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狄青,汾州西河人,善骑射。宝元初,诏择卫士从边,以青为延州指使。时偏将屡为贼败,士卒多畏怯,青行常为先锋。凡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者八。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尹洙为经略判官,青以指使见,与谈兵,善之,荐于韩琦、范仲淹曰:“此良将材也。”二人一见奇之,待遇甚厚。仲淹以《左氏春秋》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青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青奋行伍十余年而贵是时面涅犹存帝尝敕青傅药除字,青指其面曰:“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以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擢枢密副使。
皇祐中,广源州蛮反,岭外骚动。青上表请行。青戒诸将毋妄与贼斗,听吾所为。广西陈曙乘青未至,辄以步卒八千犯贼,溃于昆仑关,殿直袁用等皆遁。青曰:“令之不齐,兵所以败。”晨会诸将堂上,揖曙起,按以败亡状,驱出军门斩之。已而顿甲,令军中休十日。觇者还,以为军未即进。青明日乃整军骑,一昼夜绝昆仑关。贼既失险,悉出逆战。青执白旗麾骑兵,纵左右翼,出贼不意,大败之,追奔五十里。还至京师,帝嘉其功。
青为人慎密寡言,计事必审中机会而后发。行师先正部伍,明赏罚,与士同饥寒劳苦,虽敌猝犯之,无一士敢后先者,故其出常有功。尤喜推功与将佐。始,与孙沔破贼,谋一出青,贼既平,悉以诿沔,退若不用意者。沔始叹其勇,既而服其为人,自以为不如也。
熙宁元年,神宗考次近世将帅,以青起行伍而名动夷夏,深沈有智略,能以畏慎保全终始,慨然思之。
(《宋史·狄青传》)
材料二:
夫将材有九: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知其饥寒,察其劳苦,此之谓仁将;事无苟免,不为利挠,有死之荣,无生之辱,此之谓义将;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此之谓礼将;奇变莫测,动应多端,转祸为福,临危制胜,此之谓智将;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此之谓信将;足轻戎马,气盖千夫,善固疆场,长于剑戟,此之谓步将;登高履险,驰射如飞,进则先行,退则后殿,此之谓骑将;气凌三军,志轻强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此之谓猛将;见贤若不及,从谏如顺流,宽而能刚,勇而多计,此之谓大将。
(节选自《将苑·将材》)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青奋行伍A十余年B而贵C是时D面涅犹存E帝尝敕F青傅药除字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见,指拜见,与《答司马谏议书》“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中的“见”意思不同。
B. 绝,指跨越,与《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绝”意思不相同。
C. 以,指用,与《六国论》中“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
D. 苟,指苟且,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终苟免而不怀仁”的“苟”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狄青经经略判官尹洙的推荐,得到了韩琦、范仲淹的赏识。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节读书,通晓了秦、汉以来将帅的用兵策略。
B. 狄青深为军中将士所信服,调度军队时先整顿队伍,明确赏罚,常常同士兵一起忍受饥寒劳苦。他把战功都推给孙沔,自己仿佛不在意结果一样。
C. 《将苑·将材》提出优秀将领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以德育下,有的临事不苟,有的谦逊待人,有的临危不惧,有的勇猛过人,有的宽厚刚直。
D. 《将苑·将材》认为优秀的步将需能稳固疆域边境,优秀骑将则要能在险要之地行军,能冲锋在前,撤退殿后,这体现了对不同兵种将领的不同要求。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晨会诸将堂上,揖曙起,按以败亡状,驱出军门斩之。
(2)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此之谓礼将。
14. 请结合材料,分析狄青是否属于“大将”?
【答案】
10. ACE
句意:狄青从行伍中奋斗起家,十多年就显贵了,这时脸上刺的墨字还在。 “青奋行伍”,主谓结构,“行伍”为后置状语,句意完整,A处断开; “十余年”可断可不断,但是“而贵”无法单独与后文“是时”成句,“是时”为时间状语放在句首,因此在C处断开; “帝”做主语总领下句,因而在E处断开。 故选ACE。
11. 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拜见;/指代副词,我。句意:狄青凭借延州指挥使身份进见。/现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
B.正确。跨越;/横渡。句意:只一个昼夜就跨越了昆仑关。/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
C.错误。用;/用来。句意:用礼法使部队齐整。/可是子孙们看待它却很不珍惜,拿它来送人。
D.正确。句意:临事能不苟且而免于攒害。/结果(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
故选C。
12. B.“自己仿佛不在意结果一样”错误,原文为“退若不用意者”,应为“自己仿佛是没出过什么主意的人一样”。 故选B。
13. (1)早晨在堂上会合诸将领,将陈曙等人抓捕起来,审查失败逃亡的罪状,将他们赶出军门处斩。
(2)身份高贵但不骄横,打了胜仗又不依仗功劳,贤明而能谦逊待人,性情刚直又能克制自己,这样的将帅被称作礼将。
14. 属于大将。遇见贤者虚心请教,对别人的意见从谏如流,能广开言路,待人宽厚又不失刚直,勇敢果断又富于计谋,这样的将帅是大将。
①范仲淹建议狄青应该了解历史,他就折节读书,全面了解秦、汉以来将帅的用兵策略。
②狄青与同士兵一起忍受饥寒劳苦,还爱把功劳推给偏副将领。
③昆仑关之战,狄青果断斩杀有过之人,假意修整,而后整顿军骑,出其不意,大败贼兵。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狄青是汾州西河人,擅长骑马射箭。宝元初年,皇帝下诏挑选卫士参加戍边军队,(后来)任命狄青担任延州指挥使。当时戍边的将领多次被贼军打败,士兵们大都畏惧胆怯,狄青出战经常自己做先锋。一共四年,前后经历大小二十五次战斗,八次被流箭射中。曾经在安远有一场战斗,狄青身体遭受很重的创伤,但是一听说敌人来犯,马上起身上马奔赴战场。他在贼兵中出入,贼兵都纷纷溃散没有人敢阻拦他。
尹洙担任经略判官,狄青凭借延州指挥使身份进见。尹洙和他谈论军事,认为他非常擅长,就向韩琦、范仲淹推荐说:“这是良将之才。”韩琦、范仲淹一见狄青就认为他很出众,对他非常看重。范仲淹拿《左氏春秋》送给他说:“将军如果不了解历史,那也不过是有着匹夫之勇的人罢了。”从此狄青改变平日志向去读书,全面透彻地了解了秦、汉以来将帅的用兵策略,他也因此而更加知名。狄青从行伍中奋斗起家,十多年就显贵了,这时脸上刺的墨字还在。皇帝曾颁布文书准许狄青敷药除去字迹,狄青指着自己的脸说:“陛下凭借我的功劳来提拔我,不责求我的出身,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只是因为这刺下的墨字的不断激励罢了,我希望留着它们用以鼓励军中其他的将士。”不久狄青凭借彰化军节度使的身份管理延州,后又被提拔担任枢密副使。
皇祐年间,广源州蛮谋反,岭南局势动乱。狄青奏上表章请求前去平定。狄青告诫将领们不要胡乱同贼兵作战,要听从自己的排兵布阵计划。广西的陈曙趁狄青还没到任,就带领八千步兵向贼兵发起攻击,结果在昆仑关溃败。狄青说:“命令不加整饬,是军队失败的原因。”早晨在堂上会合诸将领,将陈曙等人集中起来,审查失败逃亡的罪状,将他们赶出军门处斩。接着指示放下铠甲,命令军中休整十天。敌方窥探的人回去报告,贼兵方面认为朝廷军队没有马上进发的动向。狄青第二天却整顿军骑出击,只一个昼夜就跨越了昆仑关。贼兵失掉险要关隘之后,全都出来迎战。狄青手执白旗指挥骑兵,直冲贼军左右翼,出乎贼兵意料,大败贼兵,追逃奔袭溃败的贼兵达五十里之远。回到京城,皇帝嘉奖了狄青的战功。
狄青为人谨慎缜密很少言语,谋划事情一定看清机会以后才去施行。调度军队时先整顿队伍,明确赏罚,常常同士兵一起忍受饥寒劳苦,(因此)即使敌人突然侵犯他们,也没有一名兵士愿意落后于前面的人。因此狄青出战时大多会有战绩。狄青尤其爱把功劳推给偏副将领。当初,他和孙沔打败了贼人,计谋完全出自狄青,贼人被平定后,狄青把归劳都推给孙沔,自己仿佛是没出过什么主意的人一样。孙沔起初赞叹他的勇敢,这件事之后又佩服他的为人,自认为比不上狄青。
熙宁元年,宋神宗考核排列之前各时代的将帅,认为狄青起于行伍之间却能够声名震动中原和边疆各地,为人深沉又有智谋,能够凭敬畏谨慎保全终始,感慨之下非常追念他。
材料二:
将帅之材有九种类型:用自己的德行引导教育部下,用礼法使部队齐整,知道部下饥寒,明察他们的辛劳疾苦,这样的将帅被称作仁将;临事能不苟且而免于损害,不被利益所屈服,宁愿为荣誉献身,也不屈辱求生,这样的将帅被称作义将;身份高贵但不骄横,打了胜仗又不依仗功劳,贤明而能谦逊待人,性情刚直又能克制自己,这样的将帅被称作礼将;作战变化莫测,行动处置变化多端,能转祸为福,面临危险出奇制胜,这样的将帅被称作智将;对前进之人有丰厚的赏赐,对退却的人有重罚,奖赏不超过时限,惩罚不区分地位高下,这样的将帅被称作信将;脚步快过战马,气概能胜过千军,长于稳固疆场边疆的局势,又擅长使用剑戟,这样的将帅被称作步将;登高山走险地,骑马射箭如飞,进攻时身先士卒,撒退时在队伍后而殿后,这样的将帅被称作骑将;气概超过三军,蔑视强敌,对小的战役小心谨慎,面对强大的敌人(则)很勇敢,这样的将帅被称作猛将;遇见贤人好像(自己觉得)比不上,听从别人劝告像水顺流而下(那样自然),待人宽厚又不失刚直,勇敢又多计谋,这样的将帅被称作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