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傅惟肖①
萧德藻
竹根蟋蟀太多事,唤得秋来篱落②间。
又过暑天如许久,未偿诗债若为③颜
肝肠与世苦相反,岩壑嗔人不早还。
八月放船飞样去,芦花丛外数青山。
[注]①次韵: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傅惟肖曾在清江县任职,是一个颇能同情民生疾苦的良吏。②篱落:篱笆。③若为:如何,怎样。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诗是和诗,诗人从秋天写起,诗人认为,是竹根下的蟋蟀的鸣叫把萧瑟的秋天唤来了,所以责怪起蟋蟀来。
B.首联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季节的交替,把一件原本很平直的事写得生动活泼,增加了情趣,富有生机和活力。
C.颔联诗人转而埋怨自己,计划要写的诗,至今都还不曾动笔,其中“诗债”写得富有新意,写出了诗人难为情的状态。
D.尾联实写诗人坐在船上,船像箭一样飞去,在芦花丛外,看到了青山座座,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急于归隐的心情。
16.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此诗的颈联。(6分)
参考答案
15.D(“实写诗人坐在船上”错,应是想象,是虚写)
16.诗人把自己甘于淡泊、不求名利、不慕富贵与世人热衷功名、看重名利进行对比;(2分)说连那岩壑也在嗔怪自己为什么不早还,把“岩壑”拟人化。(2分)表达诗人对归隐的向往和渴望,以及想归隐山林却不得的无可奈何的矛盾心理。(2分)
作者
萧德藻,南宋诗人。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初任尤川县丞,后为湖北参议,再调湖州乌程令。因爱当地山水之美,遂移家乌程,住县中屏山,其地有千岩之胜,所以自号“千岩老人”,表示归隐不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