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t一词在古英语中的原义是沙砾,即沙堆中坚硬耐磨的颗粒。引申过来表示一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对特定长期目标或最终状态的热情。中文里翻译成“坚毅”。美籍亚裔心理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Angela Lee Duckworth于2005年提出这个研究成果,又名Grit Research。Duckworth教授在TED上的讲座,链接在此:https://www.ted.com/talks/angela_lee_duckworth_grit_the_power_of_passion_and_perseverance/transcript?subtitle=en&language=zh-cn和中国家长鸡娃鸡学习成绩不同,北美的家长鸡娃,往往更关注体育。我认识不少北美的家长,孩子常年练习一项或多项体育运动,如高尔夫,花滑,游泳,网球,羽毛球等。体育运动强健体魄,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也能促进亲子关系,增进孩子的自信心。更能锻炼一个人坚毅的品质
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一位家里孩子练习花样滑冰的家长说:我女儿被家里长辈惯得娇滴滴的,练体育可以让她“fail fast”(快速失败,快速爬起来),这样就不太害怕生活的挫折了,还是希望她坚强一点吧。在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性格,该从何处下手呢?我发现,绝大多数父母最讨厌的孩子身上的缺点,其实家长往往身上也有!有时候甚至更明显!因为所谓的“缺点”,很多时候只是人的特质,谈不上好坏。
比如一个人被评价为"太固执"、"死脑筋",但这种个性特征的另一面,有可能是"坚持原则""不轻易妥协"的优秀品质。再比如"话多"“啰嗦”这个常被诟病的缺点,表面上它可能会给人聒噪的印象,但对于一些工作而言,善于表达、擅长沟通却是不可或缺。大多数人对孩子身上这些所谓的缺点,都不会“反感”“介意”,甚至有没有都没有注意到。而父母之所以单单看到孩子身上的这些“缺点”,讨厌它们,就是因为它们就像一面镜子反射出了我们内心对自我的否定和不满。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孩子确实是父母的“复印件”。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和态度。所谓“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你本身就是这样的人”。成长性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是指一种认为能力是可以通过不断努力来发展和提高的思维方式,与此相对的是固定思维模式,认为能力是天生的、无法改变的。你甚至可以从一个人的语言中,轻易地判断出这个人是成长型还是固定思维模式。
如果一个人总是说“这也太难了”“我做不到”“我都这么大年纪了”“我没时间”,你就知道他其实没有什么不断学习、突破自我的决心和意识。
而如果一个人在遇到挑战时,用积极、乐观的语言,说"有点难,我来尝试一下”,“嘿,我还不信了!”你可以笃定他的思维模式绝对不是僵化的。成长型思维者往往不会把挑战等同于威胁,更不会把困难归咎于外部环境,假以时日,他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更勇于尝试新事物,不惧怕失败
在面对挑战时,更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对自己有更高的期望,从而更有动力去实现目标
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而不是轻易放弃
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定能获得进步
现在的不少家长,有个大问题就是“在真空里养孩子”。
什么意思呢?就是孩子的成长,其实是来自于他与他人的交互,和与真实世界的碰撞。但家长们呢,却充当了一道道“防火墙”,“缓冲区”,“隔离带”,把孩子与真实世界隔离开。他们的口头禅是:“这些都用不着你,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学习成绩好的,考上了名校,自认为是“天之骄子”,但走出校园才发现,社会对人的评价,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因此落差感失落感扑面而来。而学习成绩差的,已经在一次次的打击中,丧失了对生活的勇气。你要让孩子去接触真实世界,去感受,去受伤,去体会,看看农贸市场三点钟开始忙碌的菜农,雨夜里跑腿的外卖小哥,烈日当空暴晒的建筑工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孩子一些需要持之以恒才能完成的任务,譬如让孩子去当个“铲屎官”。让孩子感受到,实现目标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恒心和毅力的过程。最近的文章:
不是,这破学非得要上吗?
父母对子女究竟有没有恩?
学一项什么技能可以管用一辈子?
抑郁和躺平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
中国人这一生,如履薄冰,无时无刻活在关键里!
孩子没问题,是你觉得Ta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