确要增强该领域从业人员的底线意识。文物收藏不能被泛娱乐化,从业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与此同时,平台也会加大针对此类直播和短视频的审核力度,有违反此等方面的情况,将很可能会遭到封禁等处罚。

专项行动信息提及,将对网络短视频和直播中存在的涉嫌为盗掘古墓葬、倒卖文物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信息便利或帮助,以“寻宝”“探险”“天价”为噱头,歪曲考古工作价值、违法违规鉴定、误导公众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督促网络平台强化落实责任,加强内容审核把关,规范相关重点短视频和直播运行服务。涉嫌违法犯罪的,要求网站平台配合执法部门要求,移送相关案件线索及信息。各地文物、网信部门也将加强工作协作,畅通举报渠道,合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网络环境和舆论氛围。

除了对从业人员的资格规范,郑炫认为,此次专项行动里,还对部分欲非法倒卖文物的人员起到震慑作用。与此同时,也是对受众予以提醒,避免普通群众因参与藏宝鉴宝被骗而遭损失。

郑炫观察到,近年来,不法分子通过网络视频与直播平台伪造藏品、夸大“古董”价值,诱导消费者进行投资购买从而实施诈骗犯罪的新闻屡见报端,大量群众因此而遭受巨额财产损失,“此次行动也是一次普法宣传,在引发社会较多关注的当下,进一步提升社会大众针对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

本文为e看法原创文章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如需转载

请联系ekanfa@163.com

欢迎关注

e看法
关注科技、互联网、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技术治理、伦理治理和法律治理,坚持包容审慎的报道原则,坚持治理要围绕发展的基本理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