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东西这么快乐一件事,怎么还成防御了?

文摘   健康   2024-05-24 20:03   山东  

撰写:双喜

策划/编辑:秋婉


1

emo下的饮食策略


很多人都说“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如果不行就两顿。”

听起来像个段子,但实际上,很多人都在情绪不好的时候,靠着吃来缓解。

但是“吃”真的就把问题解决了吗?

我这些年翻阅了无数流派的养生秘籍,在吃上养生的办法,这些流派基本上是一致的。

必须吃早餐。吃优质蛋白,对肠胃和一天的状态都极重要。

吃饭要吃七分饱。因为你吃饭,饭也吃你,顿顿过饱的人,不会长寿。

不能暴饮暴食,也不能一段时间刻意不吃,进食要有规律有节制,吃够身体需要的就好了。

不能吃夜宵。除了发胖,吃夜宵然后躺下睡觉,是得糖尿病的第一捷径。

少吃过甜,过辣,过冰,过肥的食物,也就是说“肥甘厚腻”。

太甜伤害胰脏脾脏牙齿眼睛,对皮肤也不好,太辣容易上火容易让身体过热,太冰太寒会让人失去体力,长肚子,油大的东西容易让人血脂高。

以上的这些坑,当代大部分的年轻人,几乎是每个坑都踩了,而且是天天踩。

不吃早餐,顿顿不是自己做而是点外卖,什么油大点什么,什么甜辣点什么,每顿饭都要吃到嗓子眼,还有“深夜食堂”文化,晚上吃夜宵,喝大酒,吃到撑了喝到醉醺醺了,食物还在胃里躺被窝就睡觉。

日剧《今晚是寿喜烧哦》

几年下来,身体就糟蹋坏,难回去了。

但依旧有很多人乐此不疲,为什么?

——因为这种选择让人快乐。

以上这些,其实统统能够被归入“情绪性饮食”,是人先不开心了,先emo了,不得不用刺激性的食物去填补自己。


2

被饮食表象膨胀的欲望错位


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吃东西是非常直接地缓解焦虑的办法。

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会有以下脑回路在你心里悄悄产生:

“我饿了/我馋了,我想吃我想吃的好吃的了。”

“我下单了,外卖已经送来了。”

“我吃下去了,真好吃。”

以上这些脑回路最终汇成一句话,“我想吃什么就能吃到。”

情绪性饮食这件事满足了你的一项心理需求,“掌控欲”,就是儿童四种需求中“独立与掌控需求”中的掌控需求。

我们情绪焦虑的时候,往往是由于控制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人际关系,工作完成不好,等等。

但是外卖是永远不会辜负你的,你只要下单,人家就能送到,你就能吃到。

这是一个把失去的掌控需求重新拿回来的过程。

“至少我可以随时随地吃到我喜欢的食物。”

其次,进食本身也能促进多巴胺分泌。

多巴胺是在我们发生性爱关系、坠入爱河以及当我们感到满足时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它令人上瘾,因为它给我们带来快感。

天生多巴胺水平低的人,更容易对于促进它分泌的事情上瘾。

《神雕侠侣》里,洪七公到了岭南,原著是这么说“那百粤之地毒蛇作羹,老猫熟盅,斑鱼似鼠,巨虾称龙,肥蚝炒响螺,龙虱蒸禾虫,烤小猪而皮脆,煨果狸则肉红。”说洪七公如登仙界,其乐无穷。

——这甚至已经是一种活着的意义本身了。

电视剧《神雕侠侣》

所以,不开心了就进食,把空缺的多巴胺补回来,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几乎是刻在一切生物的基因里的。

但,请注意,我在上一段话中藏了两个字,很关键的字,你一不小心,就容易把这个关键信息给错过去。

这是“本能”,再说明确一点,这隶属于“动物本能”,这是动物才会采取的策略。

动物疯狂进食是没有毛病的,它们在大自然面对的更多是食物不足,本来多巴胺和焦虑就是推进动物去找吃的,他们不存在吃多,只存在不够,即便吃多了,运动量也足够消耗下去。

而当我们成为高级动物之后,一切都复杂起来,本能往往会让事情适得其反,就好像我们教育孩子不能本能地“打”,谈恋爱不能本能地“控制”,emo了我们也不能本能地“吃”。

因为这种“本能”会让你忽略掉一件对你自己而言,极其紧要的事情。

“自我察觉”。

我在很多场合,说过很多次这句话,“人是应该没来由心情好的,一旦心情总是不好,这意味着你该做出调整了。”

调整的方式有很多,譬如,早睡,很多人不知道10点睡觉,可以解决90%以上的焦虑抑郁;

再比如,离开让你不高兴的环境,糟糕的父母,不舒服的人际关系,还有让你精神崩溃的工作单位。

但你没有这样做,你选择了吃吃吃,该解决的问题被你忽略了,该内省的机会被你错过了,问题没解决你还胖了。

本来精神压力大就更需要好的身体去扛,结果你日复一日地熬夜喝酒暴饮暴食,身体越来越差,生活越来越失控,人反而越来越易感,越来越焦虑。

更可怕的是食物这东西是越吃越多越吃越馋的,你的阈值越来越高,胃口越来越大,围绕着你的问题像你的肚子一样不受控地膨胀起来。

——发现没有?这其实和吸毒的逻辑是一样的。

化学物质在短时间内拯救了你,但在长时间维度把你拉进了深渊。


3

解决焦虑四要素


现在的很多人,日常就是无奈,很多时候他们其实能意识到什么不好,但是他们一点改变的能力都没有。

我是搞咨询的,深深知道焦虑对人的害处有多大,但现在焦虑已经成了年轻人的常态,想躲都躲不开。

上学的时候,有分数焦虑,考学焦虑,你想去的学校永远高于你的能力。

毕业之后,有前途焦虑,茫然无措不知道该干什么。

上了班有业务焦虑,有人际关系焦虑,永远有你不想干的工作和不想看见的同事每天等着你。

真要是失业了,那就成了“生存焦虑”,更麻烦了。

电影《白日焰火》
我曾经想过,有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让人一劳永逸地避免焦虑呢?

有。

既然焦虑的本质是需求没有满足,那我们应该分析人的需求是怎样的,马斯洛需求层级理论如果我们通关了,达成自我实现了,应该就不会有那么多焦虑了。

那么根源的问题就变成了,人应该如何达成自我实现。

达成自我实现有四个要素,爱好、天赋、认同和向往

  • 爱好,你的童年时期,是最喜欢做什么的?

  • 天赋,你做什么特别容易上手?稍微学学就比老手干得还好?

  • 认同,你做什么是可以持之以恒的?能够坐得住的?

  • 向往,你希望成为哪个领域的佼佼者,哪个领域的高级头衔加之你身,会让你觉得舒心?

这就是人生方向的四要素。

而察觉自己自身的四要素,是要回溯到自己的童年的。
很多人之所以茫然,是因为他是从当下考虑,学校有那么多专业,社会上有那么多事业,眼都花了,根本无从下手。

社会上有90%的人,干的并不是自己想做的工作,呆的也并不是自己选择的事业,察觉到焦虑的时候,往往是大脑提醒你应该做重定向的工作了。

我经常建议来访者,你通过这四要素好好想想自己要做什么,如果找到了方向,现阶段做些轻松的,不焦虑的工作。
先让自己活下去,余下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身上,其实几年下来就能有个样——我们学完大学课程其实也只需要4年时间。

你要成为真正优秀的人,而不只是个有大学文凭的人。

识别二维码,即可收听
- End -
往期推荐

脱离原生家庭第一步:“杀死”自己

佛系挣钱的年轻人,正在拼命花钱买“治愈”

长大后,你对自己有哪些报复性补偿?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心链读书
用心理学链接每一个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