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重境】人生算法

2022-04-25 07:25  
本文原载于“惟创环境”,经“惟创环境”授权转载。

偶然翻看留存的稿子,发现以前在公司写的几个文章还有点意思,于是旧货略作翻新,转载一下
 
 
历经几十年的人生生涯,我总结了三大人生算法。精通这三大算法,人生不说无往而不利,应也可小有成就。

 
01 获得算法
怕什么真理无穷,得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没听过这个算法?当然!因为这是我自己胡诌的名字
 
就是说,我们学一个东西,能把它复制出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就算“获得”了。
 
获得了,才是自己的。
 
今天“获得”一点,明天“获得”一点,长此以往,就拥有了很多。
 
比如学一句英语,只是读过,没有用。要能背出来,理解其意思,并思考在哪些场景下使用,想出三种以上的使用场景,碰到这些场景就说一下试试。
 
会用了,就“获得”了。
 
比如学习一个知识,先理解其意思和逻辑;再想一想该知识与哪些已有知识是关联的;然后构思哪些场景可以使用这个知识,以后在此类场景中能调用,举一反三,就“获得”了。
 
我们举一个学习 “耗散结构理论”的例子。
 
如何“获得”这个理论呢?
 
按我们前面讲的,先理解它的意思和逻辑。
 
耗散结构理论,听起来不知是什么,定义也是文绉绉的:是指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系统内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系统可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称之为“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
 
好复杂!
 
换成简单的说法,就是不断从外界吸收能量又消耗掉,从而变成另一种有序的结构。
 
比如我们吃了饭,再健身,肥肉突变成肌肉,身体的机能更好了,变成一个很有序的状态,就是“耗散”。
 
第二步,想一想,它与我们已有的知识有何关联?
 
耗散结构理论来源于19世纪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一种是从“热力学第二定律”推演出的“退化观念体系”。它认为,由于能量的耗散,世界万物趋于衰弱,宇宙趋于“热寂”,结构趋于消亡,无序度趋于极大值,整个世界随着时间的进程而走向死亡,就是“熵增”。
 
另一种是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基础的“进化观念体系”,它指出,社会进化的结果是种类不断分化、演变而增多,结构不断复杂而有序,功能不断进化而强化,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向着更为高级、更为有序的组织结构发展。
 
为此,物理学家普利戈金创立了“耗散结构论”,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封闭系统的规律,避免熵死的方法之一就是建立“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论“和“协同论”( 千差万别的独立子系统,在一个环境中,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而产生协同效应,比如脑细胞协同形成了思维),以及“突变论” (连续渐变而引起突变或飞跃),是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陆续确立并获得极快进展的三门系统理论的分支学科,合称“新三论”,也称为DSC论。
 
那么还有“老三论”?
 
老三论就是我们以前熟知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是本世纪四十年代创立发展起来的,在系统科学领域中已是资深元老,合称“老三论”,也叫SCI论。
 
所以,我们找出了好多关联: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进化论、新三论、老三论……
 
第三步,我们在哪些场景下可以使用耗散结构论?
 
众所周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很喜欢讲耗散结构理论。
 
他多次在内部大会上说:

“公司长期推行的管理结构就是一个耗散结构,我们有能量一定要把它耗散掉,通过耗散,使我们自己获得一个新生。”

“那我们为什么要耗散结构呢?我们非常忠诚这个公司,其实就是公司付的钱太多了,不一定能持续。因此,我们把这种对企业的热爱耗散掉,用奋斗者,用流程优化来巩固。我们要通过把我们潜在的能量耗散掉,从而形成新的势能。”

 
这是企业管理场景中的应用。
 
我们刚才也提到身体锻炼。
 
如果我们光吸收能量,只吃饭不运动,就会变成胖子。我们每天去锻炼和跑步,就是耗散结构。
 
能量多了,把它耗散了,就变成肌肉,变成强劲的血液循环和身体机能,糖尿病也不会有了,肥胖病也不会有了,身体也苗条了,漂亮了,这是最简单的耗散结构。
 
还一个场景是开放学习。
 
我们的大脑的系统里也需要持续输入能量——信息,如果不持续输入信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也会变成“熵死”。
 
很多人经常的表现是“三十岁之后就死了”,不再能接受新信息,不再接受新挑战,以为自己算懂了或者以为自己懂不了,不再学习,依赖存量,都会像炉子里的火焰一样,慢慢熄灭。
 
封闭系统终究是要熵死的,就像闭关锁国的大清朝越来越衰弱,改革开放的新中国越来越强大。
 
同时,封闭的企业也必将越来越没有活力。我们个人也是,不吸收、不锻炼就会退化。
 
理解了这么多,我们知道,个人和组织要想长期保持活力,就要建立耗散结构。
 
对内激发活力,对外开放,与外部交换物质和能量,不断提升个人和企业发展的势能,不断拓展个人能力和业务发展的作战空间。
 
这么一路下来,我们就“获得”了这个理论。
 
话说,这个“获得”的过程,不就是执行耗散结构理论的过程吗?
 
(惭愧,这次再看,我又好好理解了一下,以前“获得”不够啊

 
02 演化算法
做好自己,静待花开
 

演化算法也是超强大的说,它又称进化算法,来源于达尔文进化论。

(对了,改文章之前,正好听见刘润直播在讲“达尔文雀”
 
进化算法是一种成熟的具有高鲁棒性(又是个高级词,Robust的音译,就是健壮和强壮的意思)和广泛适用性的全局优化方法,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的特性,能够不受问题性质的限制,有效地处理传统优化算法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
 
又是文绉绉的说,我们也用人话解释一下吧:就是事物自身不断变化,使问题得到完美的解决,乃至突变,越变越好。
 
比如说,我们用的手机,开始是砖头机,后来变成功能机,再后来变成智能机。我们的机器越变越聪明,都快要赶上人的聪明了。我们的社会不断发展,等等。
 
往小的打比方,比如我们一直读诗和背诗,也许有一天我们的脑子里突然蹦出了一首从没读过的诗,我们自己想出来的!
 
这个就是我们不断储存信息,脑神经元网络相互调用、连接,从而创造出了新的概念。
 
还有比如说我们天天解决问题,抓管理,公司每天都在变化,然后有一天突然成了世界500强(只是假想一下)。
 
可见,演化算法是类比自然界生物体通过自身的演化就能使问题得到完美的解决。
 
那么,这个算法对我们有什么参照作用呢?
 
这个就要联系刚才我们提到的“获得”算法了。我们获得一个知识作用不大,但是通过日积月累的不断获得,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就会出现“涌现”效应。我们感觉自己突然变得好聪明,好能干,啥问题都能解决。
 
就跟我们练一项技能足够久以后,突然就变成了高手。
 
有一本书叫《伟大创意的诞生过程》,作者史蒂文.约翰逊号称科技界的达尔文。
 
他通过研究1400年至今伟大创意诞生的规律,提出关于创新规律的洞见:创意虽然是热爱创造的人的专利,但创意不是灵光乍现,也不是汗流浃背的辛苦耕耘,而是一个个思想碎片相互拼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生发而来的。
 
创新是各种不同的创意相互碰撞,相互嫁接,甚至发生变异和错误的演化过程。
 
所以,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呢?你懂的。就是我们在持续的“获得”的过程中,事物也会自我变化,从而发生突变,演化成我们意想不到的完美结果。
 
有一点那种“做好自己,静待花开”的意味,是不是?

 
03 爬山算法
让我们被命运抛一下

 
爬山算法是什么鬼?这个就最厉害了,能不能登顶“珠穆朗玛峰”就靠它了。

(好像最近老重复说这个,这是以前写的,也是没办法了
 
假设我们玩一个游戏:每个人尝试找到我们在这个地球上最高的那个点——珠穆朗玛峰。
 
当然,我们没有地图,并不知道哪个点最高。那么我们先来报一个坐标,然后就知道我们在的这个坐标是不是最高点,大家来拼谁能够最快地找到这个地球上的最高点。
 
如果我们一个个坐标试过去,那这辈子都很难试到珠穆朗玛峰。

最有效的计算机算法是这样的:把我们随机抛在一个点,然后我们就近在几公里之内寻找最高点,找到最高点之后,立刻站到这个最高点上去,再扩大范围寻找最高点。

当然,这个“就近”有多远近,取决于我们的能力有多强。

所以,爬山算法就是局部择优,“局部”的范围取决于覆盖能力。
 
假如我们不幸被抛到了沙漠里边,周围都差不多,十公里之内都没有特别高的点,怎么办?
 
重启一次,就是再抛一次,抛到地球上的另外一个地方。
 
我们以前可能都玩过Windows自带的扫雷游戏,玩那个东西最有效的方法是先胡乱点一通,如果出来的面积小就继续胡乱点,点到爆炸,然后重启再来一次。
 
总之你得让它一开始局面就开得大,然后再慢慢地按确定性的方法做。
 
(有点像王阳明的“五溺”哈,在五个方向上试来试去,最后终于开了一局大的:学孔子,做圣人。)
 
所以我们都要接受这种不确定性的发生,让不确定性成为我们的朋友,因为它很可能是一个至大的机遇。
 
那么,我们知道了,最有效的找到我们人生最高峰的方法,不是按部就班,而是我们能够接受被命运抛一下,或者我们能够主动的抛一下,这时候我们只要随时随地就地展开最佳的工作就够了。
 
我回想起自己,也是无数次这样被抛一下,人生重启。
 
刚毕业,我在一间餐馆工作,从端盘子到办公室打杂,我饶有兴致的做着文档处理,写海报,搞店堂布置,想经营点子等各种事项。至高点可能是餐馆管理人员。
 
然而有一天,我选择被抛一下,主动中断了工作备考注册会计师,考完以后,我去了本地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在事务所,我考了英国的会计师(ACCA),然后去了四大。
 
在四大,我负责了当时分所内最大的IPO项目,从做审计,做合并报表,到带团队,就地尽我所能展开工作。
 
有一天,我看到咨询部门内部招聘,一时手抖,点了申请键,一下又被抛到了咨询部。
 
当时正值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大量港资企业、来料加工出口企业陷入困境,我们帮助这些企业进行重整,经常接管数亿乃至数十亿的资产。
 
我们开玩笑说,我们就是卖“破烂”(破产企业),整个卖还是分拆卖,或者组合卖,全在乎怎么卖得价起。
 
当卖“破烂”事业进展得有滋有味,有一天我突然觉得,是不是应该去企业做做财务管理。
 
命运再度重启,我去了一家企业做IPO,后来它成功实现了上市。
 
人生中,就是这样,不断重启,带来了如许丰富多彩经历和各种可能性。
 
下一次重启会如何?还未可知,正心生期待。

 
总结

 
三大算法的妙处,你Get到了吗?
 
当我们被命运抛到一个地方,马上就地用“获得”算法展开工作,然后有一天,“演化”算法帮我们达到至高点,也许,这并不是我们人生的最高点,或者说不是唯一至高点。我们不妨选择让命运再把我们抛一下,重新开局,也许,这一局让我们登上珠穆朗玛峰。
 
简而言之就是,不断“获得”,直至“演化”,到天花板了“重启”。


第三重境
洞察·获得·价值寻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