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找我诉苦,说自己的生活仿佛“走错了轨道”,这让她闷闷不乐:以一个旁人的角度来看,我并没有觉得朋友过得有她口中说得那么糟糕。她毕业于不错的学校,拥有稳定的收入,还有充足的休闲时光。因为她“本可以过得更好”,而现在的生活,在她看来仿佛死水一潭。她的这种感觉,我特别理解,因为之前我就体验过类似的情绪:- 周末我应该带爱犬去医院做全面检查,但因为一些事情又拖延了。
- 我应该好好坐下来跟父母聊聊天,但三句话没说完就跑了……
到最后一件正经事儿都没做,我一直把这些归咎于自己自制力不强、不够努力。但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
以前出现错误时,我最反感别人“马后炮”。
觉得这些话既不能帮我改正错误,也不能安抚我的情绪。
属于那种典型的“说了还不如不说”式扯淡。
后来我反思,在不知不觉中也对自己说过很多“马后炮”:
比如“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我怎么能搞成这个样子呢……”
“其实我当时就不应该……”
“那会儿我要是……应该就不会这样了。”
这样的“应该思维”的背后,其实是反刍式思考[1](rumination)。
许多心理学家将反刍,定义为一种病理性的思维漩涡。
且反刍次数越多,抑郁情绪持续越长(Robinson, 2003)[2]。就像很多人的痛苦源于:这个事情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包括传统道德观、主流价值观、父母的命令、周围人的建议,并被这些外在要求牢牢绑住。而我们的内心,也被外在要求滋生出的“应该思维”所掌控:比如,你会常常听到身边人说“你已经三十岁了,你应该结婚了”。于是,在你三十岁时,就匆忙嫁给了刚刚约会两次的相亲对象。在这种“我应该”的魔法式语句中,你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决定,在不知不觉间做出了依从于外界声音的选择。这种事事“应该”的思维,往往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很多痛苦。会让人沉浸在过去的失败和错误中,反复咀嚼,却很难以建设性的方式真正改变局面、阻止下一次犯错。
人之所以会陷入“应该思维”,是人们为了不断从外在寻求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妄图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3]。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4]中提到,人有自恋、尊重、爱和归属的需求,所以人只有在关系中才能活得更好。人们为了满足自我社交和自恋的需求,就会想尽办法去营造幻想中的“理想自我”。当人们用幻想中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对比时,就会觉得自己“啥也不是”、自己“啥也做不成”。所以他会在头脑中虚幻出来一个“理想的自我”,但这并不是来自于真实的自我体验。而是有很多世俗的经验和规则堆砌起来的一些“我应该”。我们逃避选择的自由,是因为从潜意识来说,我们并不想为自己负责任。“给我自由吗?千万不要给我自由!因为随着自由而来的是要负责任啊!我一有自由之后就自己做选择,选择之后就做我自己,但是我做不起啊!”但事实却是,这种逃避选择自由以及不想负责任的想法,大多都不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中。在没有意识到这种“逃避”潜意识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在这么做了。可能背后有个强势的抚养者,让我们在童年早期就被剥夺了这项权利。孩子你不懂你自己,只有爸妈更了解你,所以你只要听我们的就好,你无需思考。由于年幼,生存能力极弱,对父母极度依赖,于是只能默默听从。基于以上两点原因,大多数人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精神内耗中。当领悟到我们“应该思维”背后的成因后,就要到关系中去练习。在寻找幸福的路上,哲人尝试过很多方法,内观法正是其中之一。内观法关键在于,观察自己的念头,最终目标是寻求心灵的平静。其外在形式有很多,可以打坐或瑜伽,也可以将注意力放在声音、呼吸等外物上。说起来,内观法是需要一定悟性的,存在一定的领悟门槛。幸福的起点正是从辨识“小我”开始的,小我的结构本身并不复杂,就是“我的XXX”。将外物纳入自己的心理结构,由此形成一个虚假的自我感(自我认知)。比如一个认同于财富的人,当他财富缩减,焦虑和不安就会产生,但赚多少,他才会满足呢?结果,当他财富增加时,他也不会心安满足,而是会在空虚感的驱使下没完没了的赚钱。这么一看,一旦认同于某物,无论它是增是减,你都不会幸福。所以在生活中内观自己的每一个思绪,才能不被虚假的自我感(小我)所蒙蔽。是对自我的否定,是觉得我其实还是不够好,有一点小瑕疵,都会被无限放大。比如你晚上熬夜了,第二天脸上长了一个巨大的痘痘,你开始发愁,拿化妆品遮羞,生怕别人笑话你。但实际上呢,你到了公司,大家都在忙自己的工作,根本没人注意你。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感受到的障碍,根本就不存在,都是自己脑子里幻想的。事儿还没做呢,就先想着失败了。陈海贤老师在他的书籍《重新找回自己》里,说很多人会问他,你说我要不要换个工作,要不要辞职创业。对方又说:“我确实很想去做,但我又担心自己能力不够,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海贤老师说:“你不能把能力不够当成是理由,做一件事,首先要看你想不想,别等你能力够了再去做这件事,而是通过去做这件事,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在想事情之前,总是习惯说“虽然我想...但是我怕...”海贤老师给了大家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咱们遇到事情,反过来思考,变成“虽然我怕...但是我想...”比如领导给了一项艰巨的任务,你可以说:“虽然我有点害怕自己做不好,但是我愿意尝试。”当你迈出第一步,也许你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你想得那么难。随着思维改变频率的增加,原有思维模式就会不断松动。
直到最后有所改变,新的自我就这样从旧的自我中长出来了。最后,想引用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在《无声的告白》封面写的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1]来水木,韩秀,杨宏飞.国外反刍思维研究综述[J].应用心理学,2009,15(1):90-96[2]潘明军.反刍思维的应用研究及其问题,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J].2013,25(3):78-81[3] Maslow, A. H..Religions, values, and peak experiences.:New York: Penguin.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6),1970[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3:329-330-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