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八线小山村到大城市,从小厂到大厂,我们追求的更大世界到底是什么?

文摘   2024-09-25 12:00   北京  

点击下方关注我,然后右上角点击“设为星标”,能第一时间收到更新推送哦~~

有次教练时,小伙伴回顾自己过去几十年的打拼过程,就像在打通关的游戏。从农村来城里,从二线城市到首都,从中小厂到头部大厂,而如今却发现大厂的世界还是太小了。

我走过相似的路,在十八线小山村,每天见到因为贫穷而卑微到尘埃里去讨生活,见过为了一个鸡蛋而打得头破血流的妯娌,日复一日大家聊的都是吃喝拉撒……那时候年轻,对这个闭塞的小山村哪哪都看不上,狠狠告诉自己,一定要走出去。后来像所有小镇做题家一样,努力把自己凹成弯弯的弓,只为射到最远的地方。

所以从十八线小山村来到了最顶级的大都市,除了在校园,完全没有城市生活的我,从北京西站出来,耳边是西站墙上古老的钟声,眼前是车水马龙,到处写着“中国**”的高楼,在帝都,首都的就是中国的,那种霸气与豪华,让我这个十八线来的农村孩子既兴奋又惶恐。记得在“北京欢迎你”的歌声中,我还豪壮地写了一篇日记:北京,我来了!我来到大到让我眼花缭乱的世界。

来到大世界,也进入传说中的大厂。经历过惶恐,到慢慢适应,也有段时间去模仿城里人的活法,到后来也慢慢回到自己本来的样子。

工作十几年之后,曾经那个眼花缭乱,巨大的世界,有一天也觉得局限了自己。在大厂总有开不完的会,扯不完的皮,永远不会停止的组织调整……一次次推倒重来,慢慢明白,这个看起来无限广阔的世界里,在这台巨型机器里,个体时常被裹挟着往前走,时常卷到起飞,卷到把自己变成工具,卷到完全忘了自己。

就像这位伙伴说,这个世界还是太小了,这台机器的束缚太多了。后来就从大厂这个高速列车上跳车了,跳到更大的世界,那就是这个社会了。

如今要从物理世界来说,比在大厂时小太多了。

大厂开会动不动几十人,唇枪舌战几个小时,而如今大部分我都是一个人安静在纸上画画,就把决策悄然做了。

大厂时每个月空中飞人,出差好几次,年底还会洋洋得意晒飞行地图,看似祖国广大天地都在脚下,其实不过是换个城市继续两点一线而已。而如今大部分的时候我是在家里工作,出门时活动半径一般也不超过20公里。

大厂时做的一个项目,动不动影响几十万,甚至百万千万的人,而如今每年用心服务好100人,在辐射几千人就足够了。

就是这么小的世界,但我却强烈感受到自己的世界比在大厂的世界大太多太多了,至少是几十倍,甚至是几百倍。

在大厂几十人开会并不是群策群力,大部分精力都用来互相证明、协调、沟通,最后的结果都是各种利益方权衡的折中而已。而如今终于可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真正认可的事情,做错了也可以快速调整,不需要考虑什么peers怎么想,怎么说服老板。

在大厂看似全国跑,不过是走马观花,顶多高铁时看看窗外浮光掠景在北京每天看到的也只是早高峰的堵车,罐头一样的地铁,出来之后才发现原来北京这座城市其实是慵懒的,每天10-16点之间的北京其实很惬意,这是个四季还比较分明的城市,每个季节都有完全不同的风景。

今天早上随手在小区里拍到露珠中的小花,原来这么美。这些在“大厂的世界”时,我是视而不见的。


在大厂服务百万千万的人,也不过是数字而已,用来做证明以完成老板的KPI。而如今才深刻明白,你服务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生命要真正蜕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花很多心思,更需要耐心。

原来担心走出大厂,离开大厂优秀的人,自己就会跟社会脱节了,其实恰恰相反,打开大厂的玻璃房,认识了很多互联网圈外的人,结识了很多不同行业的朋友,看到了大厂之外广阔的世界。

原来很多在大厂被自己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在更大的世界实践中大部分都摒弃掉了,看到它们那么多局限。现在更乐意在自己的一点点实战中慢慢构建自己的体系,不是脑袋想出来的模型,而是身体每个细胞都有体感的经验沉淀

以前追干货,现在更在乎“干活”,以前讲求逻辑正确,现在更在乎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

一路走来,逐渐明白,所谓更大的世界,不止物理的世界,不止同行的多寡,更多在乎内心,心若自由,世界就大了。


本周五(09.27)“活出真实的自我,自我觉醒写作营”即将开营,我会在21天里带领伙伴们一起来实修。目前已报名20+,还有最后几个名额,感兴趣的伙伴欢迎上车。

详细产品方案请参考:来一趟活出真实自我的英雄之旅~ 21天自我觉醒写作营招生



你好,我是雪梅,一个前大厂技术人,14年的职场经历多次组织重组,业务调整。非技术专家,靠发挥个人优势,实现职业发展的跃迁。

2022年底,我从大厂裸辞,半年实现工作自由。目前我的人生使命是“继续实践工作自由,帮助更多人实现工作自由,活出丰盈人生。”

如果你对想探讨工作自由,或者对我好奇,欢迎加我微信。


码上破茧
前阿里技术总监,40岁之前转型成为一名职业发展教练,自由职业者。 分享职业发展底层规律、职业转型思考、40+中年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