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师问答录5

文化   2024-11-19 11:39   北京  

41、怎样以胜义谛、世俗谛分别观察烦恼的本体不存在?
答:1)胜义谛:烦恼不是住在外境上,也不是住在根身里,也非住在外境与根身的中间,除此以外的地方也没有,所以它根本不存在,不可能真正伤害众生。
2)世俗谛:虽然在世俗中烦恼还会显现,而且由于无始串习,我们仍会对它的出现生执著、畏惧。但烦恼显现也只是如梦如幻的虚妄相,根本不用对它起执著,生起畏惧之心。《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42、前几天说烦恼无始以来住在我们的心里,现在又说烦恼里里外外都不存在,这两句话会不会自相矛盾?请说明理由。
答:不矛盾。
前面是从世俗的角度而言,能害的烦恼也有,所害的我也有,烦恼作害的对境也有,世俗谛当中全部都有。而通过胜义谛的智慧进行观察时,一切决定是没有的,《入中论》云:“乃至未觉三皆有,如已觉后三非有。”在没有觉悟之前,作者、对境和所做的事这三者全部都有,而觉悟证得佛果以后,三者都是不存在的。所以现在我们正在做梦,在梦中三者都是存在的,而醒了以后一切的一切均不存在。

43、诸法胜义中不存在、世俗中存在,这是由什么引起的?应该如何对治?
答:是由我执而引起的。我执的本体虽然像云雾一样不存在,但在没有认识到心的本性之前,它在众生面前是无欺显现且一直不灭的。
应当努力闻思中观方面的经论,为证悟空性智慧而勤奋精进,尽量认识到心的本性,否则即使精通三藏十二部也没有多大意义,五祖说:“不识心性,学法无益。”

44、请问上师,亲见本尊是怎么样的情形?
答:好,这是怎么样的情形呢?我有一个梦境的日记本,我都记下来我的梦境。做梦本身是幻觉,人有好梦、恶梦,都是正常的,我不当成是空的。因此一开始我就知道梦就是梦,有善梦和恶梦。有梦的都表示还没有成就,还有习气的现前。但是有些菩萨示现她有梦,但不一定他讲的是梦,是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但是承认自己有梦的时候不承认自己有习气。因此我梦是有的。今天这个梦、明天那个梦,好的梦也会有很多。
我从小就做过很多梦,有时候就到过一些寺庙,刚开始的时候是寺庙,但是慢慢地佛菩萨都变成真实的佛菩萨,会说话的。或者房子本来石头做的、木头做的,慢慢就变成透明的,或者是慢慢大地、山河都变成净土的样子。这种梦是有的,简单的描述是这样的。
我入定的时间多长呢,不太清楚。感受是什么呢?很欢喜,就像一个人是这样说的,后来很多人笑他。但是我觉得他讲的话是有道理的,他说禅是什么。他说禅是很爽的意思,他就这样回答。
我觉得他说得也是对的,因为我们佛法是清凉、爽快、快乐的。因此我们打坐的过程都非常欢喜,我觉得禅悦不是很重要,维持这种欢喜的禅定,不执着这种欢喜的状态。
45、问:请教上师,怎么做到心法合一?
答:法,就是方法,心,就是意识。心法合一,就是意识和方法要合一。心法合一的状态,佛教讲的就是佛教所有的知识都变成你自己的知识,就变成这样的状态。就像无常观,你看到无常这个字的时候,你心里马上就会生起无常的心;看到信心文字的时候,你心里马上就会生起信心的信念。自己的知识、自己的为人处世、自己的日常行为用佛法去衡量的时候,就是心法合一的状态。
如何做到心法合一?要常常练习,要练习到21次,108次。要常常去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每天背诵百字明21遍?每个学密的人都要背诵百字明咒。背下来后,就要求每天念诵21遍,培养的是忏悔的心,要成为懂得羞愧的人,懂得是非的人,守戒的人。21次,是一个数目,但不仅仅是一个数目,它是一个心法合一的方法。
46、问:请教上师,什么是止观?
答:止,就是停止。我们的心一直在忙碌,让心停下来,就是止。心专注在一个事情上面,物质也可以,非物质也可以,先专注在一个境上面,不动摇。
观,是分析。到底什么是无常?一再的思维、观察;到底什么是空性,一再的思维、观察。也观察自己的心,我现在的心是静的状态,还是动的状态,是善的状态,还是恶的状态,还是无记的状态。要了解自己的境界,要完全了解掌握到自己的境界,这就是观,就是观察。





吉祥莲花光明无量宫
踏实闻思修,如来德相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