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一定要懂得“三步走”

职场   2025-01-01 09:30   甘肃  
管理一个团队,无论你今天是老板,还是一个主管,都要了解管理的三个阶段,其实也就是管理的三个层次。


第一人管人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所有的问题都是业务的问题,所有业务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

于是,我们就得出的结论,我只要把人管好了,那我所有的问题就解决了。

这其实是个粗浅的管理认知,这样做的结果,你会发现,下面的人都按时出勤了,都听话照做了,但同时,他们推一推、动一动,也都没思路、没创意了,也都没激情和责任心了。

好了,走到这个阶段,很多老板和管理者都感觉又累、又没有效果,逐渐开始认识到这人管人不行,还是得用制度流程管人。


第二步,制度管人


很多人说,这叫从人治到法治,咱把制度和流程都做好,讨论好,培训好,执行不就行了吗?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吧?

不一定,你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制度和流程,都适用于所有团队的所有阶段。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所一本大学的校长分享过一个案例,很能说明问题。

他说,以前这所大学管理这些教授们觉得很头疼,管不好,有时候你想要召集一个会议,都不能按时到会,一百多个教授,按时来的不足一半。

于是,行管中心就出了一个制度,凡是学校组织的活动,每迟到1分钟就视同你自愿捐助200,从工资中扣除。

这个制度一颁发,就有一个教授很开心地走到了行政中心去,他说,哎呀,原来没有制度不好办,现在有制度了就好办多了,我先交两万块钱,我每次迟到你就从这里面扣。

你看,这就是制度流程的失效。

为什么他们根本不在乎呢?

因为这些教授到外面都是有项目的,他出去讲一堂课一天都几万块钱,再做个项目转化都能拿十几万、几十万,就学校给他那点工资,他还不太看得上。

但是,大家记住,制度流程失效的地方,就是机制创新的战场。


第三步,机制管人


你不是在外面挣得多,不在乎学校的待遇吗?

好,你是靠什么挣钱的?你最在乎什么?如果没有大学教授的名头你还行吗?

于是,后来大学做了一件事,就是把教授的终身评聘制,改为周期聘用制,整个学校的教务纪律就开始面貌一新了。

什么意思?

就是原来你一旦评上教授职称,那就是一辈子的头衔了,现在不行了,我三年一聘,如果你不能达到院校管理的要求,到期我就不再续聘了,你就没有这个教授职称和待遇了,你该干嘛干嘛去吧。

你想躺平走穴挣外快,不行,想争取上进的那些讲师、副教授们还都等着呢,学校能不能聘你,就看你的综合表现。

这个规则实行以后,各项纪律都得到了整肃,大家就都有忧患意识了。

这就叫机制,这就是机制改变的力量。

所以我们有句话说,能够用制度去管理的就不要用人去管,能够用机制管理的就不要用制度去管。

机制是道,是势,是人性,而制度流程是法、是术,是器,后者的范围边界更小、更局限,希望大家都要有这个认知。

极简管理通鉴
用最简单方法论和底层逻辑, 阐述战略模型和经营管理,沟通解答职场疑难热点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