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渝中区截至今天,依然是外地人眼中重庆的代名词。解放碑,大礼堂,朝天门等等这些独有的根深蒂固的IP,注定了她将成为重庆城市永远的代名词。
从地理位置来看:渝中区位于重庆市的中心城区,地处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是一个东西向的狭长半岛。渝中区东、南濒临长江与南岸区水域相邻,北面濒临嘉陵江与江北区水域连界,西面与沙坪坝区和九龙坡区接壤。
从区位图来看,渝中区拥有全重庆最好的江岸线。一方面是因为地处城市核心区域,另一方面江岸线几乎将整个渝中半岛包围。但在江岸线的大早上,渝中区的滨江路却几乎可以算作是主城最失败的滨江区域。
如果我们去揣度原因,大概因为早期渝中区资源太过丰富,且当时滨江路的建设相对迟缓,因此即便不依赖江岸线,渝中区也有足够的资源繁荣得让其他各区羡慕嫉妒恨。
2、
曾经的渝中,曾经是重庆经济时尚的各种潮流:有最好的商场大都会商场,有最好的写字楼(大都会写字楼),以及稍后的希尔顿,最好的酒店海逸酒店与希尔顿酒店。较场口的酒吧是年轻人和多少有江湖儿女情怀的重庆人的胜地,朝天门的批发市场,大田湾的足球场,大礼堂,以及解放碑旁的新华书店,新世纪商场,大坪电信营业厅曾经是BB机以及手机早期的交易集中地。总之那时的渝中区,是重庆真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那时住在渝中区的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
3、
渝中区的政治经济地位,也可以在GDP上反映出来。2001年渝中区GDP产值为124.6亿,同期的江北区只有56.3亿,现在经济一哥的渝北区仅有48.6亿;南岸区为61.5亿,沙区为92亿。
如果从城市角度来推断渝中区走向没落的源头,大概应是2003年龙湖北城天街开业,他打破了一个神话,即在解放碑之外一样可以拥有大型商场,可以买到时尚物品,尽管解放碑很快便迎来了一次商业升级的尝试,美美百货,奢侈品商场,但不管是建筑形象,还是商场运营方,很显然美美百货无法固化奢侈品商场的霸主地位,随后协信江北星光广场,在随后华润万象城的开业,美美百货不仅失去了奢侈品商场的先发优势,连生存空间都没了。从某种意义来说,美美百货的失败,是解放碑失去中心地的标志性事件。意味着解放碑不再是商业和时尚潮流的制高点,解放碑也不再是商业和消费中心地的象征和独特的身份。
4、
渝中区的经济在2008年到2012年迎来一次巨大的飞跃。GDP从2008年的326亿到2012年攀爬到766亿,涨幅达到134.8%。这段时间为何渝中区经济产生了如此巨大的涨幅。
这中间投资建设功不可没:重庆天地自土地出让以后,2008年开启销售周期;同期还有大坪时代天街开始建设与销售,其次是来福士项目土地出让完成以后开启建设,四是两路口地块出让完毕进入建设周期,另外还有洪崖洞的建设完工与面市。其他城市建设方面:解放碑、朝天门、两路口、上清寺、大坪、外立面改造、地下环道等等,差不多都在那几年建设完毕。
直到2012年,江北区的GDP依然只有527亿,虽然渝北区因为两江新区成立后的基建大规模增加导致GDP快速攀升,已经在2010年以573.6亿对553亿完成了对渝中区的超越。但从地理位置以及渝北区当时的产业形态,渝北区是无法完成对渝中区城市地位的威胁与超越的。
当然从GDP来说,九龙坡区是第一个超越渝中区的,2003年九龙坡区便以155.6亿的总量小幅度领先渝中区的153.4亿。与渝北区一样,基于地理因素以及产业结构的不同,九龙坡区与渝北区尽管在GDP上完成了对渝中区的超越,但在产业形态以及城市独有的文化消费时尚方面,完全构不成对渝中区的威胁。
5、
真正的威胁来自江北区。2003年北城天街开业以后,2004年嘉陵广场开园,而围绕嘉陵广场的城市规划一方面因为地块开阔,城市空间足够,同时也因为此时国内的规划技术已经较为完善与成型,所以整个嘉陵广场的规划在当时在重庆至少是领先的和超前的。随后江北有了自己的五星级酒店金源酒店,新世纪也在江北开了一个主力店,再次剥夺了解放碑的唯一性。
当然这一切大概要源于2003年重庆市政府审议通过了重庆CBD的规划,确定了“金三角”地区作为CBD的位置。而2013年:根据重庆市政府要求,对中央商务区进行扩容,由原来的6平方公里扩容为10平方公里,其中解放碑约3.5平方公里,江北嘴约3.5平方公里,弹子石约3平方公里。尽管解放碑也有3.5平方公里,但考虑到解放碑与江北嘴的链接只能依赖桥来实现,而江北这边观音桥建设却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大力发展商圈。与江北嘴形成陆地背靠背的形式互为支撑。
城市的发展,最先受益的肯定是房地产行业。金科作为一家对城市发展和政策敏感性极高的房开,开局便占有了先机。2000年金科花园开建;2001年南方拿下上格林地块,2002年开启建设。而更早的龙湖花园与协信的天骄俊园建设,将环江北嘴与观音桥的城市建设推向了重庆城市的前沿。而在2003年开启的渝北经开大道沿线的开发,更是将全城的注意力和重心指向了北边。
而观音桥和江北嘴,作为整个北边的引擎和龙头,自然是最大受益对象。
6、
城市竞争的核心是: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商业业态以及城市思想意识形态的竞争。
CBD扩容以后,江北与渝中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了。如果在一个相对较为封闭的体系内,城市竞争也会表现出零和竞争的状态。
2013年以后,渝中区的大规模建设开始逐渐减退,GDP增幅在11年时间,经济累计增幅为仅为102.8%(2013年为804.2亿,2023年为1631.3亿),还没有达到2008—2012年这5年时间的增幅。另一边江北区的GDP却开始进入增长的快车道,从2013年的554.9亿到2023年的1744亿,累计增幅达到214.3%。当然在GDP总量上2022年,江北区便以1602亿对1562亿超越了渝中区。
数字背后反映的产业业态的竞争,在零售业以后,渝中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主要在时代天街崛起以及化龙桥重庆天地的投入运营以及来福士的商业运营。时代天街算是重庆运营最为成功的天街,销售额远超北城天街,但却也落后于万象城。虽然来福士的商业销售额也能挤进重庆商场的排行榜榜单,但也处于末尾位置,重庆天地的商业一方面因为万科的不给力让重庆超高楼的光环一直没有立起来,这无形中也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商业场所,建筑的标志性是竞争力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另一边江北这个阶段建设异常顺利,国际中心的完工与商场的开业,重庆三个奢侈品销售商场,江北就占据两个。同时一堆头部商场云集。将量上的优势转化为了区域的龙头位置。而随着华润项目即将投入运营,江北的奢侈品商场将再次增加(这有可能分流协信星光广场的销售额,但也有可能分流万象城的销售额,从区域来说,应该会是总额的增加,而非纯粹区域内商场的零和博弈)。
失去了奢侈品商场,在整个商业意识形态这个阵地,显然就不存在了。作为商业,洪崖洞是个另类的存在。洪崖洞在最近几年一直作为渝中区商业名片的存在。从商业本身的价值来说,这实在是值得考究,洪崖洞的商业主要是眼球效应,但销售的物品却是在整个商品链条中处于中低端的环节,因此商业衍生的价值相对较少。
基于特有的地理空间关系,解放碑显然在硬件上无法与嘉陵广场为中心的观音桥商圈相比;而美美商场的倒闭以及大渡口商场的没落,以及其他区五星级酒店的蓬勃建设,解放碑作为商业圣地的堡垒最后消失了,这很显然对渝中区的整体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7、
之前一直以为当初CBD渝中区要金融的选择是一种博弈的结果,甚至也是不妥的一个结果。但后来觉得,渝中区选择金融而非选择商务,却是现实的约束,渝中区的交通,根本无法承载大量的上下班蜂拥的商务中心。但商务扩张以后,自然金融要跟随,这也是江北嘴能在金融行业迅猛扩张的原因,就是金融的客户始终是商务中心群体。
这也意味着渝中区的金融终将无法与江北区抗衡。那么渝中区的产业选择该向哪个方向呢?这点确实要参考全世界其他特大城市在区域定位上的选择,同时也要结合渝中区的特有的地理环境与历史底蕴。
曾经有一段时间,渝中区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但什么是现代服务业,或者是选取哪些类别的现代服务业,这点渝中区估计应该没有想明白。在金融领域,能摆脱银行等传统金融体系而能自成圈层的大概是投行了。其次像会计师事务所,律所,审计事务所,时装等等商业意识形态领域的行业,而围绕这些行业顶尖人才的艺术,哲学,文化、体育等领域的顶尖人才也能脱离商务而存在。且他们是商务这个产业链的上游,同时对城市空间要求不高,对城市文化与政治经济地位要求高的行业,这或许应该成为渝中区今后商业发展的重心。
8、
现实的看,江北已经完成了对渝中区经济的绝对超越。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渝中区已经看不到超越江北的可能。
但渝中区也有渝中区的优势,渝中区在享受了城市建设的先发优势,随后也率先开启了城市经营的先发之势,因为没有空间可以进行建设,渝中区现在的策略只能在既有建筑和空间中寻求发展。这就会率先进行城市探索,而江北的城市化也已经完成,城市未建设空间也很快被填满,尽管依赖江北嘴商务的扩张,在未来若干年还可以享受这个红利,但这个红利也会有进入停滞或者衰退的可能。那时候的江北,势必也要开始思考城市经营之道。
9、
而从大的来说,科学城是渝中区与江北区共同的对手。尽管这个对手目前还相当弱小,但从空间关系来看,科学城的成长分流的必然是以江北嘴和解放碑为核心的现有城市核心产业。从这个角度来说,渝中区与江北的二元竞争越精彩,对于他们两者自身来说,都越受益。
ISTEC荣获费加罗报:2024年最佳管理学学士的商学院第二名!
(中国学生入学事宜咨询加微信,资产管理咨询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