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接到一位猎头的联络,她说有个职位,要求有多年四大经验+甲方经验,整个湖南已经没几个人适合条件了,问我是否愿意挑战一下。
好久没收到工作机会邀约了,心下略有窃喜之余,又在寻思,有这么稀缺吗?我咋没感觉呀。
前一阵和朋友一起看展览,她问起我,以前为什么会想起要考注册会计师呢?
哎,这个说起来就很久远,话很长了。
中专的时候读的是财会与审计专业,教授审计学的老师,几乎从来不跟我们讲课本,总跟我们聊一起其他的东西。
上完一学期的审计课,我感觉没学会什么审计方法(当然,那个时候可能学会了也没啥用),但是深刻地记住了他讲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有一回,他倚着讲台,举着一个厚厚的书,跟我们说:这是考注册会计师的教材,你们看,书的封面上画了一个人和一个吊颈绳,意思就是,这个考试的难度高到你只想吊颈。考过了这个考试才可以入审计的门。
我们班的同学都是从各学校考过来的好学生,平时自考和各种学习考试搞得飞起,听说有这样一个考试,马上心生一种舍我其谁的气魄,很多同学都跃跃欲试着要挑战一下。
后来我也一头扎进了这个注会考试,经过屡败屡战,磕磕碰碰地成为我们班上第二个通过考试的人。
这是后话了。
第二件事是他跟我们谈起股票投资,说学财务的应该去了解一下股票。
我们清楚的记得他提到一个股票叫华银电力。
现在搜索一下,还可以查到这只股票的代码为600744,1996年9月上市,2003年其控股股东由湖南省电力公司变更为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哎,历经时光荏苒,斗转星移,这只股票竟然还存在!
看来我的记忆绝没有出错。
后来的后来,我也逐渐开始关注和研究股票,很难讲是不是跟审计老师当年的提示有丝丝缕缕的联系。
朋友说,你们这个老师很了不起,虽然他教的不是具体的方法,但他给你们指明了进阶之路,在你们心中埋下了两颗种子。
现在想来,确实很多事情就像是蝴蝶扇了一下翅膀,起因很浅很微小,但是影响长久的人生经历。
咱们再说回注会考试。
我这个人,心思很飘忽,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其实不大会考试,所以考得很用力很艰难。
当时班上有位同学很快考过了,常跟我们分享一些考试经验,长沙各个事务所的情况,以及在事务所的工作状况。
我经过几年奋战,终于也在2003年的某一天下午查分得知全部通过了。
当时因为太激动了,还打翻了一瓶墨水。
也正好在那天下午,我接到这位考过同学的电话,她告诉我,湖南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湖南开元会计师事务所正在招聘,让我快去报名。
那还等什么,第二天一早我就赶去应聘,从此入了审计的门。
看来,又是这位同学帮我扇了一下翅膀。
去开元应聘也算是过了三关,不知斩了几将没有。
报到那天,一起入职的新同事聚集在会议室聊天。
作为小白的我,行业资讯匮乏,当然是悄悄坐在一旁静静地听。
大家说起正在兴起的国际会计师(ACCA)考试。
我第一次听说有这样的考试,立马眼睛一亮:全英文考试,很高端啊,我要去考这个。
哎,如果不是这样听他们说一嘴,我可能真不会考这个。
ACCA考试门数较多,虽然通过注会的可以免考6门,但也还有8门,对于我这种不会考试的人更是没有捷径,所以,又花了两年半时间。
考试过程中,碰到有位厉害的考友,每次考的门数比我多,通过率还比我高。
后来,这位考友入职四大的德勤成为审计经理,我请他推荐去德勤面试,进入德勤广州分所的审计部工作。
在审计部干了两年,然后金融危机就来了,我们正在干的IPO项目暂缓。
这时碰到普华永道并购部的一个面试机会。第一关过得很顺利,记得当时经理跟我说,Gigi,你很Smart。第二关当被问到“金融危机中,企业首先应该关注什么问题?”,我答崩了。于是就失去了机会。
不过也正好是这个时期,很多企业因金融危机陷入困境,德勤的企业重组部因在业内的口碑和专业,承接了很多企业重整项目,由此而进行内部招聘,我得以转去重组部。
现在想来,如果能去普华永道并购部,或许人生的经历会有所不一样。
但是在德勤的重组部,我参与和接触了更多样化的项目。
比如,我们有个项目聘请了一个70多人的保安团队负责待处理资产的安全完整,如何对这个团队进行有效的远程沟通和管理,是我碰到的一个难题。
有个项目有20多处出租厂房,租户都拖着不交租金,我不得不像包租婆一样,去人家厂里摆出凶神恶煞的样子讨租。
有些项目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大多数时候,大家的诉求是不一致的,如何协调各方以实现项目目标,也让我们想尽办法。
每个项目都会遇到很多不一样的情况,常常每天都在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这种经历也算很有意思。
在重组部工作了三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似乎也逐渐弱化。
期间创业板开市,给创业型企业上市融资打开了窗口,企业IPO数量大增。
2012年恰逢一家企业存在上市需求,我因为既干过审计,又干过企业重组咨询,被认为应该能干好这个事。于是,我去企业获得了一段甲方经验。
过程中,因为企业及各方团队的共同努力,我们在一个不算顺境的时期,获得了比较顺利的结果。
有时候,感觉就是一种机缘巧合,又正好碰上我这种不及多想就冲出去的。
回过头来看,也许留在原地也没什么不好,可以省去很多折腾和辛苦,甚至所得更多。不过,那样可能会没有尝试过,少了些经历。
就像前阵与领导前辈们讨论一起一宗投资,我们都觉得其没有在资本市场的最佳窗口期拼一把,错过了机遇。
只不过,既然应机而动了,就应该全力以赴,并应该对最佳路径与选择多做思考,以获取最优的结果,我这个觉悟来得晚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