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刚上初一,发下一本学习资料,老师让自己把答案撕下来上交。这种行为,我们在上学时候就见怪不怪了。其实,印装在后面的答案本来是方便学生学习的,但老师预知所有学生都会不劳而获,所以暂由自己保管。这事说不上对,更难说错。而这个刚上初一的孩子撕下来后放到书包里,就不上交。
全班就他自己不交了,老师此时已经站到身边,有些生气。所有学生的目光此时也聚焦在这个奇怪的孩子身上。老师开始翻他的桌洞书包,孩子开始哭。老师拿出手机,拨通孩子妈妈电话,打开免提,告知孩子这个奇怪的行为。
妈妈在电话那头给老师道几句歉后,明显生气了,大声说——妈妈不要你了。孩子用身子堵住桌洞,哭得更凶,同学们哄堂大笑。
如果你是孩子,你主动交答案吗?老师来了交不交?妈妈打电话了交不交?
如果你是老师,会翻孩子桌洞吗?会给家长打电话吗?会把电话开到免提吗?
如果你是同学,看到老师翻同学桌洞会起身阻止吗?看到课堂上老师带手机打电话会举报吗?看到哭的同学会笑吗?
如果你是妈妈,怎么回复老师的责问?要不要安慰哭泣的孩子?回家会告诉孩子你还要他吗?
如果你是那份答案,怎么看待自己被这位同学死死护住,拒不上交?同学哭的时候你会觉得他懦弱和不可理喻吗?你会“弃暗投明”,走出桌洞,到其它答案队伍里去吗?
在一次阅读课上,欣赏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当问题最大的少年蒙丹被校长打的时候,班里一个孩子笑出了声。当时我有些气愤。从电影传达的意思来看,蒙丹虽抽烟喝酒打架骂人,但一样拥有被爱被教育的权利,而校长因为怀疑他偷了学校的钱,打了他半小时。孩子们看到一个“坏孩子”被校长打,有一种惩恶扬善的快感,进而笑出声来,无可厚非。可是当这位学生一笑之后再笑三笑的时候,我只好打断电影对他说:“请把前门打开再从门外把门关上。”学生依言而起,但是打开教室门的那一刻,挠着头不知怎么关门了。嘴里喃喃自语,并问最前排同学“老师到底让我怎么关门”。
拐弯抹角的指令如果没有理解,一部文艺电影对他来说,画面后面的隐含也很难捕捉。我庆幸自己回到了教育者本位上来,让这个大笑的学生回坐,并打定主意,找个时间告诉他:世间一切都不是“善恶”就能区分的。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被爱的权利,电影里的蒙丹有,不理解电影的你——当然也有。
那份答案不知交上没有,老师的免提不知关上没有,妈妈不知还要自己孩子不要。这样一个特殊的行为,为什么没人蹲下去问问孩子,为什么这么护着一份答案,答案旁边是否画了老师的头像,或者写了给同桌一句话,或者记下了妈妈的电话号码害怕忘记……
教育应该在统一发号施令的时候,观照到个体。让那些向隅而泣的小孩,都可以满面春风。
电影里有句台词:
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
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