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徐乐传》阅读答案及翻译--徐乐,燕人也。上书曰:臣闻天下之患

文摘   2024-11-12 17:38   山东  

徐乐,燕人也。上书曰:“臣闻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古今一也。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非有孔、曾、墨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然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此之谓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乎土崩。’何谓瓦解?吴、楚、齐、赵之兵是也①。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诸侯无境外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由此观之,天下诚有土崩之势,虽布衣穷处之士,或首难而危海内,陈涉是也,况三晋之君或存乎?天下虽未治也,诚能无土崩之势,虽有强国劲兵,不得还踵而身为禽也,况群臣百姓能为乱乎?此二体者,安危之明要,贤主之所留意而深察也。”

“间者,关东五谷数不登,年岁未复,民多穷困,重之以边境之事。推数循理而观之,民宜有不安其处者矣。不安故易动,易动者,土崩之势也。故贤主独观万化之原,明安危之机,修之庙堂之上,而销未形之患也。其要,期使天下无土崩之势而已矣。臣闻图王不成,其獘②足以安。安则陛下何求而不得,何威而不成,奚征而不服哉?”

(节选自《汉书·徐乐传》)

注释:①指汉景帝三年,吴楚等七国之乱;②獘,bì,同“弊”。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当是之A时B先帝之德C未衰D而安土乐E俗之民F众G诸侯H无境外之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患,指祸患,与《鱼我所欲也》中“故患有所不辟也”的“患”意思相同。

B. 何求,求什么,与《兼爱》中“当察乱何自起”的句式结构不同。

C. 万乘,指一万辆兵车,也可指称天子、帝王,古时兵车一车四马为一乘。

D. 西,名词作状语,与《赤壁赋》中“西望夏口”的“西”用法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徐乐劝谏时先定论,然后列举陈涉身为平民布衣起义而得以成功的历史事实加以佐证,表明天下的祸患在于土崩而不在于瓦解。

B. 吴、楚等七国谋反时拥兵数十万,并且拥有富足的财物,但最终却没有夺得尺寸之地,通过这一事例可见瓦解带来的影响不及土崩。

C. 当天下没有土崩的态势时,即使此时还未完全太平,有强国劲兵想要谋逆造反恐怕也难以成功,而群臣百姓更难以造成动乱。

D. 徐乐认为君主应学会观察万物生长变化的原理,同时察明安定和危险的根源,修明政治,待土崩问题出现后及时解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以乱而政不修。

②推数循理而观之,民宜有不安其处者矣。

14.第一段结尾徐乐说“此二体者,安危之明要,贤主之所留意而深察也”,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0.BDG

【解析】断句思路:首先,根据句意进行判断。“当是之时”意为“在那个时候”,句意完整、连贯,其后应断开,故B处应涂黑。

其次,根据语法结构进行判断。“先帝之德未衰”中,“先帝之德”作主语,“未衰”作谓语,句子主谓结构完整,其后应断开,故D处应涂黑;“诸侯无境外之助”中,“诸侯”作主语,“无”作谓语,“境外之助”作宾语,句子主谓宾结构完整,其前应断开,故G处应涂黑。

综上,应涂黑B、D、G三处。

11.B

【解析】B项,“安则陛下何求而不得”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求何而不得”;“当察乱何自起”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当察乱自何起”。二者句式结构相同。

A项,“臣闻天下之患”与“故患有所不辟也”中的“患”,均意为“祸患,祸害,灾难”。二者意思相同。

C项,“乘”为量词,指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万乘”指一万辆兵车,按照周制,周天子地方千里,有兵车万乘,因此以万乘称天子、帝王。

D项,“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与“西望夏口”中的“西”,均为名词作状语,意为“向西”。二者用法相同。

12.D

【解析】D项,“待土崩问题出现后及时解决”中“出现后”为时间词(曲解文意)分析错误。由原文“其要,期使天下无土崩之势而已矣”(目的)可知,君主要想办法将土崩的势头扼杀在摇篮里,而非等到土崩问题出现后再解决。

A 项,由原文“臣闻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古今一也。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此其故何也”可知,徐乐上书时先提出了“天下之患,在于土崩”的观点,然后列举陈涉起义的历史事实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B项,由原文“陈涉无千乘之尊……偏袒大呼,天下从风”及“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可知,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是为“土崩”,七国谋反却没有夺得一尺一寸的土地,自身还被朝廷所擒,是为“瓦解”,由此可见“瓦解”的影响不及“土崩”。

C项,由原文“天下虽未治也,诚能无土崩之势,虽有强国劲兵,不得还踵,而身为禽也,况群臣百姓,能为乱乎”可知,当天下没有土崩之势时,即使有强国劲兵起来谋反也难以成功,而群臣百姓更难以造成动乱。

13.①是由于民众贫困而君主(却)不加体恤,下面怨声载道而上面(却)不知情,社会风气混乱而政事仍不加整治。

【得分点】困,贫乏,贫困。俗,风俗,习俗,意译为“社会风气”。修,修理,整治。(每处一分,句子大意1分)

②推究规律、依照常理来看,老百姓应该有不安于其处境的了。

【得分点】数,规律,道理。循,依照,遵守。宜,应该(每处一分,句子大意1分)

14.①警醒君主以史为鉴。②体恤民生疾苦。③劝谏君主留意省察当下燕国的“士崩”隐患。(每点1分)

【解析】解答本题,可先根据题干中引用的句子定位至原文第一段结尾处,然后在原文中筛选能够体现其言论目的的相关信息,最后分析整合得出答案。

由原文“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 偏袒大呼,天下从风”“由民困而主不恤 政不修”“由此观之,天下诚有土崩之势,虽布衣穷处之士,或首难而危海内,况三晋之君或存乎”等内容可知,秦朝不注重民生问题,所以陈涉起义时大呼而群民争先响应,秦朝最终走向灭亡;由原文“吴、楚、齐、赵之兵……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可知,徐乐通过将陈涉起义的情形与吴、楚、齐、赵等国拥兵数十万却不得西进夺得尺寸之地这一事件进行对比,意在说明“土崩”的危害之大。徐乐列举历史事实,意在警醒君主要以史为鉴,体察民生疾苦。

由原文“间者,关东五谷数不登……民宜有不安其处者矣”可知,徐乐由历史事实转入当下燕国的民生问题,意在劝谏君主要留意并省察燕国“土崩”的隐患。


【参考译文】

徐乐,燕国人。(他)上书说:“臣听说天下的祸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的道理是一样的。什么是土崩?秦朝末期的情况就是。陈涉没有诸侯那样的尊贵,自身也不是王公大臣、名门望族的后代,没有孔子、曾子、墨子的贤能,陶朱、猗顿那样的财富。然而(他)在穷巷起义,奋举戟柄,袒露右臂大声呼喊,天下闻风回应,这是什么原因呢?是由于民众贫困而君主(却)不加体恤,下面怨声载道而上面(却)不知情,社会风气混乱而政事仍不加整治。这三条,就是陈涉所凭借的客观条件。这就叫土崩。所以说:‘天下的祸患,在于土崩。’什么叫瓦解?吴国、楚国、齐国、赵国的军事状况就是。(吴、楚等)七国图谋反叛,都自称万乘之君,拥有军队数十万人,威力足以震慑国内,财力足以勉励士民,可是他们不能向西进攻夺取面积很小的土地,而自身被朝廷所擒,这是什么原因呢?不是(他们的)权势比不上常人,也不是他们的兵力比陈涉弱。在那个时候,先帝的恩泽还未衰减,安守故土、乐其习俗的百姓很多,诸侯又没有封国境外的援助。这就叫瓦解。所以说:‘天下的祸患,不在瓦解。’由此看来,天下如果真的有土崩的趋势,即使是身穿布衣、身处陋巷之人,只要有人带头发难,就可危及国境以内,何况像韩、赵、魏三晋之君这样的人或许还有在世的呢?天下虽然尚未太平,但如果没有土崩的趋势,即使有强国劲兵(起来造反),(恐怕他们)尚未来得及转身撤退就会被擒,何况是群臣百姓,(他们)能造成动乱吗?这两个根本问题,是关系国家安危的明显关键,贤明的君主对此应该有所留意并认真省察啊。”

“近来,关东粮食连年歉收,年景没有好转,百姓大多穷困,再加上边境的战事四起。推究规律、依照常理来看,老百姓应该有不安于其处境的了。不安定便容易(产生)骚动,容易骚动,就是土崩的趋势。所以贤明的君主特别要看到万物变化的本源,明察安危的关键,整治于朝廷之上,从而消除尚未显露的祸患。这样做的关键,(就是要)想办法使天下没有土崩的趋势罢了。臣听说即使谋求王道不成功,虽存在一些弊病也还是可以保持天下安定的。只要天下安定,那么陛下还有什么期求不能满足?什么威严不能实现?什么征伐不能使别人服从呢?”

古诗文学习
古诗文学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词名句,古诗鉴赏试题,文言文试题及翻译等。
 最新文章