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文摘   职场   2024-11-13 20:19   北京  
点击下方关注我,然后右上角点击“设为星标”,能第一时间收到更新推送哦~~

今天空闲时间继续在看《人生只有一件事》,中间有个故事很触动。

在纽约的一个大会,现场观众数千人,主讲的大师年事已高,远道而来,因为旅途劳顿,坐在台上不断咳嗽,打喷嚏,看起来身体相当不适,同时还操着不是很流利的英语开讲,但他始终神态自若,自在欢喜,全场莫不为之倾倒。

事后金先生跟大师请教:您看起来感冒很严重,又用非母语的英语演讲,面对数千外国听众的大场面,如何能泰然自若?

大师的回答让金先生终生难忘:我为什么要焦虑?我来此的目的,不是要让人佩服我,而是看到我能帮助人什么。我有什么,就全部拿出来,而这是我一定能做到的。有什么理由需要焦虑?





1



我自己经历过类似的事。

有一次第二天有个重要的课程要讲,但到了晚上我感觉自己还没准备好,有点慌。

给我的老师发微信,说感觉这次准备时间不够,只能“尽力而为”了。

老师说,雪梅,没有什么尽力而为不尽力而为,当下一切刚刚好。刚刚好的雪梅,刚刚好的学员,刚刚好的场域。

老师说,回到你的内在,问问自己这个课,你最想给学员传递什么?不用过度去关注PPT的内容,专注在与学员的互动上,关注他们的需求。你在职场十四年,又出来创业了两年,两边都见过,你一定能帮到来到你眼前的学员,一定要相信自己。

老师的几句语音让我安定了下来,第二天的课程效果还不错。

我的老师所说的“关注客户的需求”,跟大师的“不是让别人佩服我,而是看到我能帮助别人什么”,是一样的道理。





2



我最近的体会,就像金老师在书上说的,当一个人专注于自己的清晰意图,全力以赴行动时,焦虑毫无存在的空间。

最近时常会接到一些B端客户的单子,刚开始做提案的过程中,很容易患得患失,想拿下,总怕自己的方案不是最完美的,于是就会很焦虑。

而当安定下来,明确自己现在的意图,就是借着B端的需求,来理解甲方时常,也顺便借B端需求来梳理自己过去的管理和成长经验,借事修人。

世界上的事情分为三大类,老天的事、别人的事、自己的事。当我清晰甲方是否真正通过我的提案,这是老天的事、别人的事,我根本决定不了。

我能决定的就是用心做方案,把自己真正想表达的东西在方案中设计出来,不断把过往的经验结合自己现在的成长打磨成新的内容,这是我的事,对我的事不放过,认真对待。

当这样想并且实施之后,之前做方案像故障应急,需要提起十二分精神,绞尽脑汁,全力以赴,其实很消耗,完成之后自己并不满意;而如今就是真实梳理&沉淀,内耗少了很多,效率自然高了好几倍。





3



很多年前就听过“活在当下”,听说过要修行,但讲真,那时候觉得这些“玩意”都是闲下来的“奢侈品”,对于一个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的人,在当下深呼吸一两分钟有什么用?

所以很长时间,我只是在用“头脑”修行。就像我学太极拳一样,前半年就是用“头脑”学习,记住师傅的动作,回来偶尔练练,为的是下次上课别被老师骂。学了大半年,学了个寂寞。

国庆节后,下定决心好好学,每天认真站桩,仔细去研究师傅的示范视频,开始会用点心去体会一些动作,终于开始对师傅所说的“太极是用意识控制人体的微观系统,是唯一阴阳平衡的运动”这句话还是有点懵懂了。

在几个月前把我写作营改成用写作带着大家觉察,我也开始练起了每天实修的日课。笨拙地做了几个月的功课之后,才对修行开始有点感觉。

修行,内在成长,这就是打磨一个人的操作系统。现在绝大多数职场人的操作系统要不是内存占用过多,时常僵死状态,要不内存泄漏,晕头转向,完全把自己卷飞了。

当我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在一件小事上去鸟瞰自己,看看这个过程的自己有哪些感受?有哪些惯性?在暂停的间隙里做微小的调整,这就是修行,看起来很微小,但内在一点细微的变化,就能给人带来很大的稳定感。

这一丢丢“稳定感”,在无脑当工具人,只追求效率时可能体会不强,但在需要创造的事情,还有生活中充满不确定性之中就相差巨大了。

早上我正在吃早饭,儿子醒了,在卧室里喊我,哭哭啼啼地要我陪他继续睡。

陪他躺下之后,刚吃完的早饭还在嗓子眼,特别不舒服,一股莫名的怒气升起来,“这家伙怎么这么粘人,该治一治他了”。正想冲孩子发作时,觉察到这个念头时,暂停一下,知道这只是他的下床气,硬杠一定是两败俱伤,还不如换个方式。

于是对儿子说,我刚刚吃完的早饭它说,哎呀呀,好累呀,我滚不动了,主人主人我需要你的救援。

接着样装着“救援”状坐起来,顺着嗓子往下捋,假装帮“事物”救援。孩子嘎嘎笑,我的难受劲也处理好了。这个“黏屁虫”宝宝也没有成为让我焦虑的问题。


书上说,焦虑的来源,与面对什么处境无关,只与自己的想法有关。如果你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不想控制事情该如何发生,就没有理由焦虑。

仔细一品,确实如此。

你怎么看?焦虑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吗?





你好,我是雪梅,前阿里技术总监,14年的职场经历多次组织重组,业务调整。非技术专家,靠发挥个人优势,实现职业发展的跃迁。2022年底,我从大厂裸辞,半年实现工作自由。
我的人生使命是帮助每个人活出自己的天赋优势,实现工作自由。
如果你对想探讨工作自由,或者对我好奇,欢迎加我微信。


码上破茧
前阿里技术总监,40岁之前转型成为一名职业发展教练,自由职业者。 分享职业发展底层规律、职业转型思考、40+中年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