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忍不住对身边的人发火?
有个妈妈问“为什么对别人可以温和,对孩子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无独有偶,还有个妈妈问:“孩子在外面很文静有礼貌,在家对我就甩脸子,说话没好气,为什么?”
其实只要有理智的人,都没有“控制不住自己脾气”这回事。再脾气爆的人,碰到自己的老板,碰到市长/省长/部长。。。,都会和颜悦色笑脸相迎。
无非是心里头对“代价”门儿清。
第一个妈妈对孩子发脾气,因为心里知道,你孩子是没地儿去的,你发完火之后,依旧爱你,离不开你。
第二个妈妈被孩子发脾气,只因为孩子拿捏了你,无论如何都会爱她,把资源给她,节衣缩食为了她,因为你只有她一个孩子。
这其实是角色之间过度纠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把你当私有物,你不把我当外人。因此常常“越界”。
解药唯有一剂:”不要太在意你的孩子/父母。把ta当做住你家里的外人。
你就气也顺了,也能平心静气地与对方相处了。
02
亲子关系僵化,养育孩子上出问题,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课题分离”这件事没有做好。
课题分离这个概念是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来的。
想要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
以多数家庭困扰的学习为例,很多妈妈哭诉“我就想让她多学点东西,都是为了她好,怎么油盐不进”。
但学习这个课题,是属于谁的呢?
一个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就是谁的课题。
如果孩子不学习,孩子最终会受到同辈压力、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可能考不上大学,未来没有竞争力。。。。
那么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什么时候学习,学多深,都是他自己的事情。
如果没能引导和帮助孩子好好学习,家长感到后悔、受挫、内疚......
那么引导和帮助孩子学习是父母的课题。
父母能看见孩子学习上的困难,引发他对学科的兴趣,激起孩子的自驱力,这是父母能做的。
父母天天在孩子边上耳提面命,动辄打骂。就是越殂代疱,是僭越。
你试图占据孩子的位置,让孩子无所适从,然后又怪孩子“太佛系”“没有主动性”。
03
我有三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大女儿绝对音感,对秩序敏感,二女儿动手能力强,随手一画,便可可爱爱,会说话,很机敏,读书专心得叫也叫不动,老三热情外向,情商很高。。。
这些特质都优于我,因此不可能是我教出来的。
这就是天生的。
如果他们有所成就,我不会狂妄到认为这是自己的功劳。
如果他们有问题来问我,我很乐意分享我的经历,故事和见解。
但我绝不主动要求必须孩子按照我说的来。你吃多少,怎么穿,想学什么,这都是你自己的事。
孩子奶奶的传统是”喂饭“,据说这是福建人的通用艺能。
跟在孩子屁股后面,时不时喂一口。
我根本不在意他们吃了多少,如果不想吃,就是不饿,那就下顿饭再吃,中间不能吃零食。
孩子不可能把自己饿死。
我小时候最挑食不过:肉类只吃鱼肉和猪肉,但凡有点气味的青菜一概不吃,包括菠菜香菜葱姜蒜茼蒿。。。
每次吃饭我妈都恨不得打我。
出去上学,没有油水的食堂多吃几顿就把“挑食”治好啦。现在还不是吃嘛嘛香。
三个孩子没有上过任何幼小衔接班,没有报班学过拼音,写字,学过算数。
抢跑没有意义。
再傻的孩子,到二三年级拼音也都会了。当他的脑子发育成熟,这些自然而然就会了。
何必在家里剑拔弩张地费妈。
有那个接送辅导班的功夫,不如去户外放放电,晚上睡得香,
不如让她自己安安静静地看会书,这样汉字也认识了。
04
已故的查理芒格,当代最伟大的投资家之一,股神巴菲特的黄金搭档。
曾多次说过:“我有九个孩子,我认为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在某种程度上是命中注定的。作为一个家长,你只需要坐在那里看着,除了坦然接受,别无他法。”
他还多次表示,孩子无须做父母的复制品,而是应该成为“他自己”:
“我不会要求他们完全照着我做,他们可以把我当做参考,如果他们不愿意,当然可以探索其他的路。”
(图源网络,侵删)
查理芒格先生是我的偶像。受传统文化影响,我自述是”外儒内道“。我总在他身上,看到道家宗师的身影。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句话:“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成功而弗居也”。
”居无为之事“,意思是“尽量不要去干预事物,让事物自己去运行,不要随意订立规矩限制别人”。
“行不言之教”,意思是“不要唠叨,不要说破,自己领悟到的才是自己的。”
”成功而弗居“——从来不将功绩据为己有。
05
把孩子当成客人
越想干预他人,越想控制他人,亲子关系就越恶劣,孩子问题就越多。
不如把他当做住在你家的客人。
把孩子当做你家的客人,你就会
1.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就像对待客人一样,你不会过度干涉客人的行为。这样可以给孩子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
2. 创造良好环境。你会为客人准备舒适的环境。
3. 以身作则。对待客人时,你会展现最好的一面。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榜样比说教更有效。
4. 保持适度距离。与客人相处时你会保持礼貌和一定距离,这也提醒我们不要对孩子过度亲密或控制。
5. 珍惜相处时光。客人总有离开的一天,这提醒你要珍惜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给予适度关爱。
6. 平等相待。你绝对不会对客人颐指气使,所以会平等对待孩子,尊重他们的想法。
如此一来,你也不会对他有过高的期待。亲子关系理顺了,一切都顺了。
“他有他的路,我有我的路,他需要我就在,当他能够自己独立走了,我就要去过我自己的生活,人的一生应该有诗和远方。”
纪录片《了不起的妈妈》
问题小孩/缓解抑郁/减少焦虑/厌学拒学/父母冲突,请联系VX:jadeyujue。
视频号谈家庭教育:
最近的文章(点蓝字即可阅读):
出国留学 孩子不想去上学 心理咨询 躺平 抑郁复学 知行合一 王一博
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