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语出《灵枢·海论》,所谓四海即人体髓、血、气、水谷之精气汇集之处。《灵枢·海论》:“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海有东西南北,命曰四海。黄帝曰:以人应之奈何?岐伯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
四海的部位
脑为髓海,主宰神的功能活动;
膻中为气海,汇聚宗气以发挥“贯心脉、行呼吸”之效;
胃为水谷之海,为营卫气血的发源地;
冲脉为血海,可调节十二经气血。
“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灵枢·海论》)
四海的功用
就功能来说,四海为化藏气血之所,主持全身气血。
水谷之海化生气血,上输气海,以调节全身气机升降出入;
下输血海,以濡养血脉,布散周身;
气血精华上聚于髓海,使髓海得养,脑神通明。
“气血生化于水谷之海,藏于血海,通调于气海,充养于髓海。”(《灵枢·海论》)
气街与四海
气街是人体经气汇聚、通行的道路,是头、胸、腹、胫部经气聚集的通道。
《灵枢·卫气》:“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
所谓止之于脑,可以看做是汇成或者对应“髓海”,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对应或者汇成气海,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对应或者汇成水谷之海,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对应血海。
头气街-髓海
《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脏生成篇》言:“诸髓者,皆属于脑”,《素问·奇病论》也提及:“髓者,以脑为主”。
而《素问·五脏生成篇》:“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灵枢·五癃津液别论》曰:“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
《灵枢·海论》言:“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若髓海失充,化气养神失调,易致机体功能紊乱,如《灵枢·海论》言:“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可知髓由父母的先天之精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共同化生成精髓,通过脊骨上行入脑,此亦是可以认为通过头气街注入髓海。
腹气街-水谷之海
《灵枢·卫气》言:“气在腹者,止之背俞。”腹气街横向贯通于肾,是气血汇聚转输至肾的通路。《灵枢·海论》记载胃为水谷之海,是气血化生的基础,《素问·脏气法时论》提出:“荣卫气血,始于足少阴肾,生于足阳明胃。”脾胃化生气血滋养于肾,若气血不足则肾失所养,即可发生肾脑失济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胸气街-气海
《灵枢·卫气》:“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胸气街从横向沟通募穴和背俞穴,募穴又是脏腑气血转输斡旋的门户,与胸气街相应的俞募穴可通心、肺二脏,借助胸气街这一通道将气血输注于各部。《灵枢·海论》记载气海不足则会出现少气懒言、疲乏倦怠、精神萎靡等症状,气海有余则会出现胸闷、面赤,即气海的有余或不足均可导致情志变化。
胫气街-血海
《灵枢·卫气》提出气在胫部者,在足阳明气街穴、承山穴及足踝上下所聚集,后世有“冲脉丽于阳明”的说法,如叶天士:“盖冲脉即血海,隶于阳明胃脉”
《灵枢·海论》:“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
《素问·痿论》:“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揔宗筋之会,会于气街”。
《素问·骨空论》:“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
气街、四海与冲脉
冲脉的循行路线贯穿于四气街,与四气街有密切关联。在上通过“出颃颡”与“头气街”相连,以“渗诸阳,灌诸精”;在中有“冲脉者……至胸中而散”,联络于“胸气街”;冲脉起于肾间动气,又和肾经并行,肾经气血与冲脉相通的位置即为“腹气街”所在;在下则有“冲脉者……以温足胫”,与“胫气街”相应。
《灵枢·逆顺肥瘦》: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趾间,渗诸络而温肌肉。故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
可见,冲脉为四海之血海,其循行路线分别与水谷之海、气海、髓海交会,腹气街与水谷之气得冲脉气血而相通,冲脉气血得水谷之海的灌溉,能更好地调节十二经气血。
气街、四海上下分布,相互对应,从横向调节人体气血、脑髓、水谷精微及十二经经气的盛衰,冲脉从纵向将气街、四海紧密联系,从整体上对全身功能进行良性调节,以沟通肾、脑,使各部形成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功能系统。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