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节选自《孙子兵法·地形篇》,有删改)
材料二:
武王问太公曰:“敌人深入长驱,侵掠我地,驱我牛马,其三军大至,薄我城下。吾士卒大恐,人民系累,为敌所虏。吾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 ”
太公曰:“如此者,谓之突兵。其牛马必不得食,士卒绝粮,暴击而前。令我远邑别军,选其锐士,疾击其后,审其期日,必会于晦,三军疾战,敌人虽众,其将可虏。”
武王曰:“敌人分为三四,或战而侵掠我地,或止而收我牛马,其大军未尽至,而使寇薄我城下,致吾三军恐惧,为之奈何 ”
太公曰:“谨候敌人未尽至,则设备而待之。去城四里而为垒,金鼓旌旗皆列而张,别队为伏兵。令我垒上多积强弩,百步一突门,门有行马,车骑居外,勇力锐士隐伏而处。敌人若至,使我轻卒合战而佯走;令我城上立旌旗,击鼙鼓,完为守备。敌人以我为守城,必薄我城下。发吾伏兵,以冲其内,或击其外。三军疾战,或击其前,或击其后,勇者不得斗,轻者不及走,名曰突战。敌人虽众,其将必走。”
武王曰:“善哉!”
(节选自《六韬·豹韬·突战》,有删改)
材料三:
唐武德中,太宗围王世充于东都,窦建德悉众来救。太宗守武牢以拒之。建德阵汜水东,弥亘数里,诸将皆有惧色。太宗将数骑登高以观之,谓诸将曰:“贼起山东,未见大敌。今渡险而嚣,是军无政令;逼城而阵者,有轻我之心也。我按兵不动,待彼气衰,阵久卒饥,必将自退,退而击之,何往不克!”建德列阵,自辰至午时,卒饥倦,皆列坐,又争饮水。太宗曰:“可击矣。”乃命骑将建旗列阵自武牢乘高入南山循谷而东以掩贼背。建德遽率其阵;却止东原,未及整列,太宗轻骑击之,所向披靡。程咬金等众骑缠幡而入,直突出贼阵后,齐张旗帜,表里俱奋,贼众大溃,生擒建德。
(节选自《百战奇略·后战》,有删改)
10.材料三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乃命骑将A建旗B列阵 自武牢D乘高E入南山F循谷G而东H以掩贼背。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卒,指军队、部队,与《过秦论》“率疲弊之卒”中的“卒”意思不同。
B.驱,指侵夺,与《谏太宗十思疏》“则思三驱以为度”中的“驱”意思不同。
C.强弩,指强劲的弓,与“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中的“劲弩”意思相同。
D.衰,指衰弱、衰竭,与《曹刿论战》“再而衰,三而竭”中的“衰”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子兵法》认为懂得用兵的人,必然思路清晰,不被敌方迷惑,战术复杂多变,不守成规。
B.面对长驱直入、突然大规模攻城的敌军,太公的建议是调动驻扎在远方的部队,急袭其后,与城中部队里应外合,消灭围城敌人。
C.窦建德自起兵未遇过强大对手,因此在与李世民的对峙中,士气衰落,轻敌傲慢,最终大败。
D.李世民面对劲敌,冷静分析敌我形式,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与程咬金通力合作,活捉窦建德。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审其期日,必会于晦,三军疾战,敌人虽众,其将可虏。
(2)今渡险而嚣,是军无政令;逼城而阵者,有轻我之心也。
14.三则材料都体现行军用兵之道,但在表述上又各有侧重,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5分)
参考答案
10. BDH 11. A 12. C
13.(1) 确定作战日朋,一定要在天黑的时候会合,全军快速出击,敌人虽然众多,他们的将领也可以被俘虏。
(2) 现在他们渡过险要之地而暄闹,这说明军队没有严明的政令;靠近城池而列阵,这是有轻视我们的心思。
14.材料一侧重论述将领用兵需知彼知已、知天知地,全而了解各种情况才能取胜;材料二侧重讲述面对不同敌军进攻情况应采取的具体战术,如遭遇敌军深入长驱、分兵等情况时如何作战;材料三侧血通过具体战例,展示在实际战争中如何冷静分析敌我形势,把担战机以克敌制胜。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正确判明敌情制定取胜计划,考虑地形的险易道路的远近,这些都是将帅的职责。懂得这些道理去指导作战的就必然胜利,不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就必然失败。只了解我军能打,而不了解敌军不可以打,取胜的可能性只有一半;只了解敌军可以打,而不了解我军不能打,取胜的可能性也只有一半;了解敌军可以打,也了解我军能打,而不了解地形条件不可以打,取胜的把握仍然只有一半。所以懂得兵法(用兵)的将帅,行动绝不迷乱,措施变化无穷。所以说:了解敌方和我方,就能必胜不败(胜利就没有危险);了解天时和地利,胜利就不可穷尽了。
材料二:
武王问太公说:“敌兵长驱直入,侵占我土地,抢夺我牛马;敌人大军蜂涌而来,迫近我城下。我军士兵大为恐惧,民众被拘禁成为俘虏。我想要做到防守稳固,只要进行
战斗就能胜利。该怎么办呢?”
太公答道:“像这类敌军,叫做突袭性的敌军。它的牛马一定缺乏饲料,它的士卒一定没有粮食,所以一直凶猛地向我军发动进攻。命令我驻扎在远方的其他部队,挑选精锐的士兵,迅猛地袭击敌人的后方。计算好会攻的时间,务必使其在夜色昏暗的时候与我会合。全军迅速猛烈地同敌战斗,敌人人数虽然众多,敌将也可以被我俘虏。”
武王问:“如果敌军分为三、四部分,以一部向我发动进攻以侵占我方土地,以一部驻止以掠夺我牛马财物,其主力部队尚未完全到达,而使一部兵力逼近我城下,致使我
全军恐惧。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应仔细观察敌人情况,在敌人尚未完全到达前就完善守备严阵以待。在距离城四里的地方构筑营垒,金鼓旌旗,都布设张扬起来。另派一队人马为伏兵。令我方营垒上的部队多集中强弩,每百步设置一个供部队出击的暗门,门前安放拒马等障碍物,战车、骑兵配置在营垒外侧,勇锐士兵隐蔽埋伏起来。敌人如果到来,可先派我轻装部队迎战,随即佯装不敌败退,并令我守军在城上竖立旗帜,充分做好防守准备。敌人因此将认为我方主力在防守城邑,其军必定进逼到我城下。这时我方应突然出动伏兵,或突击敌军中枢,或攻击敌人的外围。同时再令我全军迅猛出击,奋勇战斗,既攻击敌人的正面,又攻击敌人的后方。使敌人中勇猛的无法战斗,轻快的来不及逃跑,这种战法称为突战。敌人人数众多,他们的将领也必定由于战败而逃走。”武王说:“说得真好啊!”
(节选自《六韬·突战》,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