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大家都理解错了!!

职场   2024-07-25 14:33   加拿大  



01


近些年,有很多父母开始学习接受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里的理念。

要给孩子更多空间和自由!要发挥孩子的天性!要无条件地接纳和尊重孩子!

听上去很有道理,但实际操作起来,都是大误!

因为很多人误解了“天性”,“无条件”,“接纳”,他们所谓“无条件接纳”,实际上是“放纵”,是“溺爱”,是“无规则无约束”,反而会让孩子越走越偏激,亲子关系越来越桀骜不驯。

尤其是一些问题小孩,比如有些孩子躺平放纵辍学打游戏,父母听信咨询师说“要无条件接纳孩子”,就对孩子没有任何限制地“爱孩子”,这其实是放弃、是放纵,是忽视了自己身为父母的职责。

“无条件的接纳孩子”是有规则,有底线地爱和接纳。



02


无条件地接纳和尊重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石。它意味着父母对孩子的情感、行为、想法和价值观都抱有积极的态度,无论孩子表现如何,父母始终爱他们,接纳他们。

从某种意义上,我觉得那些孩子天生“自闭症”“先天不足”的父母,真正展现出了“无条件的接纳”。

我近日重读史铁生《我与地坛》,深深感动于史铁生的母亲。

史铁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身强体健,篮球、乒乓球、排球,样样精通,是“校园男神”,母亲心中的骄傲。

但是命运捉弄,史铁生罹患脊椎炎,才21岁就突然瘫痪,要在轮椅上度过余生。

这要史铁生和妈妈该如何接受?

妈妈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四处求医问药,只要有一点点可能,妈妈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尝试。

不仅如此,妈妈还要忍受儿子突如其来的坏脾气,天天担惊受怕儿子自寻短见,还要对孩子未来是否能自食其力忧心忡忡。

可是母亲就这样没有一句怨言,全然接纳了,史铁生生病后经常一个人推着轮椅去地坛公园,母亲又担心他寻短见,又担心他推着轮椅不方便,但是又不敢让他知道,于是就千百次地在地坛公园寻他的孩子,经常她就瞟见了他的背影,便悄悄转身回去,不让他发觉。

在我看来,史铁生的母亲,真正做到了“接纳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接纳他们的特质(尤其是弱点和缺陷),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对他们并无高的期待,全然接受孩子给自己带来的体验,静待“花开”。

而溺爱是指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03


无条件积极关注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是指对一个人的全部接纳和尊重,不论其行为如何。

这种关注可以促进个人的自我发展和心理健康。

许多深陷亲子关系泥潭的父母,其实做不到“积极关注”,举个例子,我曾多少次听过类似这样的对话:

妈妈:今天想吃什么?

孩子:我想吃肯德基全家桶,喝奶茶。

妈妈:肯德基有什么好吃的?奶茶里都是反式脂肪酸。你再想想。

孩子:那就麦当劳,正好那边有一家。

妈妈:麦当劳不是一样的吗?都是垃圾食品。奶茶也是垃圾食品。你这孩子怎么天天惦记吃垃圾食品。

孩子:可是我好久没吃了,就吃一次嘛。我们同学说买套餐,麦当劳送玩具。

妈妈:那玩具还不是一堆垃圾。送给我我都不要。

孩子: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你说有什么能选的吧?

妈妈:你这孩子咋回事?让你选你还一堆破事儿,下次不带你出来了。 

(对话不欢而散)

明明孩子多次表达了自己的需求,妈妈却总是无视它们,用自己的喜好引导孩子。



04


如何做到无条件的接纳?

如何做到无条件的接纳?

1. 接纳孩子的情绪:
允许孩子表达各种情绪,包括愤怒、悲伤等。中国人普遍将情绪分为正面/负面,积极/消极的情绪。开心快乐就是正面积极的。悲伤,嫉妒,痛苦,哭泣。。。都是负面的/消极的。应该努力摁压下去或抹煞的。
实际上情绪就是情绪,情绪是人类的自然反应,无论是愤怒、悲伤、开心还是嫉妒,都是我们对环境和事件的反应。
每种情绪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功能。例如,愤怒可以让我们意识到不公平,悲伤可以让我们处理失落。
2. 尊重孩子的想法:
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即使不同意也要尊重他们的观点。“看见孩子作为一个个体的独特之处”。
就算孩子的想法真的天马行空,毫不实际,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认真倾听和尊重时,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也会增强。
而且,孩子的观点,即使你不同意,也能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这不正是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大好时机吗?
3. 避免比较:
不要将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父母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其实大部分的期望值很低,比如我,只希望孩子四肢健全,身体健康就好。
但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就愈发生出许多期望,希望他们漂亮,希望他们学习成绩优异,希望他们是社交达人,希望他们功成名就。
而无视了,这个世界上90%的人都是普通人这一常律。
很多父母,因为投入了太多的资金和精力培养孩子,因此无法接受孩子“平庸”,从而魔障地把亲子关系引向另一个极端:
你一定要达到某种“范围内的优秀”,某种“KPI”,才能赢得父母的喜欢。
我的喜欢是有条件的,你要持续地表现优秀,我才喜欢你。
形成一代又一代解不开的“代际怨怼”。
4. 关注孩子的优点:
发现并肯定孩子的优点,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就看你善不善于发现它们,并将它们发扬光大。
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认可和重视时,他们会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感,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问题小孩/缓解抑郁/减少焦虑/厌学拒学/父母冲突,请联系VX:jadeyujue。


视频号谈家庭教育:

最近的文章(点蓝字即可阅读):

高考暑假 一生顺遂 培养兴趣  信息时代的育儿培养  培养坚毅 

一身反骨 原生家庭缺爱 普通人逆袭  抑郁 少教育 

出国留学  孩子不想去上学  心理咨询  躺平 抑郁复学 知行合一 王一博

点赞👍🏻+在看👁

🔽长按下方二维码,开启家庭教育咨询

喻姐杂谈
🌟会同传会投资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家有三宝 ✨从金融和心理学的角度 ⚡️专注家庭教育和学习规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