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一点点反噬我们的内心世界,焦虑才如此普遍

文摘   2024-10-22 21:55   北京  

点击下方关注我,然后右上角点击“设为星标”,能第一时间收到更新推送哦~~

不知道你是不是这样?一到社区、政府、医院、银行这些地方办事就会莫名其妙厌烦。

反正我会。尤其十年前,各种信息化还非常落后时,交个煤气要去银行排队两三个小时。有次去办个租赁备案,问了十几个人,找到办事的,那个大哥用一根食指敲键盘,我那个百爪挠心呀……

我以前以为是这些地方办事太落后了,这几年信息化明显好了很多,但依然解决不了内心的不爽,这导致生活中这类事情能拖就拖。





1



今天又去银行办件事,现在的银行柜台已经很少,大厅里摆了很多机器,然后配一两个工作人员指导你自己DIY办事。

去的网点人不多,大概也就七八个,有几个老头老太太。工作人员听了我的诉求之后,指导我去机器上操作,中间会时不时被别人叫走。等我想问他后面怎么操作时,他已经跑远了。有时候刚问一句,有别人来问,他又去回答别人的问题了。本来我的操作可能2-3分钟能处理完,结果10分钟还没弄完。

要在往常,我肯定又开始不爽了,大脑肯定在盘算这些功能为啥不能数据化掉?因为最近开始刻意修炼慢下来,今天也没有特别着急的事,我就耐心地等,遇到弄错了就重新来。

等待的过程就耐心看工作人员跟别人讲解,有个老爷子都快80了,工作人员几乎是手把手地操作,老爷子最后满意地走了,还感谢了小伙。我想这个工作AI替代不了,真人互动的那种温度,AI很难替代。

后来我要办的事情,机器只解决了一小部分,最后还是要去柜台。因为要办的事是异地业务,柜台小姐姐说也没办法完全解决,每个地方有地方的政策,只能帮我查到当地网点的电话,然后讲清楚这类业务的操作流程……真实的世界很复杂。

今天全程自己比较耐心,让自己慢下来,有个很大的觉察,很多时候我嫌这些线下机构太慢了,可能不是别人太慢,而是我把写代码的世界代入真实世界了。






2



这类事情还有很多。

孩子上一年级时陪过一小段写作业,看孩子写作业跟绣花一样,还特别追求完美,一个“园”字在我眼前擦了8遍,那时候内心的火蹭的就起来了。

很长时间出门坐不了公交车,嫌太慢了,一堵车就坐立不安,吐槽不已……

现在回看,那时候的自己像个纤夫,拉着世界这艘慢吞吞的船往前,能不累吗?能不焦虑吗?

做的是互联网工作,每天的生活又日益互联网化,小手指轻轻一点,一会儿外卖就送上门了。拇指一划拉,全世界精彩的短视频应有尽有……我们似乎潜移默化把自己也互联网化了。

点外卖时,看着配送员七拐八拐就是不给自己送时,会无比愤怒。直到我自己去体验送餐,才立即闭嘴了。手机里那个骑着摩托的小人跟真实世界的其实是两个平行世界呀,但我们却以为自己活在那个虚假的世界里。

我们被互联网反噬了,一切都在追求快,追求高效。可技术再怎么一日千里,我们的身体,我们内在的成长依然是慢的呀。

这中间巨大的反差就好像一个人在坑坑洼洼的路上骑车,身体使劲前倾,但车速依然很慢。





3



最近越发理解很多人的焦虑根本不是35+年龄,不是被裁员,而是整个人系统的问题(当然也有社会大系统因素)。当人的系统与真实世界的系统节奏配不上了,想控制控制不了,才会焦虑。

看到这一层,那解法也很清晰,世界不会因为你改变,唯一能做的就是修好自己的内功,去调整自己内在的频率。

说起来修炼,是个很大的词,有很多人去上很多课,去深山里修炼,我自己的经验最好的、最快的修炼就是在生活中修炼,就是保持觉察,当自己被一些事情扰动时,觉察到了去做一些调整。

我最近在很认真写觉察日记,每天至少一篇,有时候一天好几篇,就是从生活中的小事去观察自己,去自我调整。

分享一件小事。我家老二刚三岁,正处于上房揭瓦的年龄,常常把我搞得无比愤怒又无可奈何。

前两天很冷,要出门,这家伙说死活就是不同意穿袜子,商量了好久也不同意。以前的我会非常生气,觉得这家伙不可理喻,最后大概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强硬穿上,最后大概率孩子就大哭一顿。

那天我刻意觉察了一下,孩子肯定不是为了故意跟我对抗,只不过在秩序期,想要有自己的选择。我灵机一动,想到他前几天光脚玩的时候,碰到了,时不时叫我用手包着他的脚,“保护——保护——”。所以我就告诉他,这个袜子就是妈妈用手施过魔法的、可以来保护你的小脚脚,是“保护袜”……这家伙乐呵呵地穿上“保护袜”出门了。

我平时是一个很没幽默感的人,但我发现当自己慢下来,松弛一点之后,这些插科打诨好像也都会灵机冒出来。

很多人当下的焦虑,解决眼前的问题只是缓解,并没有真正解决。真正的解决一定是让自己的内在安定下来,定能生慧。当内在安定之后,还是那些问题,但已经不是你的困扰,不是一地鸡毛,只要心平气和去面对就好了,这就真正成长了。

之前看一席的一个演讲《一个哲学家的日常审查》,中间讲到互联网,讲到现在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有句话总结很好:我们需要让技术在我们的生活里,但又在我们的生命之外。

是的,我们要警惕互联网对于我们内心的反噬,世界发展越快,我们越需要安定的内心,才能在这个繁杂的世界里安身立命。



你好,我是雪梅,一个前大厂技术人,14年的职场经历多次组织重组,业务调整。非技术专家,靠发挥个人优势,实现职业发展的跃迁。

2022年底,我从大厂裸辞,半年实现工作自由。目前我的人生使命是“继续实践工作自由,帮助更多人实现工作自由,活出丰盈人生。”

如果你对想探讨工作自由,或者对我好奇,欢迎加我微信。


码上破茧
前阿里技术总监,40岁之前转型成为一名职业发展教练,自由职业者。 分享职业发展底层规律、职业转型思考、40+中年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