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价值”是怎么拿捏你的?

文摘   健康   2024-06-07 20:00   山东  

撰写:斯地北

策划/编辑:秋婉


1

一天中被偷走的几个小时


最近沉迷于在短视频里刷xiu猫猫和xiu狗狗,看到它们的日常作妖行为,或者很萌的瞬间,立马便会心花怒放,不自觉便露出微笑。

比如这只,哈哈哈哈哈,这个姿势难度系数好高,但是猫猫好可爱!

@猫先生米奇

这只,啊啊啊啊,世界上怎么能有这么可爱的生物,水汪汪的大眼睛让人少女心爆棚!

@p

还有这只,呜呜呜,世界上真的不能没有猫,好癫,但是好喜欢!

@伊丽莎白蛋

在一阵“哈哈哈”“嘻嘻嘻”“呜呜呜”中,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相信很多人跟我有过同样的经历,甚至每天都在经历,拿出手机,打开短视频软件,吃饭刷,通勤刷,上厕所刷,走路刷,睡前刷……总之无时无刻不在刷,已经达到了成瘾的状态。

为什么大家都成了这些短视频的拥趸?刷这些视频的过程中,流逝的那些时间,真的都是快乐的吗?

也许在看这些内容的时候你的情绪跟我一样,是饱满的,看到令人感动的画面有可能会红了眼眶,看到搞笑的内容会旁若无人发出笑声,那之后呢?当关闭这些东西,会不会觉得疲惫?会不会觉得空虚呢?

思考过后,我更愿意把这些刷短视频的时间称为“被偷走的时间”,你用掉了很多时间,好像什么都没干,但确实累了。

这就是“情绪价值”的力量,短视频往往都是在十几秒的时间内,直击你一个情绪G点,让你振奋。

同一时段,大脑也在高强度地接收信息,时间越久,接收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睡前,明明很疲惫,但闭上眼就是睡不着,那是因为大脑接收的信息都没有被消化掉,身体已经累了,但脑神经还在持续活跃。

2

被情绪价值“拿捏”的生活


什么是情绪价值?

在婚恋咨询中,我常常会运用这个知识点。

比如来访者小艾,她因为夫妻相处中的沟通问题找到我,俩人不是吵架就是冷战,甚至都不能好好地说上几句话,有时候她其实很想给丈夫一些关心,但不知道为什么说出口的话就变了味道,比如:

有一回,丈夫因为工作原因,回家情绪不高,跟小艾说话也总是心不在焉的,小艾当时就非常生气地指责对方:我跟你说话你听到没,能不能别把工作上的破事带到家里来?

结果就是,丈夫“啪”地把门一关,自己进书房了。

你看,这就是不会提供“情绪价值”。

简单来说,“情绪价值”就是一个人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你越能给人带来舒服、愉悦和稳定的情绪,你的“情绪价值”就越高。

如果,面对低气压的丈夫,小艾在觉察到对方的不开心的时候,能关切地询问:你今天在公司是不是不开心了?发生什么事了,要不要跟我说说?

对方如果愿意说,可能顺势将坏情绪给排解出来了;如果不愿意说,最起码感受到了你的关心,心里也会觉得暖暖的。

当然,情绪价值也可以分成很多类型,比如:

①快乐价值

在刷短视频这件事上,快乐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打开短视频软件呢?比如累了,想歇一歇脑子的时候;觉得无趣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干的时候或者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时候……

总之是在任何你觉得没什么情绪或者“不高兴”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些“刺激”来活跃我们的大脑。

就像你不高兴受委屈了,你跟短视频说“这个同事太垃圾了,凭什么他自己的活要推给我干?”短视频顿时化身一位暖心天使,告诉你“00后是怎么整顿职场的”blablabla,一顿举例,你一看,这个00后把领导怼得体无完肤,真是解气,爽啊,立马就开心了。

源网络

虽然自己没能做到,但看到别人做到了,自己感同身受也会体会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说白了就是“草根打翻权贵”这一类爽文的既视感。

上网就图一个“爽”字,这么让人快乐的事,很难不上瘾。

②兴趣价值

短视频里的那些内容,也已经潜移默化地被“植入”进了你的大脑。

比如:

“每天要喝八杯水”

“家里有这种小飞虫你就得用xx疏通管道”

“不顺的时候就去理发(减灾)”

“减肥的人不能吃西瓜、芒果”

“别人帮了大忙,不要只会说谢谢”

……

一些奇奇怪怪的“知识点”甭管科不科学,不知道为什么就直接印在你的脑子里了,进而还会影响你的生活:

哦,得喝够八杯水啊,然后持续地给自己灌水,结果全身浮肿,半夜老跑厕所;

诶,厕所咋有小飞虫,我记得XX品牌就是驱虫的,赶紧去下单;

今天好晦气,去剪个头发吧,呜呜呜,托尼给我剪得太丑了;

西瓜好香甜啊,好想吃,但我记得人家说西瓜糖分很高,减肥不能吃,望“瓜”悲叹,不开心,反而又胖了;

……

以上这些,不管是不是大数据推荐,只要你能点开,最起码是有些东西激发了你的好奇心、探索欲和求知欲,让你对它们有兴趣。

③愤怒价值

不知道你有没有在电梯里听到过这些广告:

“找工作,我要跟老板谈;十三薪,跟老板谈;有年假,跟老板谈”

“婚纱照,希腊拍;婚纱照,罗马拍;婚纱照,巴黎拍”

“当贝当贝当贝投影,当贝当贝当贝投影”

……

这些魔性的,重复的声音,让人觉得很烦躁,但你就是记住了它,甚至在有相对应需求的时候,还会使用这些产品。

广告商们也是运用了这种愤怒价值来影响你,给你一些“情绪点”,让你能在众多信息当中注意到它。

④悲伤价值

这是一种能够引发人的同情、怜悯和共鸣,使人感到悲伤、失落和同情的情绪价值。

比如之前有一段时间很火的被曝骗局的“苦情直播”,在深更半夜,直播间变成了悲惨世界:孤苦老人一个人坐在杂乱的房间里,举着各式各样的牌子,面无表情地盯着镜头,或者打盹,求人点赞或者送礼物,或者卖货……
图源网络

这些机构通过一些“悲惨”的镜头画面,以及一些话术制造氛围,诱导网友用善良买单。

⑤恐惧价值

是指能够引发人的恐惧、不安和紧张,使人感到害怕、惊恐和焦虑的情绪价值。

比如一些制造焦虑与恐慌的直播间:

为了卖戒烟产品或者减肥产品,指着你的鼻子告诉你

“你天天抽烟,嘴巴都臭死了,哪个好姑娘愿意跟你谈恋爱?”

“你又矮又胖,出去吃饭敢多吃吗?”

一些标题党:

“很严重了,我劝大家极限存钱吧”

图源网络

还有一些制造恐慌的短视频内容:

因为我常年在外,我妈每次给我打电话,都会告诉我,

“走在路上千万别给别人拧瓶盖,水里都有迷药”

“别人跟你说找不到路了,你千万别带着人找路,小心给你卖到缅甸去”

“半夜有人敲门,千万别开”

等等,诸如此类。

我自己不会看这些东西,但我妈会看,看完还总是心事重重劝阻我,不要做这做那,不要跟陌生人接触。

作为成年人我理解妈妈的苦心,但是“不要半夜开门”这种话,听起来还是让人后背发凉,尤其是还在大晚上告诉我,这种恐惧由视频传给了我妈,又由我妈传递给了我,又因为时机问题,由网络传递到了现实……

但初衷,可能仅仅只是为了流量而已。


3

如何不被杂乱的情绪信息牵着鼻子走?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较2022年12月新增网民24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

其中,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99.9%,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26.1小时

CNNIC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据IDC发布《数据时代2025》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将从2018年的33ZB增长到175ZB,相当于每天产生491EB的数据。

IDC数据时代2025白皮书

看到有人换算,1ZB相当于1.1万亿GB,以25Mb秒的网速,一个人要下载完这175ZB的数据,需要18亿年

而美国一项研究显示,一名美国人每天要接收的信息约34G,其中信息量约10.05万个单词,相当于大脑每秒接触23个单词。

数字惊人。

当互联网产生的海量信息,严重超出个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时,就会出现信息过载,而当下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大都与信息过载有关,比如焦虑,内耗。

我们如何才能在这些冗杂的信息中将自己剥离出来,破除信息茧房,获取高质量信息呢?


01

主动减少信息摄入


闲暇时间可以放下手机,远离那些四面八方想你涌来的信息,读读书,逛逛园子,或者多与家人待在一起聊聊天,静下心来,体会那种“车马邮件都慢”的生活。


021

抽象思考处理信息


《麦肯锡的笔记思考法》一书中有提到,几乎所有的麦肯锡顾问都会把收集到的信息,按照信息之间的规律,整合成一个个的圆形框架,因为基本需要十几个框架,就可以覆盖四百多页PDF报告内容。

@西西弗斯没问题

因此,在面对这些时间或情绪时,我们可以从其中找到信息与信息的关系,把这件事情抽象化。

比如这个博主花了五分钟时间告诉你他自己是如何躺瘦的,直接热量减肥。

但其实你通过他标题的关键词,再结合常识就能知道,他的目的是告诉你要“节食减肥”。

@体育委员皮皮

031

维护自己的信息源


信息源,也就是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

想要维护好,首先就是精简关注数量,就像前面讲的减少信息摄入一样.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想要不被低质量信息裹挟,就可以取关一批自己不常看的账号,或者给一些视频类型标注不喜欢,减少大数据推荐。

可以保持自己的关注数量,尽可能地维护好一个高质量的信息圈子。

其次,筛选优质信息源时,关注信息浓度

也就是,关注一个人,不要只看他其中的一个内容.

就好比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不只看公众号里的一篇内容,而是这个公众号里发布过的大部分内容,都看看,是否跟自己需要所匹配,再决定是否要关注。

最重要的是,要付诸行动

很多人都会把内容“先码后看”,但其实收藏起来就没再看过了,比如我最近想减肥,一直在看减脂餐,收藏了一大堆,但其实一直都没行动起来……

看着自己收藏里越来越多的菜单,你还没开始减肥,就已经很焦虑了,最后就是被这些信息碎片给裹挟了。

科技的发展,信息量只会越来越多,不要害怕自己会错过什么信息,一条信息对你有没有价值,取决于你脑子里有没有内容与它关联

保持自己的节奏,关注当下和现阶段的自己,生活是一台不断提出问题的机器,当它向你提出问题时,再去挖掘相关答案,也不晚。

识别二维码,即可收听

- End -


往期推荐

盲目追求“有意义”的成年人,真的无聊透了

别怕做厚脸皮的人

有钝感力的人,更幸福!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心链读书
用心理学链接每一个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