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7日,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主办的东方脑血管病会议(OCIN)暨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学术年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幕。
万杰清教授
管生教授
会议的第一个主题是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张锦华教授带来的“颈动脉支架类型的选择:开环还是闭环”。
众所周知,一个良好的支架,需要良好的径向支撑力、顺应性(贴壁性)、适当的斑块覆盖率以及是否可以精准释放。就径向支撑力及顺应性来说,开环支架肯定优于闭环支架,开环支架更适合于迂曲的病变及远近端管径相差较大的血管。闭环支架在斑块覆盖率方面有优势,对于溃疡斑块、夹层病变,防止斑块脱垂及压闭夹层等效果上更加具有优势,但对于长段、闭塞病变,过高的斑块覆盖率,容易出现早期支架内血栓,可以选择两个开环支架由远及近套叠释放。
循证医学证据方面,2019年的一个荟萃分析发现,颈动脉开环支架和闭环支架,唯一有差异的是DWI的新发缺血灶,开环支架比闭环支架更多一些。文章最终结论是对于需要血管内血运重建的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设计似乎与短期或中期MAE发生无关。然而,开环和闭环支架设计的区别可能掩盖了单个支架功效的真正差异。尽管如此,与闭环支架相比,使用开环支架在MR-DWI上检测到的术后新发缺血灶数量明显更多。
张教授最后总结,对颈动脉支架选择开环还是闭环,建议根据病变个体化选择,扬长避短。
张锦华教授
第二个主题是“慢闭开通血栓防逃逸预防与处理”,由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李子付教授分享。李教授指出,颈动脉慢闭开通手术策略的选择包括介入手术、搭桥手术,或者杂交手术。
李教授提出颈动脉慢闭介入开通手术强调安全性,所以术前评估需要多下功夫,首先只做症状性颈动脉慢闭开通,其次要有明确的低灌注,术前还需要高分辨核磁评估整个闭塞管壁情况,明确病变性质究竟在哪个部位、闭塞长度、远端真腔在哪个位置、闭塞段里面有没有血栓,如果在T1上都是等信号,血栓脱落几率就比较低,如果闭塞节段远端在T1上可看到高信号,就存在血栓的可能性,当然慢血流也可能导致这种信号的改变。管壁成像可以指导导丝的走形方向,对于导丝进入真腔至关重要。同时,李教授认为术中操作的整个过程,都需要预防血栓的逃逸,切记避免用造影管或微导管反复造影,一旦在假腔造影,容易导致假腔越撕越大,真腔就更难以寻找。
颈动脉慢闭开通,保护装置的使用也很关键。Spider保护伞适合颈内动脉近端闭塞的患者,它的优势是可以通过中间导管释放,可以放到C2远端,有一根延长的保护伞导丝。远端网篮设计保护适合全部慢闭开通患者,不会造成侧枝循环供血受损,同时可以为后续球囊扩张提供锚定。
李教授最后总结提出,慢闭开通前需充分评估管腔,注意手法操作,使用保护装置,并呼吁研发新型颅内滤网式保护伞以防更小血栓逃逸。
李子付教授
最后,刘圣教授和殷聪国教授对本次专题会进行了精彩点评,认为此次会议不仅展示了两位讲者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对未来科技的不断更新和器械的不断迭代给予了期待,相信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刘圣教授
殷聪国教授
随着本次专题会的圆满落幕,我们见证了一场汇聚智慧、创新与合作的学术盛宴。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的不断发展,相信颈动脉狭窄治疗越来越规范化,惠及更多患者!
扫码关注神经介入在线
神经介入在线投稿:
sjjrzx@hh-medic.com
进入“和缓学术” 全方位学习神经介入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