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水调歌头·再用韵答李子永》阅读答案及解析--我愧渊明久矣,独借此翁湔洗,素壁写归来

文摘   2024-11-11 23:11   山东  

水调歌头·再用韵答李子永①

辛弃疾

君莫赋幽愤,一语试相开。长安车马道上,平地起崔嵬。我愧渊明久矣,独借此翁湔洗,素壁写归来。斜日透虚隙,一线万飞埃。

断吾生,左持蟹,右持杯。买山自种云树,山下劚烟菜。百炼都成绕指,万事直须称好,人世几舆台。刘郎更堪笑②,刚赋看花回。

[注]①此词作于淳熙九年(1182)闲居带湖时。②刘郎:刘禹锡。元和十年(815),刘禹锡从朗州被召回京,作《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由于触怒当权者,同年被贬往连州。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头开导友人李子永“莫赋幽愤”,其实也是劝慰自己,排遣内心苦闷。

B.上片写平地上骤起崔嵬,日光照处尘埃飞舞,寄寓词人对现实的多重感悟。

C.下片写对酒持蟹、开荒植树的悠闲生活,表现词人经历人生变化之后的达观与超脱。

D.结尾用“刘郎”典故,含蓄蕴藉,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尾的抒情方式相似。

16.“我愧渊明久矣,独借此翁湔洗,素壁写归来。”蕴含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5.C .“达观与超脱”错误。下片写闲居生活,看似悠闲,实则表达词人对归隐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

16.①表达了词人的惭愧。词人想学陶渊明归隐田园,又觉得没有陶渊明的志趣和决心。

②表达了词人对仕途的厌倦。词人想要通过书写陶渊明的作品来洗涤自己沾染的官场浊气,表明对仕途生活的厌倦。

③表达了词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词人想象自己归隐后饮酒持蟹,买山种树,山下除草的闲适生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我愧渊明久矣”表达了词人的惭愧之情。结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的典故,表现了陶渊明高洁傲岸的品格,在此表达了词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词人将抗金北 伐作为自己的志向,但官场污浊、仕途险恶,他空有抱负不被重用,却对朝廷抱有幻想,与陶渊明认清现实和远离官场的决绝相比,自残形愧。

②“独借此翁湔洗”意思是词人借陶渊明的高洁志趣来洗涤自己的心灵。结合上片“长安车马道上,平地起崔嵬”“斜日透虚隙,一线万飞埃”可知,官场黑暗,君主昏庸,小人当 道,而词人在黑暗的官场沉浮多年,希望借书写陶渊明的作品和学习陶渊明的高洁志趣来刷洗掉自己在官场沾染的浊气,表达了词人对官场仕途的厌倦。

③“素壁写归来”意思是词人在墙壁上书写陶渊明的作品《归去来兮辞》,表达了词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结合下片分析,“断吾生”三个字表达了词人归隐的决心,“左持蟹,右持 杯。买山自种云树,山下剧烟菜”描写词人对归隐生活的规划,表达了词人对远离官场,归隐田园的向往之情。

简析

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再用韵答李子永》通过与陶渊明的对比,抒发了词人对闲适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上片表达对世事的超然物外和内心的宁静,伴以自然景象的描绘;下片则描绘隐居后的愉悦与自得,展现出辛弃疾由幽愤到达观的心路历程。全词以典故贯串,寓意深远。

古诗文学习
古诗文学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词名句,古诗鉴赏试题,文言文试题及翻译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