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韩信数项羽之失曰:“有功当封爵者,印刓①中蔽,忍不能予。”繇斯言也,信之所以徒任为将而不与闻天下之略,且以不保其终者,胥在是矣。封爵者,因乎天之所予而隆之,非人主所以市天下也。且爵赏亦岂必其足荣哉 荣以其难得而已。人主轻之,天下猎之;人主重之,天下荣之。宋太祖许曹彬下江南授使相。彬早知不得而安焉,故封爵不侈而彬服。非然则更始②之侯林立而不救其亡期于必得之不足歆也。羽不惜屈已以下人,而靳③天爵,何遽非道而必亡乎 若夫项羽之所以失者,非容封爵之故。信之说,不如陈平之言之允也。陈平曰:“项王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故羽非尽不知人,有蔽之者也。琐项姻亚,踞腆仕,持大权,而士恶得不蔽 虽然,亦有繇④尔。羽,以诈兴者也;事怀王而弑之,属宋义而戕之,汉高入关而抑之,田荣之众来附而斩艾掠夺之。积忮害者,以已度人而疑人之忮已。轻残杀者,大怨在侧而怨不可狎。左顾右盼,亦唯是兄弟姻党之足恃为援。则使轻予人以权,已且为怀王,已且为宋义。惴惴慄慄,戈戟交于梦寐,抑恶能不厚疑天下战 然而其疑无救也。为汉王之腹心者,项伯也,其兄弟也;追而迫之到者,吕马童也,其故人也。从之于大败之余者三十余骑,而兄弟姻亚不与焉。怀匿求援,而终以孤立。非利印不与者惎已而贼之,其亲戚之叛已久矣。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
材料二:
韩信下魏破代而汉王收其兵,与张耳破赵而汉王又夺其兵,何以使信帖然听命而抑不解体以飏去哉 此汉王之所以不可及也。制之者气也,非徒气也,其措置予夺之审有以大服之也。结之者情也,非徒情也。无所偏任,无所听荧,可使信坦然见其心也。吾之所为,无不可使信知之矣。信固知已之终为汉王倚任而不在军之去留也,故其视军之属汉也无以异于已。无疑无怨,何所靳而生其忮惎⑤乎 假使夺信军而授之他人,假使疑信之反而夺其军以防之,项王一印之利而信叛,三军之重,岂徒一印之予夺乎!武王曰:“予有乱臣⑥十人,同心同德。”十人之同乎武王,武王同之也。
(节选自穆军全《王夫之励志文选》)
[注]①刓(wan):磨损。②更始:更始帝刘玄被绿林起义军推举为皇帝,后来起义军攻入长安,新莽政权灭亡。为笼络人心,刘玄便大封起义将领和刘姓宗室为王侯。③靳(jin):吝惜。④繇(y6u) :同“由”。⑤忮(zhi)基(ji):忌恨。⑥乱臣:据《说文》:“乱,治也。”此处所说的“乱臣",应为“治国之臣”。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非然A则更始之侯B林立C而不救D其亡E期于必得F之G不足歆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参与,与《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的“间”意思相同。
B.荣,视……为荣耀。与《孔雀东南飞)“足以荣汝身”的“荣”用法相同。
C.夺,剥夺、夺取,与《陈情表》“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的“夺”意思不相同。
D.“结之者情也”与《烛之武退秦师》“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的“之”用法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信觉得有功之臣理当得到封赏,但项羽将印绶都摩就坏了也舍不得授予别人,由此产生反叛之心。
B.陈平认为项羽只喜爱信任自己家人亲威,此外就是天下奇才也得不到重用,王夫之更赞同这一看法。
C.曹彬未得到很高封赏也没有怨言,更始帝大肆封侯也不能挽救危亡,可见项羽失败不在于吝惜封爵。
D.周武王得到十位治国能臣的大力支持,才得以稳固周朝江山,这是因为他们都能竭尽忠诚拥戴武王。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惴惴慄慄,戈戟交于梦寐,抑恶能不厚疑天下战 (4分)
(2)何以使信帖然听命而抑不解体以飏去哉 (4分)
14.王夫之认为“此汉王之所以不可及也”,如何理解他的这个观点 请结合刘邦和项羽两人的做法,简要分析王夫之这样说的理由。(5分)
参考答案
10.ACE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题关键:先理解,后断句.“非然”,与此相反的意思,独立成句,可先切断;“更始之侯林立”,更始帝分封的王侯很多,此处可断句;“不救其亡”,意思完整,后面可断句;“期于必得之不足歆也”,意思是认为一定可以得到的不值得高兴,这里的“必得之不足歆也”是“期”的宾语,句子完整.综上分析,答案应为 ACE.附原文标点如下:非然,则更始之侯林立,而不救其亡,期于必得之不足歆也.)
11.B (A项,“不与闻天下之略”的“与”和“又何间焉”的“间”都是“参与”的意思.B项,“天下荣之”的“荣”是意动用法,而“足以荣汝身”的“荣”是使动用法,“使 荣耀富贵”的意思,二者用法不相同.C项,“措置予夺”的“夺”是“剥夺、夺取”的意思,而“舅夺母志”的“夺”是“强行改变”的意思,二者并不相同.D项,“结之者情也”的“之”是代词,指韩信,“臣之壮也”的“之”是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二者用法不相同.)
12.D (遗漏信息,以偏概全.周武王之所以成功,既是因为十位治国能臣与周武王同心同德,也是因为周武王能与他们同心同德.原文说的是“十人之同乎武王,武王同之也”.)
13.(1)他每天惴惴不安、战战兢兢,在睡梦之中也能看到戈与戟相交的情景,又怎么能够不对天下人抱有深深的猜疑呢 (得分点:“慄慄”,战战兢兢;“恶”,怎么;“厚”,深深的.三个关键词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2)(刘邦)为什么能使韩信俯首帖耳地听从命令而不是离心离德、扬长而去呢 (得分点:“何以”,为什么;“解体”,离心离德;“飏去”,扬长而去、拂袖而去.三个关键词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14.示例:王夫之认为,刘邦夺走韩信的兵权却没有引起韩信反叛,这是超出常人、令人望尘莫及的地方。(1分)
其理由是:①刘邦对韩信非常坦诚,“使信坦然见其心也”;刘邦的所作所为,“无不可使信知之矣”,由此获取了韩信的信任和忠心.(2分)②归根结底,是刘邦与韩信做到了君臣一心(同心同德).(1分)③相反,项羽受到蒙蔽,没有重用真正的人才,所信任的亲朋好友却都离心离德,以致最终遭到失败.(1分)(提示:谈及刘邦成功与项羽失败两方面的原因,言之成理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韩信历数项羽的过失说:“有些人有功劳应当封爵,但项羽将印绶都摩挲损坏了,也舍不得授予别人.”由这句话可以看出,韩信之所以名义上被任命为大将,却根本不能参与天下大计的制定,而且最终难以保全自身的原因,全在于此.封赏爵位,应当是遵循上天的意愿赐给有功之人,以表彰和推崇他们,而不是作为君主收买天下人心的手段.而且封爵一定都能使人荣耀吗 封爵之所以能使人荣耀,在于其难以获得.如果君主轻易将其授人,那么普天之下的人都会想侥幸猎取它;如果君主慎重封赏,那么天下之人都会把它视为莫大的荣耀.宋太祖许诺曹彬,如果他能率军攻下江南就任命他为使相.曹彬早知道这不可能,所以安之若素,(后来江南平定,宋太祖给曹彬的)封赏并不很高而他也没有怨言.与此相反,更始帝刘玄分封的诸侯众多,却没有人出来挽救他的危亡,这是因为众人认为更始帝的爵位太容易得到,即使得到了也不值得高兴。
项羽不惜委屈自己,礼贤下士,却吝惜代表上天意愿的爵位,不愿轻易授人,这难道就是不合乎道义而必定走向败亡吗 至于项羽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吝惜封爵.韩信的说法,不如陈平的说法公允.陈平说:“项王所喜爱、重用的人,不是项氏一族,就是妻子的兄弟,除此之外即使有奇才也不能被重用.”所以项羽并非完全不知人,只是有人蒙蔽了他.平庸猥琐的众亲戚们,高高地占据重要的官位,掌握着大权,士人们又怎么能够不被排挤和抑制呢 虽然如此,项羽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项羽是靠奸诈而崛起的,他以臣子身份侍奉怀王却杀死了他,在宋义帐下做副将却杀害了他,看到汉王刘邦抢先入关便极力压制他,田荣的人马前来归附,项羽却杀害、掠夺他们.项羽之所以接连因嫉妒而残害别人,是因为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怀疑别人都在嫉妒、陷害自己.轻率地残杀他人的人,必定会在自己周围招来十分怨恨自己的仇人,而这些仇人自然是不能亲近和任用的.他左顾右盼,发现周围也只有自己的兄弟和姻亲值得信赖,可以重用以作为辅弼.如果轻率地把大权交给其他人,那么自己就可能成为第二个楚怀王,成为第二个宋义.他每天惴惴不安、战战兢兢,在睡梦之中也能看到戈与戟相交的战斗情景,又怎么能够不对天下人抱有深深的猜疑呢 然而他的猜疑并不能挽救他覆亡的命运.在楚阵营中作刘邦内应、被刘邦引为心腹的是项伯,他是项羽的兄弟;穷追不舍,将项羽逼迫到乌江自刎的是吕马童,他是项羽的老朋友。在惨败之后仍然跟随项羽的有三十多名骑兵,其中却没有一个是项羽的兄弟姻亲.项羽怀着奸邪之心想求得亲友援助,最终却落得众叛亲离、孤立无援的下场.并不是项羽舍不得封赏的那些人因为怨恨而谋害他,实际上项羽的亲戚们早已背叛他很久了。
材料二:
韩信攻下魏国、击破代国后,刘邦将其麾下精兵调往自己帐下,后来韩信与张耳一起攻破赵国后,刘邦又夺走了他的兵权,(刘邦)为什么能使韩信俯首帖耳地听从命令而不是离心离德、扬长而去呢 这正是刘邦超过常人、令人望尘莫及的地方.制伏韩信的是气,又不仅是气,刘邦审慎周密的安排和赏罚予夺中有令韩信非常心服口服的地方.笼络韩信之心的是情,又不仅是情,刘邦用人无所偏任、对所用之人不存疑心,因而可以使韩信明明白白地看到他的用心.他的所作所为,没有不可以让韩信知晓的.韩信清楚地知道自己始终都被刘邦倚重,军权一时的去留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他觉得军权收归刘邦与掌握在自己手中并没有什么区别.没有疑虑也没有不满,韩信还会因为吝惜什么而产生嫉妒、怨恨之心吗 假如刘邦夺取韩信的军权而授予他人,假如刘邦怀疑韩信谋反而收回其兵权作为防范,项羽因为舍不得一颗印信而使韩信愤然背楚归汉,那么统帅三军的兵权之重,难道是一颗印信的予夺可以相比的吗 周武王说:“我有治国能臣十人,与我同心同德.”十个人之所以与武王同心同德,是因为武王与他们同心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