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一个“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今天再写一下“股票市场走势分析”。我们仍按上篇的结构,从近期、中期和长期三个维度来讨论。
01. 一些讨论和近期市场走势
近来有朋友问我,最近加仓了吗?我说加了点。
他说,那你是美联储降息之前还是之后加的。我说之前。
他又说,你是如何猜准的?我说,没有猜,降息8月份有预期,而股票只是因为跌得超乎我预料的低,就买了点,现在涨上来了,就不买了。
这就回到前阵,朋友跟我说,XX股票大跌!我说,嗯,刚买了点。
他说,跌这么厉害你还买,你总有个计划吧?我说,我的计划就是趁它跌得像商场出血大甩卖一样的时候买一点,等着。不跌得厉害的时候很容易高位站岗坐滑滑梯,会很惨。
这么等着就到了9月24号,大涨跟大跌一样,来得始料不及。
一位朋友跟我讨论:咋看?
我呆了三秒,然后说:必须的吧。
一是苦跌久矣;二是美元降息落地;三是三大部门数箭齐发。
这样都不涨,那要怎样才能涨?
然后,市场就有了很多讨论。
比如有的说,目前市场上有三派观点,反转派,反弹派和谨慎派,他是谨慎派。
我说,那我是反转派啰
不过我这个观点也没有用,因为我既不买也不卖,就是偶尔静静的看一下。
有的说,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会震荡转绿,然后尾盘拉升,小幅收涨。
我特意看了看,嘿嘿嘿,好像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上涨,比以往的时候来得要更猛烈一些。一众的指数都有点要涨停的架势,你很可能就是跑不赢指数的那一个。
短期市场不可预测啊。
据说,上周五9月27日交易所都被交易量干宕机了,而今天,各券商交易软件都不同程度的出现卡顿现象。看来,证券市场要先来一波设备更新,以拉动消费
这就是,那个感觉,我们永远只能选好位置等风来,追风总是追不上。
上周五还有机构预测,沪深300还有10%的涨幅,因为根据目前整体股息率,还有10%的套利空间。
但看今天的架势,似乎一天就要把10%的空间干完。
所以,如我们在《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中讨论的,对汇率下跌的预期的力量是最大的,这种力量会被乘数级的放大,远超过利率本身下调的幅度。放在我们这里就是,对股市上涨的预期的力量,会超过算术上的套利空间。
既然短期市场不可预测,那我们就不多分析了,反正应该是回不去2600点了,如果真回去了,怕什么,我们就是从那里上来的
02. 新质生产力和我们需要怎样的资本市场?
既然持“反转派”观点,就表示我认为短期不会再无限下跌,中期会向上,长期看好,是吧?
那么,我们本节的主题,中期走势会如何呢?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的有个视频,他在里面说,国家应该花3万亿把股市搞到4000点,让买股票的人手里有钱了,就能够带动消费,拉动投资,我们就能够干点事了。
自去年827新政以来,IPO一直处于瘫痪状态,今年有数百家企业撤回申请。
而国家自今年初开始,一直大力倡导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不管怎么解释,本质上应就是通过科技创新突破带动生产力发展,让我们国家形成更多的优势产业。
我们在《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一文中提到过,目前我们外贸出口能够长期保持良好增长,成为全球供应链,主要还是靠价格低廉。
要涨价也简单,就是对外升汇率,或者对内涨人工。
但目前的态势下,汇率升不得,会影响出口;人工也涨不得,也会影响出口;甚至对内涨人工,对外降汇率也搞不得,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
那么,就只有靠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以取得定价权。
比如,“黑神话·悟空”风靡全球,外国网友被迫拿着《西游记》补课,我们应该是不需要维持低价的
(看起来弘扬中华文化孔子学院难以靠得住,还是游戏靠得住些,未来还是要靠游戏改变世界啊)
但是“黑神话·悟空”从2017年开始开发,历时7年,投资额达到3-4亿人民币。
所以,新质生产力最关键的发动机是投资,通过投资激发工程师红利,带来创造性和创新性的产品。
但是,如果二级市场起不来,投资者都不赚钱,就只好把上市的口子给关闭了,那么一级市场的投资退出就没有通道,一级市场赚不到钱,则没有投资动力,工程师们不能饿着肚子搞创新创造,也就不会有成果。
这样,我们的新质生产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难有突破了。
新质生产力没有突破,我们的产业就难以突围和升级。
那么,我们就要持续呆在这种“对外涨不得,对内也涨不得”的境地。
所以,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欣欣向荣的资本市场。
而从投资者(通俗的说就是股民和基民)的角度来说,存款、理财产品收益不断下降,出现资产荒;以前年度房地产那样的投资机会也难再有,现在能稳住房价就不错了。
居民资金缺乏投资渠道,就不能创造财产收入。
所以,从投资者的角度也非常需要一个欣欣向荣的资本市场。当然,市场内还需有一批优秀企业作为投资标的以供选择。
那么,我们觉得股市应该在什么点位,主管部门才好踏实放心的对IPO放行呢?这个位置,应该就是未来若干年,股市很可能处的位置。
个人认为,应该在上证3500点至4000点之间。
或者以此为中轴,太低了发挥不了资本市场拉动投资的作用,届时可能大资金要托底,太高了则终将回落。
(当然,这个中轴可以各人有自己不同的判断)
而这个时间需要多久呢?
那应该是新质生产力取得突破,我们形成了一大批优势产业,不再涨不起价,我们具有定价权的时候。
大家认为这个时间需要多久?
我个人认为需要10年。
业界广泛的认为,1953年是美国股市的一个分水岭。
1953年以前,美国股市经历了漫长的巨震和萧条。而从1953年7月开始,美股走出了一波持续到1956年的大牛市,之后又经历了长达8年的熊市,跌回到1953年的起点。但从1975年开始,美股走出了持续的长牛行情,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状态:45%的时间在创新高,35%的时间在回升,只有20%的时间下跌。
如果我们相信历史总会押着相同的韵脚,那么我们可以参照一下美国股市的变迁。
这一轮行情中,我们似乎不再管业绩,不再管基本面,也不管前景,只管一个字:买;或者两个字:买和涨。
我们似乎仍然流动性充足,似乎仍然容易全民火热。就是说,我们造成大涨大跌的因素都还存在。那么未来的若干年,我们可能面临上涨,又将巨震,甚至再回到起点。
03. 80万亿vs.400万亿差什么和长期市场走向
我们在《A股为何一直3000点?》中讨论过,美股总市值为50余万亿美元,约合400万亿人民币;A股总市值约为80多万亿人民币。美股总市值是A股的5倍。
中国的GDP总量是美国的70%,但股市总值只有美国的1/5,也就是20%。
这5倍,或者说50%,是差在哪?
一小部分应该是源于上市企业数量的差距,但主要还在于上市企业市值的差距。
而市值的差距又源于企业盈利的差距。比如美股市场主要企业苹果和微软30多倍市盈率,爆涨过的英伟达50多倍,业绩良好的拼多多只有10倍。企业估值没有过分高,那么显示企业的盈利处于良好状态。
前面提到我国商品价格低廉,但要涨价也难以涨上去,只能靠新质生产力突围。
像苹果的手机,一经推出,全世界人民觉得:“有了iPhone,其他都是其他”,就不怎么管价格了。像英伟达的GPU,搞AI的公司都排着队买,也管不得价格了。
那么,何时我们才可以达到这种程度?
如第02节中讨论的,可能至少要10年。
(当然,大家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我们在《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中也提到,投资已经不能拉动增长,消费有效需求不足,外贸也动不得。我们要寻求第三条路。
(是不是应该算第四条啊)。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李迅雷建议由中央政府增加杠杆,分10年发行50万亿特别国债,每年5万亿,以解决经济下行问题。
50万亿乍一听起来显得比较多钱,但据李迅雷计算,目前我们中央政府的杠杆水平才20%,加上50万亿之后,杠杆水平大概提高25%,仍不足50%。而美国联邦政府的杠杆水平为120%。
不过,我认为我们国家有个别的国家都没有的条件,就是我们的国有股权比重高。
在80万亿总市值的情况下,国有股权总值可能不一定有50万亿,而一旦我们的企业突破盈利空间的限制,我们的总市值能像美国一样达到400万亿,那么国有股权总值可能是50万亿的倍数。
所以,我们可以把50万亿视为一项长期的连续投资,待到我们实现新质生产力的突破,完成产业升级,届时可能是一笔回报不错的生意。
我们或许会说,我怎么确定国家会这样做呢?
那么,事情总有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无论是什么,只要能解决问题就好。
(但私以为,基本还是财政发力刺激消费啥的,只是金额、年限分布和操作方法的区别而已)
我们或许又会说,我怎么确定国家一定会解决问题呢?
这个嘛,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一直朝这个方向奔赴,应该不会允许不解决问题。
我们或许还会说,万一打仗呢?
上次读了一篇文章 ,大意是说,我们要解决的不仅仅是领土问题,我们要解决的更重要的是海上安全问题,是要把东南沿海的缺口补上,让我们大后方能够安心踏实的搞生产,这就存在更多的考量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深感我的认知又被突破了,也深信仗不会轻易打。
前阵,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在演讲中说,刺激没有用,不消费是因为口袋里没有钱。
我觉得,这应该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各种情况都有。
比如,我们的长辈是困难勤俭中过来的,他们说,我有钱啊,我退休金都用不完,但不知怎么,我就是舍不得花。有的可能是房子、股票和基金都缩水,按他们的话说,叫“亏得心气都没有了”,也没心情消费了。有的真的是收入减少了,没钱消费。还有的是一直收入就很少,一直没钱消费……
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解决方法,结果才会良好。
我们常说,别人的股市都是长牛不衰,只有我们的股市一直趴在地上起不来。
但焉知别人没有经历过我们的路呢?
比如,美国股市成立于1811年,但是在1953年前的142年里都是巨幅震荡。尤其是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使得美股其后20年都没有回到1929年的高点,改变了一代人的财富价值观。
试想,一个高成长的公司,一般股价会被炒得很高,下跌时也更猛烈,甚至于出现你难以想象的低价,反而是那种成熟的、高成长不再的公司,不大涨也不跌,像一根慢牛的上扬的线。
我们似乎还没到这个阶段。
04. 我们应如何在市场中自处?
既然短期不会再无限下跌,经历过震荡的中期,有可能到达以后的长牛。
我们应该如何在这样的市场中自处呢?
我们以前分析过,美股总市值约为A股的5倍,但美股的头部公司,比如微软,市值超过3万亿美元与A股市值前列的公司相差约10倍。
据统计,美股上涨主要靠10%的股票拉动,90%的股票都没有涨,甚至下跌。美股发展至今,80%的公司都消失了(当然,有被并购的,不全是退市)。
我们今年颁布的新“国九条”中,也明确了要强化退市。只有让不再优秀的公司让出空间,股市才能良性发展。
所以,像A股市场里面,ST公司也动则涨停,市值可以超过盈利增长良好的小盘上市公司的情况,可能要慢慢变化了。
新“国九条”也明确了要引导长期资金入市,机构投资者会更倾向于上市公司业绩稳定或者具有成长性,从而保持股价稳定上涨。
那么A股市场的流动性也将会趋向集中,一部分股票交易活跃;一部分股票交易量较少,不那么活跃;一部分股票交易量很少,活跃度很低。
所以,自处的原则之一,一定要选优秀的公司。
股票投资越来越变得具有专业性。那么这种情况下,可能仍是依靠专业的机构比较好,但这其中,指数基金又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指数基金按指数结构完全复制进行投资,不做主动选择。而各类指数相当于对市场上的股票进行规则分类。
2006年,巴菲特提出用50万美元打赌,赌标普500的指数基金业绩能战胜任意5只对冲基金(主动管理型基金)的业绩。门徒合伙基金公司( Protégé Partners)的泰德·西德斯响应了挑战,他选择了5只FOF(Fund of funds,组合基金)应对巴菲特指定的指数基金。
赌约从2008年1月1日开始,到2017年12月31日结束,持续了10年。巴菲特以125.8%比36.3%的大比分完胜西德斯。
赌局的结果正如《投资的常识》一书所倡导的理念:绝大部分人跑不赢指数,主动投资不如买指数基金。
所以,自处的原则之二,选公司不如选指数。
A股市场的指数越来越丰富,今年又新发了中证A50和中证A500,还包括按市值大中小范围区分的指数和各种行业指数。
不过,中国的行业有个特点,就是在高速发展的环境下,行业的周期也特别短。比如光伏,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两轮大周期,前一轮的洗牌刚刚过去,然后突然又产能过剩,导致行业盈利受影响,企业甚至转入亏损。
这种情况下,买单一行业指数又不如买综合类指数,可以均化行业周期的影响。
所以,自处的原则之三,选行业指数不如选综合指数。
结语
短期市场不可预测,冲高有可能回落,但回落又总会上涨。市场的波动莫不如此,莫如选好位置等风来,而不要追风跑。
中期国家需要通过资本市场打通新质生产力的循环,以带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形成更多的优势产业,取得定价权。
长期来说,如果产业升级完成,企业突破盈利限制,有可能带来长牛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